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志和《渔父》词中的西塞山是指浙江湖州之西塞山,抑或指湖北大冶之西塞山,历来注多两地并举。考清人张宗肃《词林纪事》,西塞山确址当在湖州。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在<词论>中批评<淮海词>"少故实"而"乏富贵态",并未中的.文章以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一词为例,对秦词的用典艺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与归纳,以管窥豹,有利于对北宋词作整体上的艺术把握.  相似文献   

3.
<郑风>的产生与"礼崩乐坏"的时代环境,郑国的经济及文化传统有关."风"之名起于战国,本指曲调,<郑风>也是"雅乐",得名时主要指郑诗."郑声"源起于殷商,在民间流行,得名于春秋,是较复杂,富于变化的新声.<郑风>与"郑声"有各自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内涵,又有交叉点.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的开篇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中"倾国"一词被视为具双关义的开宗明义之词--"思倾国,果倾国矣!"但是,从文本所表现的"思"与"倾国"、"尤物"说与"风情"说、杨妃之美与"倾国"、帝王爱情与帝王政权、玄宗与"汉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对李杨爱情的鲜明倾向看,"倾国"一词在<长恨歌>中不具"国家倾覆"义,只涵"倾国之色"义.这一涵义的确立使<长恨歌>"爱情主题"说的逻辑支点更加坚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说"九州"     
<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帝王世纪>、<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所载"九州"各有差异,但从中可见"九州"已为今中国之绝大部分地区.考察这一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勰<辨骚篇>列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之总论,是第一篇全面而高度评价<楚辞>之专论.然龙学界却普遍认为"博徒"与"异乎经典"之"四异"皆为贬词.其实不然.它们恰恰是充满感情色彩的褒美之词.<楚辞>之所以能够博得"<雅><颂>之博徒、词赋之英杰"之美誉,关键是因为它"取熔经意,自铸伟辞"的通变创新精神.刘勰由此而归纳出"执正驭奇"的文学创作原则,迄今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子曾说过"郑声淫",但他所说的"郑声"是指什么,历来没有公断,致使后世学者各执己见,甚至歪曲他的原意和<郑风>中的作品.本文从文献入手,从郑声与夏时商辂周冕的关系、郑声与佞人的关系、孔子对<诗>的总评价、孔子对<诗>中情诗的态度、孔子将<诗>作为教材的原因、孔子整理<诗>乐的角度、古韵文学特征和古乐与新乐的对比诸角度,对"郑声淫"做出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郑声"当指配合<郑风>的音乐,"淫"指乐调的繁琐太甚的结论.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孔子及<郑风>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史记>"八书"中,<天官书>、<封禅书>主要阐述天地之事,<律书>、<历书>通阴阳五行八正之气,<礼书>、<乐书>阐述使天地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礼"和"乐",即文明与文化,<河渠书>、<平准书>"人事"是举隅."八书"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宇宙发生因素,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相似文献   

9.
薛仙舟先生<全国合作化方案>应该是揭示时代需要的社会理想,而非所谓的"乌托邦主义".<方案>不仅自身内容设计周详,具体可行,而且国民政府推行之全国合作运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方案>的意图和旨趣,因此,可以说,薛氏之<方案>设计与国民政府之合作运动关系重大,无可讳言.  相似文献   

10.
<词源>提出一系列逻辑范畴和美学概念,深入具体地研究了词之创作与欣赏的诸多问题,使词之探讨进入到崭新的境界.因此,<词源>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词话奠定了理论基础.不足之处在于,<词源>过分沉湎于纯美学、纯艺术的理论思考,对词的社会历史内容及意识形态方面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11.
诗僧皎然历来被公推为唐代诗僧之冠。《全唐诗》收录的皎然诗共474首,绝大部分都是他写湖州或在湖州所写的.他几乎写遍了湖州的山山水水和风物风貌.研究皎然的生平、皎然的湖州诗和皎然成就的形成原因,对宣传湖州、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乌以风先生所撰《天柱山志》及天柱山志编辑委员会所编《天柱山志》均收录苏轼诗作《游潜山叙寄苏子平》和《赠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经考证,《游潜山叙寄苏子平》乃其同朝张商英所作,《赠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乃其弟苏辙所作,诗名为《赠致仕景纯寺丞》。  相似文献   

13.
赵晓星 《家教指南》2011,(3):37-42,125,126
莫高窟第9窟中心柱西向面所绘白描画,以往根据题记定名为"嵩山神送柱图",但对于其所绘内容一直不能确定。作者根据最新释读出来的数条榜题,确定此图名为"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所绘之事为武则天修明堂时,嵩山神为其送明堂殿冲天柱之事。作者联系武则天建明堂、封嵩山、好祥瑞等一系列史实,阐述了此图的创作背景。结合此窟的营建背景,讨论此图的绘制时代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后期和清末新政时期,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与影响。张之洞在督鄂的十多年里,积极向西方学习,大力采取措施在湖北建立了近代工业、交通、军事和教育,为推动湖北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白玉蟾是宋代内丹南宗第五代祖师。嘉定(1208—1224年)间,他居武夷山时曾与自号“懒翁”的武夷山冲佑观主管苏森情趣相投。在武夷山或浙江金华山,他们相互唱酬,品藻风月,诗酒往来。两人彼此了解,结下深厚情谊,并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使用明朝鲁西临清一带方言所写的明代小说名著《金瓶梅》中的语例为佐证,对现代汉语豫西偃师方言的一些方言词之意义和词性等进行了诠释,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作参考的语料。  相似文献   

17.
元初重臣刘秉忠祖籍为瑞州。元代两个同名行政建制和江西地方志的错误引入造成刘秉忠祖籍江西的错误认识。刘秉恕墓志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解释。以刘秉忠为首“紫金山五杰”的学习时间一直缺乏信服的考证,刘秉忠《庚戌再还邢台》一诗为进一步认识这一问题提供契机。这一时期,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等一起从学于刘秉忠。  相似文献   

18.
《东山》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西周初年的诗歌,今人傅斯年、徐中舒提出是鲁诗,鲁诗说种种理由是不能够成立的,《东山》是成王时关于周公的诗;关于作者,学术界多赞同归士自作之说,作者确实不是贫寒人家,但也还不至于如翟相君先生所言的“贵族”、“卿大夫”那么上层;古时山以东南西北为名者为常事,一般乃依都邑所在之方位而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之东山为《东山》诗之东山证据还不充分,只备一说。  相似文献   

19.
对于《神女赋》的作者归属问题众说纷纭,或言张华,或言张敏,本文针对今人马鸿雁《张华集校注》将《神女赋》归入张华集而作,立足于《神女赋》之文本,重点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着手,通过与张华、张敏诸作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将《神女赋》归于张敏著作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20.
田青刚 《培训与研究》2010,(9):66-68,73
近代鸡公山名流荟萃,张之洞、靳云鹗、吴佩孚、张学良、蒋介石夫妇等或为避暑,或出于政治军事等原因结缘鸡公山。这些人的活动丰富了鸡公山的人文内涵,提高了鸡公山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