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爱敏 《预测》2001,20(3):55-59
本文在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伦理的产生及其含义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确立的企业伦理行为规范,并预见性地指出:产权界定、激励机制、思想教育、民主管理等措施,是实现企业伦理规范要求的基础和条件,这是当前对企业人才本管理讨论的热点,也是推动社会得以全面、和谐、有序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构建和谐图书馆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必然趋势,如何创建一个管理民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产学研”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本校农学院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内部管理和实验室队伍培养进行"产学研"运作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实践表明,统一和稳定的组织结构是组培室"产学研"有效运作的基础.组培室由专人负责,下设教学组、科研组和生产组.按照教学和市场两个规律来运作,具体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科技服务为导向,以科研促发展".激励机制体现在为教师、学生和员工的个人的需要和发展提供适合的平台.内部管理可分为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生产管理,提出"和谐、有序"的组培工厂管理理念,通过和谐的氛围和有序的运行可达到高效率的目的.组培室队伍培养重点是在科研队伍和生产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使学校发展呈现出协调、均衡、有序的态势。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实用型专科院校和促进学校改革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力量源来,和谐文化就是以山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就是在社会上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和精神,形成共同的和谐社会理想,奉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人本管理并不仅仅意味着以大学生为本,也不仅意味着以馆员为本。实际上,人本管理具有全纳性、整全性与生成性。只有坚守全纳性、整全性、生成性的人本管理,才能真正创设出一个和谐、优良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班级是建设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教育氛围、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需努力构建和谐班级,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明确规范,言传身教,培养良好习惯;以生为本,民主管理;活动引导,凝聚能量,促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及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是社会内在的和谐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原油田为例,坚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之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力资源工作为先导,逐步建立起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管理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制度同民主管理有内在的一致性,更加注重工会代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国家电网公司出台《职工民主管理纲要》,提出了建立“双路径”,即职工代表参与、职工自主参与;“三保障”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企业文化保障,引导职工依法、有序参与企业管理,推进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为全面建立和谐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柔性管理是社会和谐发展、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分析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解决刚性管理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形成柔性管理模式和构建柔性组织文化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和融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民主、人本、服务、创新为策略,增强信心,激发活动,促进师生和谐融洽、共同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特点,包容性、服务性、创造性;实施的三大策略,民主法制、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评价的三项指标,认同度、发展性、民主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大学是传承文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摇篮,理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排头兵。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高校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己任.努力把大学校园建设成文明,向上,创新、竞争的校园,宽厚,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公正、有序、稳定,法治的校园。  相似文献   

15.
和谐班集体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是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方向,抓好和谐班集体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优化班集体育人环境;强化情感交流,促进师生和谐人际关系;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建设;重视对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发挥好班级干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模式及实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玮 《现代情报》2004,24(9):36-38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将其组织内部的知识信息进行有序地整合,使之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的管理策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也是提高图书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以求得图书馆知识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贵祥 《科教文汇》2007,(7S):30-31
大学班级管理模式,涉及班级管理理念、要素(班级管理的目标、过程、途径与方式、评价)、组织和资源等问题。班级管理理念受到人性观和管理目的影响。怎样看待人的基本倾向,决定对班级管理指导理论的抉择;人的发展的主动性的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分歧,决定班级管理是重学生还是重教师。管理目的以个人为本还是以社会为本体现了班级管理的不同价值取向。我们在个人为本与社会为本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取向下,提出了“班委会轮任”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人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即,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报相平衡;当代人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发展为代价。  相似文献   

19.
王欢 《科技风》2011,(9):229
2011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以时代发展为背景和以人为本的高度重新审视社会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张昆 《科教文汇》2009,(5):46-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构建和谐教育、实现教育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是当代教育必然之势,如何让和谐教育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是我们应该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