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师生交往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教学中师生交往现状和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现代教育背景下师生交往的特点,探索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对策,以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师生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育人活动.诺丁斯关心理论强调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关心关系,这是师生交往的内在需要.当前师生交往中关心严重缺失,学校对关心关系的认可度低,教师对关心关系存在误读,学生对教师的关心反馈不积极.因此,应该关心教师需要,营造关心的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关心的交往观,组织学生参与关心实践,建构关心型师生交往.  相似文献   

3.
师生交往是在教育环境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的地位,因而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友好相处,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但实际情况并不尽人意。教师的美好愿望,往往不能变为现实。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遵循师生交往的规律,一厢情愿。有时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把学生当“人”看,而导致某些不应有的误会,影响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笔认为,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必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的信息交流过程[1] 。学校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离不开各种主体间的交往 ,发生在教育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交往构成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其中尤以师生之间的交往为学校教育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对师生交往的认识、有效方法的掌握将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本文将对学校教育中的师生交往做重点探讨 ,力图对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教育中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及有效师生交往的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 )有效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5.
亢亮 《时代教育》2013,(10):126
本文通过家庭结构和有效交往两方面,探讨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关注家庭结构对高中生的隐性影响,同时重在强调师生间有效交往,实现教师素养提升和学生素质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人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 ,师生交往是学校中学习与生活的基本方式。师生交往的深层意义就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 ,使人成为人 ,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现实的学校教育中 ,师生交往被窄化为教育或教学的背景、手段、条件 ,从而使师生交往失落了其应有的深层意义。为了实现师生交往的“成人”目的 ,需要在交往中实现真正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中,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左右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被看作是整体的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的,双方在认知上进行沟通的同时,情感、人格等方面也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师生从首次接触逐步发展到形成相对稳定的交往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除了教师的态度外。就是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即师生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和人际行为等心理成分。教师了解和认识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并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注意利用这些心理状态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将极大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交往理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凸显了交往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交往是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范畴.马克思在广泛意义上使用了“交往”一词,把交往看做是人与人或人与人群共同体之间因为一定的目的,通过中介物进行的相互往来和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各种活动及其所结成的广泛的社会联系.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既是一种交往关系又是一种交往活动.而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大学生日常管理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师和学生就学生的日常管理进行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是基于师生交往基础上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班级,教师和学生个体、教师和学生非正式群体、教师和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和学生、学生干部和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交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实践运用,是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因此,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交往理论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当中,提升教师和学生交往的主体意识,以观念促行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的质量,进行有效交往;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的方式和方法体系,促进交往的信息化、现代化;创造教师与学生交往的生态环境,提倡和谐生态化交往.  相似文献   

9.
《高级英语》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一直是外语教师和学者的研究焦点。文章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指导,阐释通过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突破以往《高级英语》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打破师生二元对立关系,改善教学中师生关系,将教师与学生同样并置于学习共同体系中;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学生与课本交往、学生与互联网交往、课上面对面交往、课下多媒体交往等多种交往形式,形成学生—教师—课本—知识的交往综合体,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蕊 《早期教育》2002,(17):43-43
现实学校教育中由于对师生交往意义的片面认识,使师生交往缺失了其应有的深层意义。表现在:(1)把师生交往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背景、条件和手段,只重视交往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它的目的性价值。(2)把教育窄化为教学,把教学窄化为知识教学,进而把师生交往简单理解为一种知识传递活动。(3)在关系范畴内,教师把学生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习内容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呢?下面我结合新教材初中生物课本七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一节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魏彦平  魏艳丽 《考试周刊》2013,(25):162-163
文章提出教学交往的实现途径:从交往主体上,构建有效和谐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实现教学的优化;交往内容上,打破生活世界和教材文本的阻隔,关注师生现时生活和未来生活;交往方式上,在教学交往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是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直接言语对话,另一方面,是师生与文本(教学内容、教材)之间的间接对话;实现创造、超越寻求并实现教学的共生性成长的交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填鸭式的,自然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以权威者自居、以长者的身份自居,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极度缺乏师生交往与沟通。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要求以"对话"作为教学中交往的主要途径或形式。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真诚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教师在对话中与学生应相互影响、讨论、激励、理解、鼓舞。在对话式英语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己对话、生景对话,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教学媒介进行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交往或沟通的教学活动。与一般的人际交往相比,课堂教学交往大多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课堂教学交往的目的、主体、机制和媒介来看,在课堂教学交往中,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发展、管理学生和使学生持续发展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152名初中生调查发现,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师生之间有冲突;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学生性格胆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教师专制、对学生的误解以及教师的偏见;学生认为通过多与老师沟通、认真学习、师生间多些尊重和理解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改善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152名初中生调查发现,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师生之间有冲突;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学生性格胆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教师专制、对学生的误解以及教师的偏见;学生认为通过多与老师沟通、认真学习、师生同多些尊重和理解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改善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师生交往公正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公正地进行交往,其不仅有利于师生形成平等、公正的交往意识,保障师生的主体人格和尊严,而且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当代教育中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公正的表现,为师生间公正交往带来挑战。当代教育者必须基于公正的相关理论,突破师生交往不公正的瓶颈,在师生交往体现出相对自由的交往权利、平等的交往机会和适切的交往补偿,走向师生交往公正。  相似文献   

19.
论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0.
冉茂良 《成才之路》2010,(31):46-47
一、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标准》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