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JENNY 《母婴世界》2010,(1):84-85
专注是孩子需要培养的一种品格,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每个家长都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专注力,因为专注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使孩子更加聪明伶俐。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才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相似文献   

2.
专注力指的是把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能力,它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只有先注意到一定的事物,才能进一步去观察、记忆和思考。如果专注力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3.
黄芳 《成才之路》2011,(1):12-I0007
专注和即为注意力,是指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的专注度。人人都知道,专注度越高,完成的质量就越高,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是大相径庭,老师的催促、家长的一相情愿,老人的包办溺爱,无不在影响着孩子做事的专注度。我们努力想给这种窘境找一些出路,让孩子在老师、家长、老人的共同配合和期待中,使专注力这朵花儿绽放得更加灿烂。  相似文献   

4.
Q&A     
幼儿园话题:孩子5岁,做事特别爱分心,还很磨蹭,该如何处理?尹红婷:北京苹果树幼儿园园长,心理咨询师用实物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做事爱分心,一般来讲,属于儿童专注力发展的问题,而磨蹭是专注力发展和时间观念不够强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1)让孩子练习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2)通过故事或实际例子启发孩子对专注  相似文献   

5.
频繁发生的儿童性侵事件与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研究为什么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性教育时,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性发育情况非常模糊,这应该是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性教育的一个认识上的障碍.保护孩子不受性侵,家长朋友非常有必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尤其是6-14岁的儿童的性心理有哪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王木玲 《班主任》2003,(3):24-24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里最好的。但就我班情况来看,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平时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在校的生活也缺乏了解,因而造成家长与教师在许多方面不能协同一致,甚至误解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谈谈儿童习惯和品性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培养和品性培养的不均衡造成孩子的自我意识的缺乏和道德意识的缺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造成许多的不利因素。家长应重视孩子的道德、心智的启蒙,对孩子的不良品行应及早纠正,把握好品性教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20,(4):74-76
专注为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发展提供了准备状态。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有助于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大有裨益。榜样宝贝茜茜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带着中班的孩子们做操,有些小朋友处于游离状态,不是四处乱看,就是去碰其他小朋友。而茜茜却不会.  相似文献   

9.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的社会性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极为重要.所以,家长和学校对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当今的孩子意志薄弱。吃不得一点苦,自理能力差,遇有不良环境或困难表现软弱、不知所措、依赖性太强,他们感叹在意志力方面是“一代不如一代”。事实确是如此,90%以上的设置困难和实际问题都是求助依赖家长。更有甚者,最近,我从报纸上看到:有的高等学校的新生还要家长领着入校,入校后不会洗衣服、叠床铺……,要家长定期上门服务。造成这种情况固然与部分孩子的娇弱性格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抚育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对孩子从小就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要求不分好坏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唯恐孩子吃一点苦,从而滋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独立生活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不少家长特别是小学生的家长,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检查和辅导孩子的学习,这对孩子的学习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也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与孩子的沟通。这本是很好的现象。但如果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就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圆点追踪     
<正>专注对幼儿的学习有帮助,但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真是太愁人了,孩子注意力经常不集中!”通常,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边听边玩的情况时,会反复提醒,但孩子改善也不明显,有时家长甚至会因此出现负面情绪,导致难得的亲子时光“不欢而散”。其实,家长平时可以多选择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通过画画、游戏进行视觉注意力的训练,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和专注力哦。  相似文献   

13.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自己节衣缩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孩子付出很多,但教育孩子的收效却不大。究其原因,关键是教育方法不当,主要有以下表现。物质给予多,心理关爱少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只知买营养品给孩子吃,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指导孩子又缺乏理性,导致有些孩子出现胆小、懦弱、固执、自私等心理异常现象,只知被爱,不知爱人。溺爱放任多,严格要求少家长为孩子提供过于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孩  相似文献   

14.
家长为孩子作好充分的入学准备,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起点,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改革,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新生家长对孩子的入学培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家长在爱孩子和为孩子创造“幸福童年”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主动发展和适应的能力,特别是独立生活能力。这要求家长做到:(1)对孩子  相似文献   

16.
家长陪读ABC     
家长陪读,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是有好处的,现提出以下几点陪读意见,供家长们参考。一、要耐心,不要急躁。有的家长在陪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些做法,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厌烦学习。孩子掌握  相似文献   

17.
正让孩子做家务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能力,是最"划算"的能力培养方式。父母需要巧花心思,在生活中让孩子一点点参与进来。我们在精心照顾孩子的同时,不要忘记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有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提升专注力家务劳动通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定向的任务,这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很有帮助。而且由于孩子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家务劳动,因此这种专注力培养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体验不仅能使孩子获得愉悦。还能给孩子带来多方面的益处,无论是数学、阅读、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还是口语技能。同时,学习艺术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专注力、自控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孩子跟环境发生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开阔视野,获得人生的幸福感。寒假里,很多家长借此时机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补课,日本和俄罗斯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家长和幼儿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情感联系,家长又是幼儿认同、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所做的“幼儿同情心、爱心缺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有很大比例,其中突出表现在:家长普遍更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同情心、爱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负而对孩子进行消极引导,等等。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家长的观念,引起家长对同情…  相似文献   

20.
孩子动不动就哭,不仅给人以弱或暴躁的不良印象,而且多会影响人际交往,因为同伴不喜欢爱哭的孩子。爱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使家长对孩子失去耐心和信心。孩子爱哭,一般离不开这几个原因:一是从小体弱多病,被家长过分呵护和娇惯;二是神经类型的原因,弱型的像林黛玉(多愁善感),强型的像张飞(点火就着);三是家长对孩子的哭闹缺乏办法而迁就,多半以各种“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