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力 《传媒观察》2015,(4):59-6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给晚报都市报的再次转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转型,既关乎媒体平台建设,也关乎办报理念转变。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个新常态,除了新技术等"硬件"外,晚报都市报如何在内容等"软件"上把握好"融合"向度,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主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新媒体和自媒体挤压、逼迫、挑战时,作为综合实力远逊于大报业集团的地市级晚报,思考得最多的课题是如何在新媒体和省级晚报都市报的双重夹击下,以"主流、本土、实用、温暖、好看"为抓手,精心烹制"地方菜",尽最大可能留住逐渐向新媒体"移民"的"原住民"。  相似文献   

3.
一、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挑战之一:“入世”的严峻考验。 挑战之二:国内大媒体的强势辐射。为应对“入世”,中央级、省级报业和广播电视集团纷纷组建,并以其强大的实力迅猛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些媒体“航母”不仅在全国和省级层面上展开竞争,而且纷纷把触角伸向地市级城市,有的办地方版,有的干脆就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建立了分社。 挑战之三:晚报的挤压。晚报类报纸以其面向大众的阅读趣味,以大众消费为手段与地市党报争夺市场。 挑战之四:地方县市报的较快发展,是地市党报发展的又一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4.
赵坤  于财友 《新闻传播》2006,(11):52-52
我省的地市级晚报大都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非省会城市的几家晚报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报业“大腕”的“强势入侵”。又加上电视媒体的锐气不减,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持续扩张,来自于异质媒体的挤压使得地市级晚报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甚至已到了生死关头。如何应对挑战,绝处逢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晚报的优势,让差异化新闻成为晚报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地方新闻,是地方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在多媒体时代的当下,地方报纸更要在"地方性"上下足功夫,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确保地方新闻的数量和质量,大批量地提供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和咨询,才能经受住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才能吸引住本地读者,从而在地方新闻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6.
如今,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的全方位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业内热议的话题。在竞争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当属纸质媒体。为有效应对新兴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大多举起的是观点(评论)加图片这两大利器。报纸评论因其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媒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传统纸质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激烈竞争。近些年来,传统纸质媒体以深度报道作为扩大影响力的有力武器,着力做好深度报道。如《南方周末》一贯坚持的以深度报道为主打的办报理念,《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解放日报》的"特别报道"等深度报道,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当下,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增强深度报道的吸引力,已经成为各  相似文献   

8.
导读在市场化的传媒生态中,城市党报承受着四种力量的分割——网络、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中央、省级党报;都市报、晚报。竞争的压力使多数城市党报陷入到发展空间日益萎缩的窘境,有效引导舆论面临挑战。如何在新的舆论传播环境中有更大作为?作者从舆论引导力的多维解构与合力建构角度,提出城市党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五度"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工具的出现,纸质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也对纸质媒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媒体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都市报要占领市场发展的制高点,就要打造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不断创新.从2007年起,浙中新报导入电视媒体的"主持人"、 "制片人"负责制,开设以记者领衔的新闻工作室,在纸质媒体上进行了"网格化"新闻运作模式的新尝试.经过两年多的摸索, "网格化"新闻运作模式对浙中新报的新闻创新、创新新闻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晚报所处的市场现状是:网络媒体的速度优势击中纸质媒体的劣势,大量年轻读者将关注点从报纸转向网络;特定范围市场空间日渐饱和,一些外来媒体纷纷向地市级市场扩张,蚕食着同一块"蛋糕";传统电视媒体民生新闻崛起,分流主流读者,对纸质媒体形成挑战;由于政治层面的优势与生俱来,党报在读者心目中成为时政新闻权威性的代名词。在生存空间遭遇空前挤压的现实面  相似文献   

12.
正从国内外形势来看,近年来纸质媒体一直呈式微之势,被新媒体所取代的声音越来越高。然而,作为地市级晚报的《天中晚报》却逆势而上,继2012年12月获得"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成长性十强"荣誉称号之后,2013年,《天中晚报》第五次荣获河南省政府最高荣誉——"河南省十佳报纸"称号,广告、发行均创新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纸媒唱衰、面临生存危机的大背景下,《天中晚报》何以能异军突起,全线飘红呢?紧跟时代向全媒体发展迈进《天中晚报》2000年1月1日创刊。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纸质媒体的竞争愈发激烈。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都市报已完成了最初的创业阶段,目前进入高速发展的扩张阶段,其突出表现为都市报挟巨资从中心城市进入周边地市,他们以大资金投入、灵活的营销策略和强烈的表现姿态“攻城掠地”,对当地市级晚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晚报如何发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地市晚报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激烈的竞争和拼杀中,地方晚报要想在严酷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以不断创新来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迅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发展方向的电视媒体全面扩张,以创办数字报(电子版)、手机报、新闻网站等新兴媒体和晚报、早报等子报为竞争手段的省级党报组团发展。在这种媒体呈现多元化、传播手段现代化、报业发展集团化(或综合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市州党委机关报的地市报,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有所发展,在引...  相似文献   

15.
正在网络、微博、微信普及,各种快餐式新闻"泛滥"的今天,地方党报如何突出重围,掌握新闻宣传主阵地?这是众多地市党报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速。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党报与网络、电视、微博等新兴媒介相比,在信息传播速度上不具备任何优势。同时,由于党报自身的局限性,与城市晚报、周刊等其它纸媒相比,党报在新闻的娱乐性与生活性  相似文献   

16.
邬利 《新闻世界》2014,(3):128-12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兴起了一批以微博、微信、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它们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还面临着各兄弟媒体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武汉晚报》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报网融合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兴起了一批以微博、微信、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它们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还面临着各兄弟媒体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武汉晚报》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报网融合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作为舆论的引导者,新闻媒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中央八项规定对改进新闻报道提出明确要求,各地贯彻意见也都就进一步规范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近两年来,《天中晚报》围绕地方时政新闻的"转型升级",在"减"和"加"上做文章,实现了"降"和"升"的效果。做好两个"减法"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贯彻意见要求,结合晚报自身特点,《天中晚报》在时政新闻转型升级上,首先做好两个  相似文献   

20.
在10多年前地市级日报办晚报的大潮中,几乎所有的晚报都取得了成功,无论是广告量、发行量和新闻信息量都超出了日报。然而近几年来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地市报社也普遍兴办了当地新闻网。如果读者阅读兴趣从纸质媒体转向网媒,纸媒(包括地市晚报)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保住优势?是地市晚报无法回避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早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