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非典型肺炎及病原体 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佛山市首次发现了非典型肺炎病例,接着在加拿大、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以及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了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于2003年4月16日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SARS(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该RNA是已知RNA病毒中分子直径最大的,达100nm,约含3万个碱基.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病毒的囊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为了搞清楚它的来源,科学家作了基因的分析比较,发现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达到64%.  相似文献   

2.
扫描非典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指目前在亚洲部分国家或地区发生的、至今原因不明的、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该类“非典型肺炎与已知的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及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所致的非典型肺炎不同,其传染性强,病情较重、进展快,危害大。非典关键词冠状病毒经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冠状病毒直径大约60~220纳米,外形成皇冠形,故称为冠状病毒。据科学家研究,此次引发非典蔓延的病毒属于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一种RNA病毒,它与现…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03年春季发生的传染性强的非典型肺炎称为急性呼吸综合症,英文缩写为SARS。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称之SARS病毒。中学生物教学中与SARS相关的知识点主要有病毒的结构、增殖、免疫、基因的表  相似文献   

4.
刘杰 《教育与职业》2003,(10):34-35
一、非典型肺炎的概念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准确病原的疑难疾病。非典型肺炎实际是与由细菌引起的所谓典型肺炎不同的一组肺炎。相对于经典的大叶性肺炎而言,早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时,因其表现不够典型亦称“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也曾泛指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现在主要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这些病原体亦称非典型病原体。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肺炎,…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肺炎又称SARS。根据美国病毒学家的研究,引起本次非典型肺炎的是一种“新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RNA病毒(核糖核酸)的一种,是以RNA复制病毒的遗传信息,而非通过DNA(去氧核糖核酸),与DNA病毒比较,其复制时出现的错误率较高,大约每复制1万个碱基就会出现一个错误,因而导致其基因突变率极高。美国病毒学家发现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可能多达12种以上。这种病毒极不稳定,很容易因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研究人员已绘制出12种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图,经过初步分析后认为,它存在一系列的病毒变种。不…  相似文献   

6.
简谈亚病毒     
亚病毒包括卫星RNA、类病毒和朊病毒。卫星RNA和类病毒只含RNA ,无蛋白质外壳。而朊病毒至今被认为它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1 类病毒1971年Diener首次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体是类病毒 ,它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单链环状RNA分子 ,一般含有 2 4 6个~ 375个核苷酸 ,均  相似文献   

7.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千事戴维·海曼在日内瓦,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海曼说,自从世界卫生组织今年3月12日向全球发出“非典”警报后,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英国和新加坡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招集各路专家潜心研究并同世界卫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香港4月16日电,香港大学医学院表示,已完成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图谱排列,发现病毒来自动物,并且过去从未见过,并确定是一种全新病毒,是由动物传给人的。此发现有助于改善快速测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03年春季发生的传染性强的非典型肺炎称为急性呼吸综合症,英文缩写为SARS.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称之SARS病毒.中学生物教学中与SARS相关的知识点主要有病毒的结构、增殖、免疫、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进化、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这些知识点交会在一起,既具代表性,又能体现学科内的综合性,能较好地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能力,因此成为生物学试题命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解放军302医院部分传染病专家认为,防范非典型肺炎要做到“四勤三好”,即: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勤洗手。这是预防病毒传染的第一道防线。要时常保持双手洁净,洗手时手心、手背、手腕、指尖、指甲缝都要清洗,肥皂或洗涤液要在手上来回搓10~15秒,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应照此办法重复两到三遍。触摸过传染物品的手,至少应搓冲五、六遍。勤洗脸。脸部容易寄居病毒。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咽和眼侵入人体的。洗脸可把病毒清洗掉,使鼻、口腔和眼…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病毒(全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现简要介绍HIV的有关知识在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教学中的运用。1HIV是由法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的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中有关病毒的知识时,可结合HIV的发现史,对学生进行探求真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患病和死亡率调查周报》中报告了全世界第1例AIDS病例。1983年5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蒙泰尼尔(Montagnier)在权威性杂志《科学》中…  相似文献   

12.
遗传信息存在于遗传物质中。由于不同种类的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差异,遗传信息的表达方式也不同。细胞生物和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为:DNA→RNA→蛋白质。该方式也是绝大多数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表达形式。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其遗传信息的表达有两种。第一种:RNA→DNA→RNA→蛋白质,该过程必需有逆转录酶的参与,如艾滋病病毒(RNA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就属此类;第二种:RNA( )→RNA(-)→RNA( )→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ome ,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病 ,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 。1 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公认SARS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此病毒又称SARS相关冠状病毒 (SARS -CoV) ,是一种RNA病毒 ,形态学上它与已知人类冠状病毒十分相似 ,其颗粒直径根据有无表面突起而异 ,分别为 80~ 14 0nm ,SARS -CoV的基因组是由 2 972 7个核苷酸组成的多腺苷酸RNA。我国及美国研究人员都对…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底,在广东发现了我国首例“SARS”病毒感染者。2003年3月,“SARS”病毒开始在北京出现。之后我国各地开始了全面阻击“SARS”病毒的工作。2003年4月25日,北京中小学停课两周,社会力量办学的各种辅导班在此前也已停止面授,现在正是中高考夏习的关键时期,因此网络教学成了更多学生和家长的首选。同时在教育部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别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到“学校可根据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活动的范围,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完成作业等方式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5.
1背景资料 2008年10月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奖给德国科学家豪森(Harald zur Hausen),因为他发现了引发妇女宫颈癌的病原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另一半奖给两名法国科学家巴尔·西诺西(Francoise Barrie Sinoussi)和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因为他们发现了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相似文献   

16.
崔国香 《生物学教学》2007,32(12):54-54
长期以来,很多人把SARS病毒与HIV病毒相提并论,并错误地认为它们在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其实不然,这两种病毒虽然都为RNA病毒,但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1对SARS病毒的再认识1.1 SARS病毒在家族中的地位SARS病毒在其家族中属于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根据其遗传物质分类,属于单链 RNA病毒。病毒根据其核酸种类,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又可分为双链DNA病毒(如T4噬菌体)和单链 DNA病毒(如fd噬菌体),RNA病毒分为双链RNA病毒(如真菌病毒)、单链-RNA病毒(如流感病毒)、单链 RNA病…  相似文献   

17.
[引言]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宣布,经过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13个实验室的通力合作,在全球多个国家快速传播的非典型肺炎(英文名称为SARS,下文  相似文献   

18.
1.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是相对典型而言。根据患肺炎病人的临床表现,医学诊断上将其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典型表现:突然出现寒战,高热,胸膜痛,咳嗽,咳脓性痰。白细胞增多;胸部X线常显示肺叶或肺段浸润影。致病菌常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细菌引起。非典型表现:起病较隐匿,常有上呼吸道症状,中度发热,无寒战,干咳,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轻度白细胞升高,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可下降;胸部X线显示支气管周围小斑片影或弥漫性间质改变。病原体多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目前发…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14,(6):73-73
据2014年1月3日《科技日报》援引报道,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马克斯·佩鲁茨实验室与巴塞罗那大学和马德里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破解了鼻病毒的核糖核酸穿透壳体、使人体内的宿主细胞受感染的机制。鼻病毒属于小RNA病毒家族。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相似文献   

20.
沈皎 《教育文汇》2003,(5):39-41
一、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原来叫非典型肺炎,是指最近发生的,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肺炎。典型性肺炎通常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脓痰等,血常规化验白细胞通常会增高。非典型肺炎症状相对典型性肺炎来说不典型。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命名为SARS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