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理论依据 1.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由重点培养竞争意识转向培养合作意识的教育。因此,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产生的。大量的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尹刚 《职教论坛》2001,(2):54-54
课堂教学的交往方式存在于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中,课堂教学要做到多种交往方式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在班级教学中有机地融汇上面三种形式。集体由小组构成,小组由个体构成,小组处在这一结构的中间,因此充分发挥小组教学是实现多种交往方式有机统一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的各环节要适时又充分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密度,发挥各种教学形式的优点。  1.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我校电子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较差,学生当中不少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学习信…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离开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而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资料表明,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为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产生的,现代科技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4.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大作用。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小组的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课堂教学交往的方式 课堂教学交往是一个复合概念,从多种角度考察可以有多种交往方式。按参与交往主体的不同,课堂教学交往可分为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前者包括教师与全班学生、教师与学生小组、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后者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个体与全班、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全班的交往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学即交往”的观点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对师生、生生人际交往理论创造性运用的一种实践形式。囿于对交往理论中关键词“自由”“自觉”的理解不到位,当前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诸多“伪自由”“伪自觉”现象,为此,进一步厘清概念,并在教学中致力于唤醒学生“自由”“自觉”的意识,是将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推向深入的前提和必需。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交往学习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交往活动课理应遵循在交往中学习交往的原则。具体地说,交往活动课必须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出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遵循以情感悦纳为主导的师生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技术,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进步为衡量标准,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体发展,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小组合作学习以其独特的价值应用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文基于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认识,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需要合作。交往与合作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方法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利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要求学生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评论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小学数学学改革的实践也充分体现了它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用。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体会。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1.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小组的组建为小组活提供…  相似文献   

12.
周奎英 《河北教育》2005,(10):12-13
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之前需要做一定的准备。这主要是指学生的交往技能和自制能力等,小学阶段能否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主要取决于能否创造出这些条件。为此,在实验前,我们可以在不改变课堂空间结构的情况下,引进小组教学的某些方法,让学生前后两桌、四人一组,讨论课堂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进行某些小制作、小实验,并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自制能力和交往技能,要求学生逐步做到:  相似文献   

13.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会形成一种学生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改环境下,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1.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使学生合作的能力、交流的能力不断提高.沟通和交往是学生认知事物的重要途径,交往是认知事物的催化剂,交往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小  相似文献   

14.
拨开乌云见彩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中,人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稿源采珠     
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活动比较多,但往往也最让音乐老师头痛。尤其是对那些学生数较多的班级而言,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是,现在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最鲜明的表现为“充耳不闻他人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变流意识明显增强,但学生在开始听别人的交流发言时,往往不等别人说完,就抢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课堂教学策略,首先在美国出现。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了师生交往理论,认为教学中师生互动和多向交往是教学的最佳组织形式,而这种形式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实现。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论述到组织形式时,他认为只有实现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优化。而且根据教学内容,每堂课应有一种形式为主导,其它形式相配合。这些研究成果孕育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问世,自此以后,小组合作学习迅速地在世界各国传播…  相似文献   

17.
陶娟 《考试》2009,(1):15-15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离不开主体间的交流合作。智慧的进步、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道德的进化,都离不开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它是建立在科学的交往观和建构主义基础之上的教与学的新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构建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们已经开始在网络环境中生活,但是网络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并非都是福音。网络环境既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种种便利,也给人类的交往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的人类交往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对此,教育要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9.
政治课教学2003年5月1日第5期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首先要做一个小小的心理调查:你最愿意和怎样的人交往?请你用四个形容词来概括。每个小组以最快的速度统计本组的情况。然后各组汇报统计情况。(媒体显示相应画面)从刚才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家对最愿意交往的人的描述各有自己的看法,说明同学们选择交往对象都有自己的取向。但是我们从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词语中诚实、守信是点击频率最高的词。可见,一个人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性是我们愿意和他交往的共同前提。那么,在浩瀚的汉语词汇中同学们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交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学即交往的观点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对师生、生生人际交往理论创造性运用的一种实践形式。囿于对交往理论中关键词自由自觉的理解不到位,当前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诸多伪自由伪自觉现象,为此,进一步厘清概念,并在教学中致力于唤醒学生自由自觉的意识,是将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推向深入的前提和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