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仪者,魏人也,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悦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  相似文献   

2.
<正>【古文小故事】楚庄王欲伐越韩非子请你像我这样读: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相似文献   

3.
伯夷     
鲍亚民 《学语文》2005,(9):28-29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日:“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相似文献   

4.
道见桑妇     
晋公出,会欲伐卫。公子锄仰天而笑。公问何笑。日:“臣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矣。臣窃笑此也。”公寤其言,乃止。引师而还。未至,而有伐其北鄙矣。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张仪者,魏人也,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  相似文献   

6.
(一)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户信日:“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分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付日。“仆委。c归计,愿足下匆辞。”广武君日。“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得。故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  相似文献   

7.
节选文段齐伐鲁,索谗鼎①,鲁以其雁②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③曰:“使乐正子春④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相似文献   

8.
(原文)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这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相似文献   

9.
(齐)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病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惧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属之狱。”  相似文献   

10.
齐桓公出猎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①,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字牛~②,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③。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相似文献   

11.
【原文】孟尝君舍人①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问②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③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④之,勿言也。”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⑤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⑥,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⑦,以臣欺君。  相似文献   

12.
刘邦封功臣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张)良表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相似文献   

13.
张仪欺楚     
古人云 :“春秋无义战。”东周时期天下大乱 , 大小诸侯国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 相互间杀伐不已血腥弥天 , 这样的形势 , 造就了以游说为生的“纵横家”, 合纵连横 ,各为其主 , 张仪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略 动 三 寸 舌 ,胜似百万兵。连横大师张仪为秦国“创利”多多 , 而他的成功欺楚无疑是他斗胆包天的一次大手笔。且看《战国策 · 秦策》的记载——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 , 惠王患之 , 谓张仪曰 :“吾欲伐齐。齐、楚方欢 ( 正和睦 )。子(你)为寡人虑之 , 奈何?” 张仪曰:“王其 (语气词) 为臣约 ( 准备 )…  相似文献   

14.
[原文] 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  相似文献   

15.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人教版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将其中的“以戏弄臣”译为“以此来戏弄我”,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教材把“弄臣”注释为“皇帝狎近宠幸之臣”。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把“以戏弄臣”译成“在弄臣之间戏玩”。笔者认为这样注释和翻译似有不妥。其理由如次。首先,从词义上看。尽管“弄臣”在古代也是一个双音词,《辞源》对它解释是“为帝王所亲近狎玩之臣”,并以《史记·申屠嘉传》为例:“文帝度丞相已困(邓)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依此说,“戏/弄臣”是可以讲得通  相似文献   

17.
沈婧娴 《新读写》2014,(12):46-47
齐宣王召见颜斶,对他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齐宣王很不高兴。他身边的近臣说:“大王是人君。你颜斶,是臣子。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这样可以吗?”颜斶说:“我若是上前,那是攀附权势,而大王若是上前来,则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颜周攀附权势,倒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之友》2010,(7):36-37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相似文献   

19.
鲁哀侯弃国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  相似文献   

20.
辨“戏弄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巨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其中“以戏弄臣”的释读,历来有争论:一说“戏弄”均为动词,“臣”作宾语;一说“弄臣”为一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