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前不久听专家讲座,互动时他抛出一个问题:有人说教学是"技术",有人说教学是"艺术",你怎么看?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从横向来看,对绝大多数普通教师而言,教学是一门"技术"而非"艺术",靠着教书这个一技之长谋生。只有对极少数优秀教师而言,教学才是"艺术"。他们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终极追求已非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是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种享受只有把教书教出"艺术范儿"才能获得。而他们的出色往往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微信朋友圈流行一种说法:"你必须足够努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我对这种心灵鸡汤式的说法并不认同,为什么要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么害怕表现出自己很努力?我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我)怎么(要是学习)这么爱学习呀(肯定比你强)!"每次我都会回答:"对啊,我就是爱学习呀。"  相似文献   

3.
正一堂课中,怎么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旺盛的学习态势?怎么才能使他们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能够充满情趣。语文课需要情趣,数学课同样如此,缺少情趣的数学课堂永远也抓不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呢?一、以"物"激"趣"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期间,小学生记者孙露源得到了提问机会:"我们中小学生多数在学校吃饭,怎么能让我们的午餐吃得安全放心呢?另外,我也爱吃零食,我们怎么才能吃到放心的食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答了她的问题。假如你是教育部部长,你将怎样回答她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是有人提议让你利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观察"空气,你将如何着手呢?这里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心理学中有关"观察"的知识有哪些?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我们只有把这两方面的知识交融结合起来,才能卓有成效地完成上述任务.也许你感到有点棘手吧.但请别着急,现在有一  相似文献   

6.
正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以"守时"为主题写一篇说理文,来教大家怎么"掌控"和"处理"时间。但是要怎么写,才能写得条理分明,让读的人明白时间的重要?首先,我们可以先告诉大家守时是什么意思,甚至在第一段就写出不守时的可怕结果,再针对这结果作出合理的建议,一步一步让读下去的人清楚明白,怎么才能真正做到"守时"。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怎么上,才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让学生身心在课堂里自由地舒展,才能聆听到生命在课堂里生长拔节的声音?为此,我提出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助,佐也。"(《小尔雅》)"助"就是帮助、协助,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语文"助学课堂"既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方法。作为理念,意在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与催生这一行为的发生。语文"助学课堂"从根本上说,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高一学生给自己未来孩子写的信,信中一段如下:儿子,我也知道现在功课多,学习压力大你又并不怎么爱学习,可是爸爸还是得对你说,你要好好学习,你不好好学习,怎么能考上大学?怎么能找一份好工作?怎么对得起我和你妈妈现在在外面干好几份工作苦来的钱呢?我们无权无势,只能指望你好好学习了。这种说话的口气  相似文献   

9.
拥有如雪般白皙的肌肤,应该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这种白,除了天生丽质以外,后天的呵护更重要。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美白产品?又怎么正确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美白效果?就让我们的小魔女施法让你完全解读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的小学生,不缺少吃喝玩,缺少的是"生活"。学会生活,学会爱生活,融入生活,才能使孩子认识这个社会,明白我们的历史,知道我要干什么,不会对生活产生茫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形式,具有新颖的理念,用什么方式去开展这种活动,寻觅教育教学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呈现出的魅力与众不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色,聚焦身边的生活,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以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想: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学习生活,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学习,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提升,生活观点得到发展,也使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成为教改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们应采取哪些操作对策呢?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先教还是先学呢?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教,课堂上总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出现了“你不想学,我让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况。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能力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都受到了严重阻碍。要使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会学习,就必须还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变…  相似文献   

13.
“懂了吗?”     
"懂了吗?""懂了!""喜欢吗?""喜欢!"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诸如此类的"异口同声"司空见惯。每当遇到这种情景,不免让人哑然失笑。你以为,真的会有人把"懂了""喜欢"当真么?别说是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同仁,即使是正在上这堂课的教师,也未必会把这"异口同声"当成全体学生的共识。这个往往只是教师找到了可以顺利地进入到下一教学环节的依据而已。但在我看来,把这一类"异口同声"看做全体学生已经接受,作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实在不靠谱。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状态、兴趣爱好并不整齐划一,何不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而不选择"异口同声"呢?我换位思考后的结果是:教师的问话里,其实是蕴涵着应该持"肯定"态度的意思的;做学生的,只有报以"肯定"的回答,才能使自己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你想:教师既然已经"教"过,学生当然应该听"懂",这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你怎么能说"不懂"而显示自己落伍呢?你想:教师很喜欢的东西,现在介绍给学生了,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也喜欢,你怎么能说"不喜欢"而显示自己另类呢?由此及彼,  相似文献   

14.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魏书生老师的回答是: "我喜欢这样思考问题:每件事至少有100种做法.请仔细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没有100种乃至上千种做法呢?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说,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怕你,才能让学生学好你的这门课。可是,有些老师实在不具备让学生怕的素质。但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是要求老师应该让学生喜欢自己吗?到底该怎么样?其实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大多数学生分不出什么是真正的师爱;学生也特别不喜欢厉害的老师。做教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服你、信你,最好的就是在学识上让学生感到佩服,这样你才会有威严可谈。该让学生怕我们还是喜欢我们?  相似文献   

16.
何莲琴 《现代语文》2006,(11):38-39
曾听过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人教版第五册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两位教师在教小兴安岭的夏天时,有着相似的教学设计,但由于理念、学情的原因,产生了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一]师:假如现在就是夏天,你来到小兴安岭,让你把树木画下来,该怎么画呢?让我们先讨论一下,再画在书的角落上。学生讨论后画(但讨论只是形式),教师指名两生板画。评议:师:我们来评一评他们画得怎么样?生1:这些树画得不漂亮。师:这个没关系,我们来评一评他们画得是否与课文相符合?生2:要画上一些小树。(教师在学生所画的树旁板画了一些小树)生3:画错了。师:怎么错了?生…  相似文献   

17.
"《历史》高中必修教材怎么一开始就以专题的形式编写呢?我们浙江省初中学生用的可是《社会》教材啊!他们还没有形成通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历史知识,怎么才能让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听得懂呢?编写形式真的令人费解!""《历史》必修教材多数时候比较生硬难懂,难以激发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写专家肯定都是老学究,要不然怎么会字字咀嚼、句句深奥,几本书中几乎没有一个字、一句话能够让我们学生怦然心动的呢?""现在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啊,分组讨论、探究、表演、竞赛、辩论……活动之多令我们目不暇接。其实,我们私下里不喜欢的还是历史课。肤浅的讨论、探究、辩论、竞赛、表演虽然可以使我们一时新鲜,但长此以往却令我们厌烦,课堂上的高潮迭起与课堂下的不闻不问已经成为我们高中阶段历史课的固定模式。把学分拿到手再说吧!""普通中学的学生真难教啊!重点中学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怎么到了我们普通中学就不灵了呢?重点中学的课堂真让我们普通中学的教师羡慕,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中学的教师而言那可是可遇而不求!"……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作文教学是最让小学语文老师感到头痛的一件事。如何让小学生感到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步入由厌写到乐写的坦途?教师要做好引导,从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作文该怎么写""怎样写好作文"等几个方面加以引导。一、让学生明确何为作文语文学什么?学表达!表达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表达,一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文。"作文就是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围绕着一个主题书写在本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为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指明了方向。那么,怎么才能把语用学习落到实处呢?一、在读中开展语用学习朗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确实处在起点的位置上,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形式。因为  相似文献   

20.
<正>请看这样一道中学生作文题:任选生活中让你有感悟、有思考的一样东西写一篇文章,这样东西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生活中别的物品。这是一道很常规的作文题,毫无新奇之处,但却是几乎是每个中学生曾经面对过的作文题,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怎么写好?让你去上一节这个作文的写作指导课,你会怎么上?也许,怎么上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布局才能以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