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案例发人深省: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娶妻,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你选择谁?学生大为兴奋,有的说要选择林黛玉,因为她兰心蕙质,满腹才华,一往情深;有的说要选薛宝钗,因为她温柔娴惠、善解人意,更何况,林黛玉还是个病人。这些都在教师的情理之中。突然有位学生说,我愿意娶贾母为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上课的教师也一时不知作何回应,也笑着……  相似文献   

2.
谢斌 《现代语文》2011,(2):31-32
2008年11月28日,攀枝花市一所名校的老师到我们县某学校来献课,她上的是《香菱学诗》,当她问到林黛玉、薛宝钗你喜欢谁时,她出示了这两人的照片,请学生们起来回答,学生A说:“我喜欢林黛玉,因为她看上去很温柔。”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才貌出众,机敏过人,"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但她和贾宝玉这一对有情人却难以结成"木石姻缘"。为什么贾府上下都那么中意薛宝钗,一心要促成"金玉良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处理大观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宝钗处处高出一筹,而黛玉却有着明显的致命弱点。可以这样说,黛玉是人际交往的失败者。她的交往弱点主要表现在这样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家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老祖母看不上她,因为她身子弱,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在贾宝玉结婚那天被气死,贾宝玉悲…  相似文献   

5.
红楼选美     
贾雨村今儿个,荣国府选美,邀我去当评委。你说,我该选谁呢?这贾王薛史是金陵“四大家族”,谁都得罪不起,为了我这顶乌纱帽,我得见机行事。这王熙凤嘛,说能力有能力,说长相有长相,荣国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实足的一把手,远近闻名的辣妹子!这薛宝钗嘛,未来宝二爷的准媳妇,圆滑世故,深得老太太的喜欢,元妃娘娘还曾亲自为她选定了“衡芜馆”呢!至于这林黛玉嘛,  相似文献   

6.
悲金     
我不喜欢《红楼梦》;我喜欢薛宝钗。我没看过《红楼梦》;我熟悉薛宝钗。我对薛宝钗的了解,只来源于几个描写她的片段以及老师的介绍。不过我觉得这样可以公正些。看过《红》的人,不说林黛玉的尖酸,却只骂薛宝钗的虚伪。他们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把太多主观感情投资在林黛玉身上,而薛宝钗是与林黛玉唱反调的,当然不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红楼女儿中,史湘云形象无疑是非常鲜明动人的。有很多人拿她同薛宝钗和林黛玉作比较,认为她既没有薛宝钗的世故圆滑,也没有林黛玉那么悲观尖刻,非常好相处。薛  相似文献   

8.
时间公元2030年。地点荣国府。【幕启】贾雨村:今儿个荣国府选美,邀我去当评委。你说,我该选谁?这“贾史王薛”是金陵四大家族,谁都得罪不起,为了我这顶乌纱帽,我得见机行事。这王熙凤要能力有能力,要长相有长相,是远近闻名的辣妹子!这薛宝钗可是未来宝二爷的准媳妇,圆滑世故,深得老太太的喜欢,元妃娘娘还曾亲自为她选定了“衡芜馆”呢!至于林黛玉,我最看好。  相似文献   

9.
“司马牛之叹”一语源出《红楼梦》中薛宝钗之口。这里,我们先看她与林黛玉对话的原文:黛玉叹道:“……我又不是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嫌着我了。如今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论及她们的性格成因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的背景不同。薛宝钗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故知书达礼,端庄大方;相比较而言,林黛玉就缺少这样的环境,寄人篱下,因此,孤傲叛逆、无视礼法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应当具有顶级层面的角色地位,可是将她与薛宝钗比较后则发现,薛家名列护官符,林家未上护官符;薛宝钗有金锁配“宝玉”以应“金玉姻缘”,而林黛玉没有金饰物;薛宝钗与贾宝玉结婚,而正其时林黛玉辞世而未与宝玉形成婚姻关系。凡此种种,构成了动摇林黛玉角色地位的疑点。文章从角色地位、人物形象、整体构思、婚恋设计、原型撷取等方面考察,从创作学角度剖析以求取答案。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尽管有才华、美丽、纯真 ,却有言语刻薄 ,行动爱恼人的弱点 ;薛宝钗不仅美丽 ,而且善于待人接物 ,特别是她有着广博的才学 ,成为大观园中的佼佼者。二人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 ,林黛玉作为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少女 ,时时感到封建社会的冷酷和压力的话 ,那么在薛宝钗那里 ,她同封建势力却没有丝毫矛盾 ,而是水乳交融、如鱼在水了  相似文献   

13.
我看薛宝钗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林黛玉只能做梦中的情人,可望不可及,找妻子还是薛宝钗,这样理智实在。正如鲁迅所说“爱是要有所附丽的”,毕竟要面对油盐酱醋茶,要与人打交道,要融人这个社会,并要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生存,而不是两人生活在真空中。看来,从现实角度看是肯定薛宝钗。能够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展抱负,在家是一个好妻子,在外是一个女强人。就是这样能干的人在《红楼梦》中只落得夫离家散,郁郁寡欢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我们循着曹雪芹《红楼梦》的笔迹来看一看性格呈现复杂、多元的,最典型的封建淑女薛宝钗吧!  相似文献   

14.
说到薛宝钗,她的个性标签一般都是圆滑世故、富有心计、充满野心、收买人心等,"红学"专家最多给她一个中性的定位.全府上下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她,她就像一个没有棱角的球体,富有心计.收买人心使她的形象蒙上了阴影;木石前盟,由于她的横空出世硬是变成了金玉良缘;她横刀夺爱,间接害死了林黛玉.但请停止,不要再留在作品给你制造的幻觉中,请进入现实,理智思考,你会发现宝钗并不是一个带着阴影的球体.  相似文献   

15.
创作与梦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描写香菱拜薛宝钗和林黛玉等人为师,学习写诗.林黛玉推荐了些名作,叫她熟读,并以“月”为题要她试作一首诗.香菱接连写了二首,众人都说不好.后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大家都赞其新巧且有意趣.  相似文献   

16.
从个体的时间洞察力及女性意识角度对《红楼梦》的主要人物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个性、品格及命运进行了分析。认为贾宝玉具有较低的时间洞察力,这促使他无意于仕途经济,他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对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精致美的发现、感叹和呵护中。薛宝钗与林黛玉都是具有较高时间洞察力,她们都对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极敏锐的感知。但薛宝钗对于功利目的的追求,她的高时间洞察力压抑了她自身的女性主体意识。而林黛玉的较高的时间洞察力与较强的女性主体意识却引发出她对时间的忧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笑,为什么还说是悲剧呢?这是一个艺术辩证法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写作理论中,有一条“以乐景写哀,以哀聚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法则(见《五船山文集》)。这种以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不乏先例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自从她来到贾府后,几乎天天哭、事事哭。林黛玉的哭,可以说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这也是悲剧性格的表现形式之一。可是,一生以冼泪面的林黛玉,当她知道很爱自己的贾宝玉已与薛宝钗结婚之后,她却发出了反常的笑。她听到贾母的假意安慰是“微微一笑”;听了由衷地同  相似文献   

18.
媚儿屁颠屁颠地来找我,告 诉我我刚认识的一个男孩又对她 发起追求攻势。媚儿娇艳甜美,还 具有我永远不可能有的女孩子的 温柔。媚儿问我,你知道你追求 者少的原因是什么吗?我说不知 道。她说不是因为外表,而是性 格。你呀太玩世不恭,太有思 想,男孩怕这样的女孩。我说 你要我撒娇发嗲你不如一刀 捅死我干净。媚儿摇头说那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名叫萨娜。她总是对别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让别人做这个做那个。如果人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就会毫不客气地说:“因为萨娜要你这样做!”  相似文献   

20.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仅次于宝玉、黛玉的主要人物。我们从这位第三号人物的典型形象中所看到的,是封建主义虚伪做作的本来面目,同时在它的上面又蒙盖着一层典丽大方、色泽悦目的外衣。深固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已经使薛宝钗渐渐失去一个少女的天真、稚气和单纯。青春的热情和光华,正在她身上收缩、退却而表现为一种成年人的稳重和世故。 薛宝钗虽然也象林黛玉一样早年丧父,但不象林黛玉一直禁处深闺,而是很早就留心家计,为母亲分忧代劳,因此接触世面较多,懂得世故人情。史湘云不认识的当票她认识,探春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