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中学的语文教育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的两难境地。虽然与其他主要学科有相同之处,但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又可以使我们很有信心地同时挑战这对立而统一的两种教育。根据中学语文浅教深考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深学浅考的应对策略,这或许也正是笔者对当今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另一种解读与诠释。反题:浅教深考现在我们基层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老师教学生教得浅,考学生却考得深。教的是一般知识,考的是特殊知识,不考学生懂的会的,单考学生不懂的不会的。造成这种微妙的语文教学心理的原因非常复杂。或许是…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基层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老师教学生教得浅,考学生却毫不含糊考得深。教的是一般知识,考的是特殊知识,不考学生懂的会的,单考学生不懂的不会的。这种考法,真正折腾的是学生,害苦的也是学生。一些成绩很好的学生正是在这浅教而后深考的龙套中迷失了自我,成为考试的奴仆,失去了本属于他们的更深厚丰富更个性化的语文学习。大部分中等生正是在这一次次深难考试中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找不到了语文考试的感觉,在这浅教而后深考的语文恶性循环中,他们的学习不是向上升进,而更多的是向下滑坡。至于相当一部分差生,这种语文考试对于…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渴望实现大语文观,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体系,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网络真正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一理想,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状态。网络与其他媒体一样,是一种传播工具。网络教学就其本质来说仍然是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借助网络来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我认为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语文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样才能考查学牛的语文综合素养,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正确导向,这是高考命题探讨的重点之一。语言应用表达一直足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几乎年年有创新。2003年高考语文改写题便是创新成功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外,更要重视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精神哺育功能。我们要借助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这一学科特点,有意识去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找准语言训练与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结合点,把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渗透于语文教学活动中,做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谈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训练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高和风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强其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与信心。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平时重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这是搞好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像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学科)那样具有清晰的系统,知识之问有明显的阶段性。小学学习修辞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中学亦学,而大学亦考。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语文中实施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从美育的重要性出发,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切实性初浅探讨,重点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蔓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混沌现象,从学科特点和教学主体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准确认识和对待这一现象,以利于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学语文》2010,(4):35-35
一般说来。哲理诗皆通俗易懂,阮元这苜诗(见卷首),尤其是最后两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更是家常大白话(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语文学习三”曾选有此诗),而其中蕴含的哲理却是无限丰厚的(这将在后面的立意分析中明显见出)。读此诗,“深者得深,浅者得浅”,考生们决不会无话可说.但若要“说得好”、“说得高分”.却又必得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相当的逻辑推理、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并运用,这是语文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的教学特点,这应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接受。然而,从当前语文教学与语文研究领域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审制度已作重大改革,将会出现统编教材与各种自编教材并存的局面。这无疑是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一大进步。从事中学语文教改的同志并不一定人人编教材,但不久的将来就要面临选择教材的问题。要善于选择,即使是最好的教材,也不可能适应全国所有地区、所有学校。而对教材的责难不是从今日始,也决不会从今日终。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教材编排没有建立起科学体系是一个重要原因。历来的语文课本,篇与篇无制约性,单元与单元缺乏有机的联系;教学要求在教材本身看不出明显的规定性;语文教学的任意性太大。一篇文章,可选在初中课本,也可选在高中课本,甚至可以出现在大学语文课本中。这样,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想讲什么就讲什么,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讲多讲少,讲深讲浅,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也只是一种人为的规定,是一种主观产物,亦有很大的伸缩性。这样,语文教学就无法象其它各科那样,教学要求具有规定性,知识定点、训练定向,使教学循序渐进。任何一门学科的教材,都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就构成了中学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定感情色彩。然而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是,仍有很多教师忽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上繁琐的分析虽然有所改变,中考考什么课堂上就练什么依然盛行,很多教师自己不愿花时间去真正品读课文内容,而是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交流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学生脑中有这样的想法:"从小学得到大,语文总是老样子,不容易学好。""与其多上一节语文课,不如多给些时间,多背个英语单词,或多做道数学习题。""高考语文又不考书上的,学来也没意思,对考试分数的提高效果也不明显。"……在众多学科中,语文似乎成了一根微不足道的草芥,一片随风飘荡的柳絮。为什么中学语文教学会陷入如此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中学教学中,语文是很重要科目之一,中学语文无论是在考试的比重上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上都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很必要的,中学语文是一种依附于感悟、熏陶、思辨等情感存在的学科,几乎是包罗万象。学好语文的意义是重要的,能够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源头活水。本文将以中学语文为出发点来分析并探讨中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外.更要重视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精神哺育功能。我们要借助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这一学科特点,有意识去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找准语言训练与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结合点,把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渗透于语文教学活动中.做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颇受诟病。本世纪初,一些大学中文教授集体发难,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提出批评。一位著名作家曾坦言,如果要他去考中学作文,他很可能考不及格。至于“语文,不学不行,学了也不见得行”“语文课,花的时间多,不一定考得好,花的时间少,不一定考得差”之类带点调侃但又包含着某种真实的议论,更是流行于中学与社会,有时甚至成为中学语文教师自我解嘲的话语。  相似文献   

18.
从1963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强调“不要用名词术语去考学生”,这是为什么呢?这首先是由中学语文这门课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既然是工具课,就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祖国的语言文字达到正确乃至熟练掌握的程度;既然不是知识性课程,就不应当按知识性课程的考查方式——包括对基本概念的考查来检验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准。如果像知识性课程那样考名词术语,就忽略了中学语文这门课的学科性质,偏离了教学大纲。其次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语言知识种类很多,并且不少的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部分所涉及到的知识,概念繁多,分歧又大,在一  相似文献   

19.
《八小时以外》2010,(3):10-10
近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的2010年自主招生考试中,有4所学校出现了理科生不考语文或者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的新考试政策,这一决定一时间引起无数纷争。自古以来,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语言学科,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教育学科。对此事件,上海高校做出回应,称减少考试科目乃是为减轻学生负担。但是,我们的大学生们真的都学好国语了吗?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1985年开始的语文教育学三基教学体系的构想与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对这一理论加以总结,把我们的认识、作法作一简要介绍,或许对语文教育学的研究能起一点补充作用吧.一、三基教学体系的构成构成依据 以培养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为出发点,根据语文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理论学科的特性,旨在为中文系学生从事未来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总体结构 由语文教育学基本理论系统、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系统和基本技能训练系统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复合体构成.语文教育学基本理论系统由语文教学性质论,语文教学目标论,语文内容论,语文教学原则论,语文教学过程论,语文教学方法论,现代中学语文教师论等七个部分组成.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系统以初中语文教材为根据,由阅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