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育人质量,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共生教育”就是以教育需要观照人的整体性存在,尊重人的现实生活,唤醒人的生命意义,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实践主旨。生命理念、包容理念、合作理念是“共生教育”的基本理念;建构适应学生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着眼学生生命素质提升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由郊区更名而来,晋安区作为福州市年轻城区发展教育起点低、底子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近年来,晋安区以教育督政为抓手,促进区域整体教育质量迭代升级,通过督四套班子、职能部门、乡镇街道三个主体履职,形成“教育有呼,四套班子有应;教育有求,职能部门有答;教育有需,乡镇街道有回”的良好教育生态。晋安区的系列教育实践助推区域教育生态逐步优化,为教育督政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研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冷冉与《大连教育》有不解之缘,从《文教通讯》到《大连教育通讯》,直至《大连教育》发展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价值,然后分析了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瓶颈,最后论述了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路径,包括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提升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稳步推进高质量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向度涉及共生价值取向、共生动力机制和共生实践路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生价值取向,不仅指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而且指向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共生发展,以及促进人类、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共生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动力机制,既包括历史沿袭中的现代化动力,也包括客观现实中高质量教育亟需的治理动力,还包括面向未来教育的创新动力。这三种动力并非孤立存在,其能形成复合整体的共生动力机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共生现代性理念为引领,追求“共治”和“善治”的共生治理,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协同创新合力进行赋能。  相似文献   

6.
仓定志 《江苏教育》2022,(10):43-45
影响力学校建设共同体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倡导成立,是将全省不同特质的优质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校发展提供的一个崭新平台。影响力学校建设共同体的应然样态是理念共享、特色共建、教研共进,通过加强领导力、凝聚向心力、发展创新力等实施路径,全面提升共同体成员校影响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是宏观且系统的教育工程。保障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教育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文章研究小学教育教学的体系内容和价值逻辑,从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创造等三个方面发掘国家安全教育的生成逻辑,并系统阐述了小学教育阶段贯穿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最终提出将国家安全教育贯穿小学教育教学阶段的教学设计理念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推动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媒体赋能农村社区教育是适应农村社区居民学习特点、助力农村社区教育转型升级以及构建农村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的现实需要。新媒体赋能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技术赋能、内容赋能和权力赋能三个维度上,分别通过革新教育手段、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参与度等助推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来在推动新媒体赋能农村社区教育中,还应在基础层面积极构建新媒体矩阵,在支撑层面加强新媒体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层面提升社区居民新媒体素养,在理念层面平衡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9.
冷冉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冷冉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整合与创新,其核心理论为情知教学论与“阶段连续”德育体系。指导行动的纲领是冷冉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10.
张山  张家明  许璟 《江苏教育》2022,(58):33-3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美好教育”,探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路径,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它对于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师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唯有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苏州新区实验小学20年的发展证明,大力夯实教育科研基础,纵深研究教育科研课题,有效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是依托教育科研助推学校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辽宁教育》2012,(3):2
大连市第六中学和大连市西岗区大同小学、九三小学是以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教育思想研究实践为特色的一个片区。该片区从办学理念、办学愿景、办学方略等诸多方面依据冷冉"激情活力说"、"过程阶段说"、"优势诱导说"、"社会适应说"进行了整体架构,在此基础上所属各校主体建构分别为"优势教育"、"精致教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它对于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师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唯有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苏州新区实验小学20年的发展证明,大力务实教育科研基础,纵深研究教育科研课题,有效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是依托教育科研助推学校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双高计划"是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助推中国特色职教模式形成、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走向、积聚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凸显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前景的独特意蕴。但由于普职同等价值的认知尚未深入人心、教育过程公平需要实现周期、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观尚未融入育人实践、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命运共同体还未形成,导致科学组建特色专业集群路径尚需探索,优质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氛围、技术技能人才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缺失。面对上述困境,需要兼顾长期性与系统性建设专业群、资源配置围绕职业教育价值生成、坚持德育贯穿培养过程的育人观、完善校企育人主体一体化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视域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乎劳动教育的目的、路径和成效要求,也能满足国家、高校和学生个体的高质量就业要求,有必要在教育内涵和实现路径上进行体系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罗强 《江苏教育》2023,(10):7-10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正式启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苏州教育质量监测已构建了高品质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创建了数字化的区域教育生态空间,并积极探索高效能的区域监测结果运用。教育质量监测已成为优化苏州教育生态的新路径,推动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的内涵特征、历史使命与发展路径。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着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把学校治理转变为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推力。学校推行教育综合治理理念下的“学校治理”,坚持守正创新,从“管理”走向“治理”、从“制度”走向“文化”,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培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在渐进对传统校外教育基地理念、内容、时空的超越与重构的同时,也与中小学校形成合作共育的发展趋向。基于开放-社会系统视角对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代表性案例进行考察,发现其重视实践课程的本土化开发、忽略专业化实施;组织结构多纵向科层化发展、少横向专业化建设;重视教师个体需要满足、较少学生主体考量;文化建设多思想观点呈现、少外显行动表达。为此,校外实践教育营地高质量育人活动的开展,需要创新地方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的体制机制,助推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多样发展;共建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耦合的专业机构,夯实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善治根基;开展自主探索与跨界合作并进的课题研究,探寻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育人规律;构建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统一的制度体系,形成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管理密码。  相似文献   

19.
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区域教育地域性、整合性、多元性等特征筑牢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基,并以协同发展、评价驱动与治理现代化探寻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路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一体化”作为长三角发展的核心内涵,一市三省教育现代化历程既有共性,在实践探索进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经验与特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更高起点推进长三角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从优化治理机制、突破协作壁垒、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开展更多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与超越: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教育发展条件、发展观念、发展战略、发展动因与实践策略,对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模式进行了整体价值辨析,比较分析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家教育发展中经济主义、社会公平主义、发展主义、改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与实践,比较分析了欠发达区域教育与发展互动的深层结构,讨论了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源与外源、效率与公平、后发与跨越等发展机制,揭示出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一般路径与特殊发展逻辑。提出欠发达区域21世纪教育发展理性建构的综合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