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威胁的日益增大,各国学者对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逐渐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但在糖尿病运动干预过程中却尚未建立起系统完整的评价和控制手段,致使运动干预过程附带了过多的随意性和经验色彩,影响了治疗效果。为此,笔者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糖尿病运动干预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糖尿病运动干预评价控制体系的框架结构,并给出了运动干预评价控制体系的指标组成,明确了该评价体系控制的几条原则,以期为规范糖尿病干预过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海燕 《健与美》2023,(11):32-33
<正>如果你正在努力管理Ⅱ型糖尿病,或者试图完全预防这种疾病,那么锻炼是帮助你实现目标的关键步骤。运动对血糖和胰岛素健康的长期益处是毫无疑问的。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定期锻炼能减少他们对降糖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依赖,增加体育活动量有助于逆转糖尿病前期。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苏州地区48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的运动处方,探讨长跑和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对血糖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各组锻炼前后比较,发现长跑和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均有积极的意义;其中长跑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更为明显,而各组间锻炼效果的比较表明,长跑二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陈东丽 《健与美》2020,(2):103-105
每个人都偶尔想吃甜食,但如果你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那么控制饮食很重要,这样就不会把血糖水平升高到危险的水平。如果你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前期,食用健康合理的饮食有望显著逆转病情。对于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他们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没有任何食物、草药或营养补充剂能真正降低血糖,但有些食物对糖尿病人有好处,因为食用它们至少不会升高血糖。  相似文献   

5.
通过增加运动或机体的活动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耐力运动与典型的药理学治疗方法效果相类似.以生活方式为基础的身体活动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有氧耐力运动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传统治疗的最适宜的运动模式.目前许多研究发现,抵抗性训练对治疗2型糖尿病也有效.因此,提出针对2型糖尿病人个体的最理想的运动方案应当是包括血糖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血管危险因子、改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等的有氧耐力训练和抵抗性训练的综合方案.同时,各种运动模式的运动方案能积极地影响病人对运动方案的适应性.2型糖尿病人从事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运动处方是Ⅱ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对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对运动疗法缺乏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阶段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状态、特征,通过临床研究,制定出临床医师及患者均易理解的可操作性强的运动处方,通过运动治疗后测试糖尿病患者血液的某些生化指标,探讨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运动处方实施6个月后发现,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2h血糖均出现显著性变化.因此,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辅以运动处方治疗,可以改善与腹部肥胖综合症有关的异常脂代谢,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肥胖诱发糖尿病的原因,改善血糖及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由糖尿病造成的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运动是糖尿病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手段,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良好的控制和改善作用。总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原因及运动对其改善机制,进一步了解运动对促进糖尿病血管健康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静  刘欣  王晶晶 《体育科研》2015,(4):70-74-79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运动疗法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氧运动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并推广,但抗阻运动的作用却未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肌糖原合成、线粒体功能、脂质积聚、心理健康等几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建立2型糖尿病科学、全面的运动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据医学专家介绍,世界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药物治疗虽然能暂时控制病情的发展,但花销非常大,而且长期服用还有毒副作用,因此,只有在适当的药物调剂下,保持良好心情,注意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锻炼,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是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战波老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科学地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和方法,并经过上百人的实践和体会,独创的一套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该疗法具有动作简单、时间短、易学、见效快等特点,被受益者称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另外,该疗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21世纪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北京市大约有8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大约有76万人属于2型糖尿病。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增强体质。开发糖尿病运动处方、开展运动处方对降低血糖的影响的研究对治疗糖尿病,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证实,按照低强度、长时间、周期性、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有氧运动为主要锻炼内容的运动处方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并且不会使血糖升高,对于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需要结合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更为专业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与方法的支撑,这就要求医务科研人员在给糖尿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目前,有关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脱离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并不能给予患者科学的健身指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运动处方制定与运动训练学原理方法的相关文献,从运动方案的制定流程出发,将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入其中,重点是提出创新性的干预方案,为今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根据不同训练方法而设计的运动方案分别为持续干预、间歇干预以及重复干预方案等,不同的方案对患者机体血糖控制的调节作用也不同,需应用次日晨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来分析不同方案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效果,判断运动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较多,他们有不少人参加门球运动。门球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健身效果,但有不少运动者不懂科学锻炼知识,而造成门球场上低血糖情况的发生,轻者头昏,心跳、出汗、全身无力;重者造成低血糖休克,而引起运动者的惊慌。其预防的办法有以下几点:1、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征餐后30~60分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很多糖友也已久病成医,懂得如何对付这“粘人”的血糖问题,更有不少糖友早晚都要动一动,因为大家都认识到了运动对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那么你的运动全面吗?先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运动干预作为2型糖尿病(T2DM)关键防治策略在世界范围内已被普遍接受。遗憾的是,各种身体活动指南推荐的“一刀切”干预方案,并不能让所有患者获得相同收益。究其原因:(1)T2DM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2)T2DM患者对运动干预的应答反应存在异质性。这两个异质性影响了T2DM运动干预治疗的有效性,而要提高有效性,需要对糖尿病进行精确分型和精准干预。因此,有必要了解精准运动干预的原理和实施过程。总结T2DM的分子遗传基础、运动干预的分子机制和患者对运动应答的异质性,并对当前T2DM的精准分型、诊断、治疗、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重点关注T2DM患者对运动应答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和机制,提出将运动处方各参数作为T2DM精准治疗关键变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的耐力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影响。方法:以体重190±15 g 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经6周高脂高糖膳食喂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将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C),糖尿病运动Ⅰ组(DME1,跑速为10 m/min),糖尿病运动Ⅱ组(DME2,跑速为15 m/min),糖尿病运动3组(DME3,跑速为20m/min),运动组每天1小时跑台运动,每周5天,持续6周。6周末检测血糖、胰岛素,肾脏组织内MDA、SOD、CAT及TIMP-1的含量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血糖均著下降(P<0.01),而运动组血清胰岛素均呈上升趋势,且DME3组显著上升(P<0.05),但运动1组、运动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P<0.05);而运动1组与运动2组MDA显著下降(P<0.05,P<0.01);同时,各运动组抗氧化酶均呈上升趋势,其中T-SOD含量上升均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低强度、中强度运动组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运动组TIMP-1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10 m/min、15 m/min强度耐力运动可有效地控制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糖尿病大鼠抗氧化防御系统,防止肾脏纤维化,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 :按WHO1 985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选取 2 6例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患者 ,按病情相当随机分成A、B两组 (各 1 3例 ) ,两组均采用严格的饮食处方及定期的教育和血糖监测 ,但A组患者同时进行轻度至中等强度的运动治疗 ,B组不进行有计划的体育运动。结果 :经一年的实验 ,A组各项观察指标疗效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 ,并且A组优于B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轻症NIDDM患者 ,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进行适当体育运动的疗效显著 ,并且明显优于单纯饮食控制 ;运动能有效地防治肥胖、降低血压等 ,从而促进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苏州市城市社区41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形态及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调节作用。运用运动处方干预法,将4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1人)和对照组(20人)。运动组予以16周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不组织运动。得出结果与运动前比较,经16周有氧运动干预,受试者BMI、WHR明显下降;血清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DL值明显升高;血清FPG、FINS、及HOMA—IR显著性降低。得到结论,16周的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具有修饰作用;对血脂、血糖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2015年后符合随机对照实验要求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的效果和技术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为我国体医融合的慢性病社区运动干预实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估方法,最终纳入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文献33篇,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文献28篇,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运动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下降(P<0.001),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显著下降(P<0.001);(2)运动干预的组织方面,表现为采用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比例较低,多以步行等患者习惯的运动方式自主实施;(3)运动干预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且干预效果明显,抗阻运动仅在高血压患者SBP下降的过程中作用明显,而联合运动较少采用,且未见明显效果;(4)运动干预主要以小强度为主,但中高强度的运动干预效果明显;(5)常采用30~60 min,每周3次及以上的运动干预,且干预效果较好,糖尿病患者每天保持60 min以上的运动有更好的效果。结论:(1)社区运动干预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运动干预策略遵循运动处方与健身指导的一般理论;(2)社区运动干预实施中组织发动慢性病患者参与运动至关重要,干预策略应着眼于患者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虽然难治,但并非不能治。许多资料中都有证明,只要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情,积极地运动,在饮食上多注意一些,应该可以将糖尿病控制得很好。现介绍几款原料常见、制作简便的糖尿病食疗方,不妨试着做几款,相信会对康复有益。  相似文献   

20.
有规律的运动训练是治疗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如何遵循医学治疗和运动训练的科学原理,根据运动对2型糖尿病人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规律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施治是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还处于泛科学状态,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科学系统、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该研究领域还不多见。特别是对影响运动治疗糖尿病效果的多种运动学因素(如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频度/密度、运动时间、运动计划/方案和运动方式等)还缺乏科学的运动训练学分析和系统的理论支撑。由于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医学与运动学结合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不健全,针对性、有效性强的2型糖尿病治疗定量个案目前还很难科学确定。本文从运动控制餐后高血糖机理、控制餐后高血糖的运动时间、餐后运动的最佳起始时间以及控制餐后血糖高峰的运动方案入手,就影响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运动时间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旨在为采用运动训练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