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一、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枯燥,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一、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  相似文献   

3.
小班化课堂让生活走进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生活需要入手,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中走出来,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数学思考,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粤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4.
吴彩霞 《考试周刊》2012,(88):79-79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应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为学生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感受、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工具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一、导入新课生活化,激发求知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来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  相似文献   

7.
一、在导入中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38-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组织数学学习。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走进生活数学的自由王国,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与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教学。”教学对于儿童来说,是抽象的、陌生的。但生活对于儿童而言则是形象的,熟悉的。如果孩子们能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就能让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就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呢?多年的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探索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真切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工具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  相似文献   

18.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在生活环境中去创造课堂,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锐琴 《宁夏教育》2007,(11):51-51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计生动有趣的可操作的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数学技能。一、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