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黎捷  朱辉 《视听》2023,(5):148-150
内江交通广播历经数年发展,已经成为四川省内具有强势影响力的品牌媒体。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作为地市级的交通类专业广播频率,内江交通广播在以正确导向为宣传报道核心的原则下,坚持以“服务为根本”的发展理念,借助新媒体平台深耕“广播+”创新实践,实现了交通广播从单一的听觉媒体到提供全面、多维的各类信息的服务型媒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交通广播为对象,阐述了现代专业广播籍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策略:"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胡倩 《青年记者》2007,(14):136-137
日前,听众细分化决定了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广播的专业特色决定了频率品牌的特色。广播人也已认识到,频率品牌优势是在竞争中争取受众、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一个什么都有、惟独没有特色的频率一定是没有出路的。交通广播的专业特色就在于搞好交通方面的宣传,准确、及时地传播具有权威性的各类交通信息,为交通参与者服务。那么,交通广播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昵?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广播受众市场应运而生。不断增加的移动群众渴望交通广播,时代也在呼唤着交通广播的出现。1991年9月30日,中国内地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广播媒介——上海交通信息台。电台和交警、交通部门联手合作,以“提供交通信息,改善城市交通管理,缓解交通,方便市民”为宗旨,服务对象主要为司机、乘客、  相似文献   

5.
沉寂了十余年的广播近几年反弹强劲,特别是90年代初诞生的交通广播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近几年汽车工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和道路建设的四通八达,更突出了“动态广播”这一特色.因为,交通广播是把受众明确定位在汽车驾乘人员的专业广播电台,并且把专业的交通路况信息和管理信息提供给受众,它具有无可比拟的移动性、陪伴性和个性化的服务功能.同时,广播的由“广”向“窄”的发展趋势,更加突出了专业频率,专业特色的栏目个性话,强调交通广播的专业性,旨在专业服务的权威性上做足文章,下足功夫,把交通广播的“必听性”提升到一个不可超越不能替代的位置.不过,交通广播在做到节目专业化的同时,也应该树立自己的频率品牌意识,只有在听众心目中建立起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交通广播自身才能从多方面受益.  相似文献   

6.
拱明 《声屏世界》2007,(11):54-55
1998年诞生的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是吉林市第一家以交通信息为主导的广播媒体。经过多年的经营,特别是自2003年7月改革之后,吉林市交通广播在吉林拥有广泛的听众。但同业的激烈竞争、受众的需求、广告商的利益回报,对吉林市交通广播经营的发展形成挑战与压力,如何突围?如何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7.
应急广播是福建交通广播的一项重要功能。福建交通广播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发挥着福建省内应急广播的作用。本文通过福建交通广播在应急广播方面的构建与实践,提出在汽车时代,在危机面前,在交通广播体系内建设应急广播是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和有效传播的最好平台。  相似文献   

8.
李新建  张涛 《中国广播》2012,(7):2-F0002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15套广播节目,按照“平时服务、突发瘦急”的原则建设,是国家应急广播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广播媒怖基市功能外,还具有紧急广播和数据推送功能.可以实现基于位置的智能差异化交通信息服务,全面提升现有公路网络的信息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应对公路突发事件和匝急处置能力。“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从京津塘高速路段开始,将逐步覆盖全国主要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9.
董朗 《中国广播》2012,(10):90-92
警察广播电台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交通服务类广播,在听众口碑和专业评选中都表现不俗。本文以警察广播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其公营广播体制的基础上分析警广的频率形态和特点以及路况信息挖掘措施等,以期为大陆交通广播提供完善和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媒体融合时代已然到来,它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融合时代,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未来将如何立身、如何发展,已成为广播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仅以交通广播为典型代表加以剖析,力求探寻广播媒体融合转型中的新服务发展路径。以服务为中心的媒体定位不变媒体从功能上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传播型和沟通型。传播以宣传为主,沟通以服务为主。广播属于后者。交通、音乐、新闻是广播媒介中的三大主力军。近20年来,交通广播成为广播中的"战斗机",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省市的综合实力排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开始,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现代交通发展潮流、把握广播内在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广播资源优势、彰显广播个性、富于创造性的专业广播媒介(或称为基本适位的广播媒介)——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交通广播独具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魅力使其一举成为目前广播媒介的“领头羊”.也由此催生了广播新一轮的发展热潮.理论界称之为“交通广播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形式多种多样,信息传播渠道纷繁复杂,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广播作为突发事件信息处置的权威媒体,担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本文介绍了全国首家省级政府应急广播安徽交通广播的应急广播建设情况,重点以2016抗洪应急宣传报道为例,分析安徽交通广播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处置情况,并就融媒体环境下应急广播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1991年全国第一个交通频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信息台开办到现在,我国交通广播已经走过了21个年头,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车辆的急剧增加,也催生了一批移动人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交通服务和出行需要,为移动人群和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信息与服务的交通广播也应运而生。而地方台如何紧跟形势、办好交通节目留给广播人一处思考空间,本文以三明人民广播电台交通节目《的哥的姐跟我来》为例,谈谈地方台如何办好广播交通类节目,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董晓平 《记者摇篮》2001,(10):16-17
近年来,各地交通广播的迅猛堀起为我国的广播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交通广播的兴起仅是近几年的事,年纪轻轻,各地对如何办交通广播仍在不断探索之中.对节目的设置存在一些只注重交通信息,忽视整体节目的协调或只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忽视导向性和服务性的片面认识和作法。因此.进一步研究交通广播受众的特点,不断完善交通广播节目的设置,突出其专业特色是使交通广播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4):F0003-F0003
2001年3月31日,江西交通广播(江西电台信息交通频率)的第一声呼号承载着年轻的梦想,在赣鄱大地开始了激情5年的发展历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打造品牌、强化服务、开拓市场、发展成为同频同步覆盖全省的强势广播媒体,成长为全国发展较快、江西强势广播专业频率,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广播媒体的后起之秀,交通广播在全国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并形成了奇异的“交通广播群星闪耀”的现象。交通广播开办运营的成功,固然有其他广播频率不可比拟的客观优势,但交通广播做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群体,所普遍具有的机智、灵活的运营理念,成为了在传媒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近些年来在报道突发事件方面对广播应急报道模式不断探索。本文对黑龙江交通广播应急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以交通广播为平台建立“全国交通广播新闻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并在交通广播原有反应迅速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交广特色的品牌节目,进而做大做强国内的应急广播。  相似文献   

18.
张丽 《中国广播》2012,(6):18-20
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担当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舆论、搭建沟通平台,是大众传媒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从交通广播在中国20年的发展来看,它更多担当了应急报道的社会功能,彰显了广播的魅力,其应急报道机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都是各地交通广播的有效做法。本文结合北京交通广播在突发应急报道中的做法与经验,分析广播媒体提升应急传播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车轮拯救了广播,还真有点道理。沉寂了十几年的广播这几年重振旗鼓,特别是交通广播更以雨后春笋之势在各城市纷纷开通。在全国273座广播电台中,省、地市级交通广播频率就有70多家,其收听率,市场占有率,听众的忠诚度,都在当地广播媒体中名列前茅。交通广播成为最受听众喜爱的媒体,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紧紧抓住了交通信息的播报,每天及时,快捷的提供给移动收听人群有用的信息。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交通广播会把现场的交通状况和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在第一时间告知移动收听人群和广大市民,更凸现出了交通广…  相似文献   

20.
陈珺 《中国广播》2014,(7):53-54
在突发事件中,广播如何结合自身媒体特点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是值得深思的课题。作为地级市广播媒体,烟台交通广播率先在山东省内创办应急广播,并建立以应急广播为传播平台的突发事件报道战略联盟,逐步完善应急广播运行机制,以期在突发事件中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