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特别喜欢画画,但一般都是临摹画和意愿画。临摹画能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却不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意愿画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但幼儿对画面的安排又常常不够合理,显得杂乱。因此,我设计了“给线条添画”美工活动,让幼儿在受一定画面约束的前提下,大胆想象、添画。  相似文献   

2.
许多幼儿园在活动室或教室走廊墙壁上都贴有一米高的白瓷砖,这为幼儿提供了自由作画的场所。老师在指导幼儿瓷砖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取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绘画水平的作画题材和方法。小班幼儿可用棉签进行一些添画、涂色活动,即教师事先画好苹果、气球、太阳等简单物体,让幼儿练习涂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初步感知力。教师也可在自己画好的图案周围让幼儿添画小草、小  相似文献   

3.
邹海萍 《教师》2013,(15):100-101
3~4岁幼儿正处于涂鸦阶段末期、象征阶段初期,刚刚开始尝试从无目的涂鸦进入有目的涂鸦,在本阶段教师开展创意添画活动,具有积极意义。教师根据形式美的原理,为儿童设计多样化的构图画面,画出一部分景物,或添上一些形象,让幼儿围绕主题在适当的位置上添画出另外一些景物或形象,从而  相似文献   

4.
会变de帽子     
·在帽子上添画几笔,变成新的形象。·让幼儿说出形象,老师来画。·给幼儿印有帽子的纸,让人民来添画。最后,可以让幼儿相互讲解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5.
如果能够绘本内容以一种角色扮演形式展现出来,教师能为幼儿做好角色扮演的"铺路架桥"、"添柴加薪"的指导工作,可以让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与演绎达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我教小班幼儿画画,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教学形式注意游戏性。如教幼儿画斜线,我选择下雨天,让孩子观察下雨的情景后,和幼儿共同作画。我画撑伞穿雨披的小朋友上幼儿园,让孩子添画斜线,孩子画斜线时我念儿歌:大雨下,哗啦啦,嘀嘀嗒……当儿歌念完时,图画也画好了。孩子表现得  相似文献   

7.
由于教学需要,我接触过一些幼儿园,发现不少幼儿园内幼儿所用桌椅的高低在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幼儿园都是同一尺寸的。有的幼儿园虽有高低尺寸不同的桌椅,但没按幼儿个子的高低来安排,竟有个子最高的幼儿用上了最低的桌椅。还发现有的教师在上课或让幼儿绘画时只注意了课堂  相似文献   

8.
在美术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幼儿还没来得及完成作品,就到了活动结束的时间。于是,有的教师会立即终止活动,有的教师会催促幼儿赶快画,有的教师会延长时间,允许幼儿画完。我们认为,这几种处理方法都不够妥当。让幼儿半途而废,与培养幼儿做事善始善终  相似文献   

9.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10.
从教16年,弟子2000多人,我没罚过一个学生站。每当学生给我添了麻烦,让我对老师这个差使有些厌倦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小  相似文献   

11.
由教师设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圆形。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把圆形折叠成各种形状,然后再进行组合粘贴,幼儿对这种活动兴趣浓厚。圆形折叠粘贴教学的基本做法是: 1.先让幼儿说说相似圆形的物体有哪些,说出圆形的各种变化,要充分让幼儿发挥想像。2.进行单个折叠粘贴添画。折叠一些最简单的常见的小动物或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几何图形的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记忆,我采用了“帮动物找器官”的教学游戏。课前,我画了许多小动物(由几何图形组成),这些小动物有的没嘴、没眼睛,有的没腿,没胳膊。又准备了相应的几何图形,游戏前简单让幼儿认识了一下,然后就让幼儿帮助这些小动物找器官,并贴到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园大班的一位教师带着本班幼儿在园门口等车外出,这时,小班教师带着幼儿走过来了,这位教师立即提醒本班幼儿:“请小朋友让一让,让弟弟妹妹先乘车。”事后我首先肯定了她注意培养幼儿关心弟弟妹妹的做法,然后和她一起分析怎样才能让  相似文献   

14.
吃完饭后,常常听到小朋友反映。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倒饭了,今天吃的海带某某小朋友不爱吃,剩了许多……。饭后带幼儿出去散步,我班总出去的比较迟,是由于个别幼儿在大家排好队后等了好久还是没吃完,又不能让他们在没老师护理的情况下留在里面,于是只好等,影响了大部分幼儿的正常活动,种种情况使我意识到,我班幼儿的进餐习惯有待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去一所区一级幼儿园参加教研活动,刚走到大班活动室,就看到地面上散落着垃圾,一些碎纸片随风飞扬。难道教师没看见?我忍不住问园长。园长告诉我:“活动室卫生由教师负责搞,没办法——教师太忙了!”美国学者布鲁纳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幼儿最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如果教师对地面上的垃圾都视而不见,那么幼儿怎么可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教师经常为了设计教育活动和创设教育情景而忙碌着,殊不知自身的言行便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这些言行每时每刻影响着幼儿。如果教师不注重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光…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点心环节中,幼儿将杯子放好在自己的座位上后,生活教师将牛奶或者豆浆倒入杯中,幼儿就可以吃了。一天下午的点心时间,幼儿洗好手陆续进活动室。生活教师拿起豆浆倒入一个个幼儿的杯子,我也帮忙分蛋糕。教师们很忙碌,而幼儿坐在座位上或嬉闹或叫嚷着还没喝到豆浆.  相似文献   

17.
按照幼儿年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幼儿学习数的知识,这是提高幼儿园计算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用游戏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教师讲课不宜采用大段讲解,不宜过早进行抽象概括让幼儿记住抽象的结论,而应采用游戏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如:在让幼儿理解“4”的形成时,我们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幼儿抽卡片,抽出“3”时问幼儿:“再添上1是几?”在学习10以內数的分解组合时,玩找朋友的游戏。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用摘苹果的玩法,把答数(苹果)摘下来,等  相似文献   

18.
杨彦君 《幼儿教育》2012,(16):35-36
原方案选择用"碎蛋壳"花纹来装饰花瓶,新颖有趣,但是我觉得活动中应适当减少教师的"教",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一、变认知为感知活动开始部分,教师通过课件让幼儿观察"碎蛋壳"花纹,我想这种方法在服务于教师"教"的同时,恐怕会束缚幼儿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纸工教学活动,一般包括教师讲解示范、幼儿作业、教师讲评等几个环节。此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结果,即幼儿作业的情况。为了使幼儿的作业完美,教师往往让幼儿机械模仿。虽然幼儿的作业达到了教师设想的效果,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压抑了。针对这种弊端,我对幼儿纸工活动进行了新的尝试。具体做法是: 一、让幼儿在观察、欣赏中探索学习。即教  相似文献   

20.
我园曾经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落实状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教师在口头上都能说"必须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但是在行为上却并不一致。有的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自己认为幼儿会感兴趣去选择故事;有的教师较多地考虑"我希望让幼儿从故事中发现什么",而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有的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把教学活动设计得新颖、生动,而较少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等等。这就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