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常观与日本的传统思想文化相接触,不断冲突、磨合,与其他众多要素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日本文化中诸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延续至今。该文试从日本古代文学、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日本人的生死观三个方面分析日本人的无常观。  相似文献   

2.
曹操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最大价值是突破了两汉经学的樊篱,第一次把原始儒学的天下意识与忧患意识注入于诗歌创作,开创了悲壮雄健的诗风和阔大雄奇的意境。从而,使标志着中国民族理性觉醒的原始儒学精神转化为具有动天地、感鬼神之艺术魅力的诗篇,为中国诗史开一坦途。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以“节用”为出发点,以重视储备、量入为出、自养自足、重用轻形及买方蕴德寓情为特点的消费观源于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传统消费观念也将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忧患意识的范围呈扩大化趋势,由早期关注自然而转向关注社会现实,注入了更多的社会因素,它有着忧患主体的多层次性。这一时期,“士”群体的忧患意识颇为活跃,忧患内容丰富多彩,它注重忧患意识发展的继承性与连续性,以反映兼并战争与中央集权之现实为聚焦点,关注国运民生,有着很强的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5.
说"诗教"     
中华传统文化从人文精神出发,提倡诗性文化;又从诗性文化出发,提出“诗教”的命题,并认定它是治理国家,施行教化的根本途径。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诗教”对培养和造就中华民族最强劲的民族凝聚力和最独特的民族性格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的今天,继续提倡“诗教”则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时代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中华民族的富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紧迫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植物生态学》教学为例,简要论述了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现状,强调了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生态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生态类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面临巨大变革的时期,开展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显得更为紧迫.只有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危机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全面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晓村迁台后才开始新诗创作,但其文学创作的渊源仍要追溯到河南偃师。即便两岸隔绝三十年,文晓村在精神上、文化上未与中原文化断绝联系,他的新诗中可见诸多北方意象,也直接表达乡愁。坚韧、忧患意识等中原文化精神也是其诗歌精神的重要底色。  相似文献   

9.
鲍照是南朝时期创作军旅诗的代表诗人,他的军旅诗饱含爱国主义热情,表现出对国家前途、兵民疾苦、人生命运的深沉忧虑,带有浓郁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应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增强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应加强对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这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等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3.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14.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及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从同一性形成的角度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建立维护网络人际正常交往的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教材和文献中关于电容定义的两点分歧,所得结论对电容有关内容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中使用的是导体系的部分电容理论,分析过程表明该理论是分析电容有关问题的一个有力而简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9.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众多问题中,作为价值层面上的目标定位问题是首要问题。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普遍以人的全面性与发展性为目标定位,这样的校本课程不易在一般学校得到发展。学习质量的提高对普通中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学习理论的视角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而且对校本课程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关键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要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审计和资产评估,做好产权界定和资产处置工作,严格不良资产的申报、核销、移交、处置行为,加强对改制工作的监督。只有坚持国有资产处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