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义务教育的发展在近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均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城乡差距较大的问题,要在2020前完成全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加强省级宏观规划与指导体系;完善财政和师资两大动力支持体系;健全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体系,建立起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有效机制,以保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的稳步进行,以及优质均衡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的动态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社会文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长期以来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在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义务教育评价功利化、多主体协作浅表化、乡村文化底蕴流失、软硬件资源投入不均等困境。为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价值引导、政策推动、文化认同和历史趋向的角度厘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进而搭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逻辑架构,为我国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证、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然途径。目前,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初步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均衡,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义务教育生源不均衡、教育管理制度和升学考试制度导致的不均衡。为实现河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做好以下工作:转变教育理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标准化建设;改善教育管理评价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广大城乡青少年都能接受比较优质的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高填低,而是帮助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尽快迎头赶上,那么,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在哪?  相似文献   

6.
李丽  张苗妙 《人民教育》2023,(18):51-53
<正>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浙江省宁波市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简称“教共体”)建设。“教共体”是义务教育阶段城区或镇区优质学校与乡村或镇区学校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的学校发展模式。近年来,宁波全市603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覆盖率达100%。同时,宁波市江北区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海曙区、余姚市经验入选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优质”与“公平”是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关键。文章解读了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包容性”增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城乡统一的投入机制保障其“公平”发展:以优良的师资队伍促进其“优质”与“公平”;以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品牌放大政策,惠及城乡所有学生。  相似文献   

8.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要求。信息技术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提升中国义务教育整体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辅助作用成效显著。基于此,文章在阐述信息技术赋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信息技术助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更好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两基”人口得到全覆盖,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日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师资均衡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均衡发展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我国仍面临涵养义务教育质量文化生态、精致化城乡教育资源积极差异配置、农村学校优质师资可达性以及农村学校信息化赋能教育等方面的多重挑战。为更好应对现实挑战,我国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要推进认知更新,涵养质量导向的教育生态;要体现积极差异,实施尊重多维特征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要打通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三个课堂”融入性应用模式;要坚持全员关注,建立增值教育评价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均衡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尺度。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县域在推进城乡师资均衡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优质教师均分,而是要追求教师整体优质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师资优质均衡,关键在于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可以通过专项培训等工作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最终达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要统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统筹实现城乡居民的公正发展.城乡居民的公正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居民发展的权利公平、发展的机会公平、发展的规则公平、发展的成果分配公平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对城乡教育关系问题的研究。城乡教育关系作为一种制度,是指政府在对待和处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问题时所作的一种制度安排。根据制度本身的构成要素,城乡教育关系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在回顾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类型演变的基础上,未来城乡教育关系应该定位在目标一致、保障一体、结果均衡上。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欠发达地区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构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加强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由国家推动,率先在中国西部城市重庆、成都试水的教育综合改革。这项教育改革定位于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反哺农村这一大的背景下,是解决农村经济、社会问题,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对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性质定位、背景认知、路径选择以及价值诉求的讨论,可以发现其价值取向有这么两个:一、国家、经济发展的社会取向,二、教育公平、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人文取向。而这场教育改革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是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应当着力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最为关键的是师资的均衡。评价城乡师资是否均衡,要警惕被学历达标率、数量上满编等假象所迷惑,而要看到当前农村师资实际水平低以及学科结构缺编的事实。从而针对性地从外部采取"城乡教师互派"、"大学生支教"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内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实现城乡师资真正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师资统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一体化,即城乡师资统筹。现今城乡师资统筹主要面临城乡师资来源及构成不同、待遇差距大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不公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向农村适度倾斜的城乡双轨制编制标准、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推进教育城乡统筹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微观视角分析,在推进重庆教育城乡统筹的进程中,只有找准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看清城乡教育的实际差距,抓住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走城乡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城乡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经费投入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而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差异无疑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索导致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非均等化的制度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职责,明确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和比例、完善教育投入考核制度,实现行政问责机制以及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城乡教育经费均衡投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人口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城镇化加快发展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受到了很大冲击但又凸显新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为农民工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充分关注城镇化的城乡差别效应.要以城镇化为主线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综合改革,以城乡统筹为主线加快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以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努力开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教育政策取向和政策制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教育政策在价值取向和目标上长期带有城市倾向,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政策议程和博弈机制缺乏,政策不稳定、效果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政策应确立起以人为本、公平均衡、质量效益、政府责任等新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确保农村教育及时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建立起有效的教育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