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自我管理奏响班级管理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薇 《班主任》2006,(9):13-14
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大多数班主任感同身受.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着误区:要么是统得过死,管得过多;要么是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模式?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简言之,学生的自我管理应成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英国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就有赖于教师通过班集体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3.
英国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就有赖于教师通过班集体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管理的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做好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则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既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既能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因为身体的残疾,加上家庭教育的不力、学前教育的缺失,步入学校时,往往缺乏纪律意识,行为道德差,卫生意识淡薄,做事随心所欲。残疾儿童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已成为了他们融入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遵循这一教育理念,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一、用爱心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孩子在家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残疾儿童更为特别,  相似文献   

6.
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几年来我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建设由初期的校园管理向教育教学领域深化,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参与管理的范围由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向全体学生、社会扩展。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他们管理学习,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管理班级,管理学校,将来他们才能去管理国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养成共和的人民,必须用自治的方法”,“自治的学生公民,只可拿自治的方法将他们陶熔出来。”所以我们应该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学校常规管理较高层次的要求所决定的。常规管理有二层含义:一是用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去规范学生的行为,逐步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和社会公德;二是增强学生的自治自理、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这二者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大多数老师感同身受。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多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着误区:要么是统得过死,管得过多;要么是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一、小组互助,自我管理1.结成小组,互相帮助。以集体的荣辱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由于年龄特征、知识的限制,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怎样把抽象的德育内化为他们实在的自觉行动,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粗与细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  相似文献   

9.
林芳英 《考试周刊》2013,(36):190-190
文章认为,班主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参与意识、管理意识、目标意识,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一代既有管理能力又高度自治的新人。  相似文献   

10.
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能力,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人。因此,注重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更不可缺失的教育使命之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许多方法,而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校管理主要是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部分,学生管理是教师管理的归宿,而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学生工作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学生管理改革的关键课题,这是减轻教师负担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自我管理,是在学校管理者的作用和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管理活动,学生自我管理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不管,而是更合理、更科学的师生系统管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从多方面可以说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提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控能力,达到无为而治,正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斯宾塞曾说,记住你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班主任工作头绪多,工作任务重,常常很忙碌,特别是初中九年级班主任,经常忙得焦头烂额。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很忙是可怜的,而每天不知道为什么忙是可悲的。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不应该事必躬亲,不应该当"保姆",而要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  相似文献   

14.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学校多层次办学中各类学生的特点,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设好班主任队伍,是搞好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保证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不是让教师放松管理,更不是让学生自行其事,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理想境地。因此,建设好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的组织保证。我们把热爱教育工作,有奉献精神,工作能力强,关心学生,威信较高的老师聘任为班主任。我们着重在青年教师中挑选、培养,并且把一些刚从高校毕业的新教师推到班主任岗  相似文献   

15.
钱拯宏 《考试周刊》2011,(80):229-230
在现代教育中,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较多地采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权利。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优化环境中学习、成长,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入手,分四个方面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阐述:转换观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精心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充分利用集体力量进行有效的检查督促。  相似文献   

16.
赖梅兰 《江西教育》2001,(10):15-15
一个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其工作思路必须围绕“三先”转,即管班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管班先管人。班级工作实质就是对一个班上的人进行管理工作。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是生产物质产品,而是培养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人,教育教学活动是人和人的关系。所以班主任的主要精力应是对人进行管理,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其主体活动能力。对此,班主任应抓好自我管理,使自己成为学生表率,协调科任教师关系,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管理,培养班干,重视尖子生培养,激励中…  相似文献   

17.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些教育管理的名言给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启示,即我们的任何教育手段、管理方法都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管理的目的与归宿。对学生的管与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所谓管,即通过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言行;所谓放,就是对学生不能管得太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解决学生的创造力。一、学生自我管理的历史回顾在这方面最先做出卓越贡献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非常重视常规管理,但是并非死扣制度,而是从实际出发,培养…  相似文献   

18.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些教育管理的名言给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启示,即我们的任何教育手段、管理方法都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管理的目的与归宿。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赛在其《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自治的人,首先要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哪些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要求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即应关注学生本身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班级作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场所,应该培养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其自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