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优化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 例1 如图1,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45°.OA上底面ABCD,M为OA的中点,N为BC的中点.证明:直线MN∥平面OCD.  相似文献   

2.
1.当题目条件为被积函数f(x)连续、单调时,常利用变限积分证明。例1.设f(x)在[a,b]上连续,且单调增加,证明  相似文献   

3.
学习了《相似形》一章后,我们可以借助比例来证明很多类型的几何题.一、证明两线段相等例1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CM于E,BM交CN于F.求证:CE=CF.证明 由已知易得二、证明两角相等例2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C.证明  延长BA、CD交于点E(如图2).三、证明线段不等例3 在△ABC中,AB=AC,D是BC延长线上一点,E是AB上一点,DE交AC于点F.求证:AE<AF.证明  过B作BG∥EF交AC延长线于G(如图3),则AG>AC=AB.四、证明线段和…  相似文献   

4.
点共线和线共点的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问题,证明点共线的方法有三: 1.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余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2.证明所有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所有点都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3.间接证法.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标中,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而证明不等式是近些年来高考中出现的新热点.导数为证明提供了“金钥匙”,解题如行云流水,简捷明快.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若x>-1,证明:In(x+1)≤x.证明:令f(x)=In(x+1)-x,则f(x)=1/(x+1)-1.令f′(x)=0,解得x=0.当-1<x<0时,f(x)>0,所以f(x)在区间(-1,0)上单调递增.当x>0时,f(x)<0,所以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所以,当x>-1时,f(x)=In(x+1)-x≤f(0)=0,即In(x+1)≤x.方法步骤:(1)移项,使不等式一边为0,构造辅助函数;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中,有一类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一般说来,证明这类命题多采用数学归纳法.而在实际应用数学归纳法时,困难往往在利用n=k时命题成立的归纳假设来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这个关键步骤上.  相似文献   

7.
案例 那天上一堂“不等式证明”的课.我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题:“若0〈x〈1/y,求证y-y^2〈1/x+1.”我让学生自己先做,等一下想听听他们的想法.我发现杜煊同学采用分析法,很快证完了,便请他把过程书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本刊2008年第5期发表了《一类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探讨》一文,文中给出了一个定理:已知n个相互独立事件A1,A2,…,An在同一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1,P2,…,Pn,在一次试验中有ξ个事件同时发生(可能的取值为0,1,…,n),则随机变量亭的期望为Eξ=P1+P2+…+Pn.该文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有效的证明方法,但不是一种简单的证明方法.其实,这个命题的证明方法可以简化,可以使该命题达到直观上显然的程度,更有利于该命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点共线、线共点、线共面、面共线的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问题.一、点共线证明点共线方法有三:1.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余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2.证明所有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所有点都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相似文献   

10.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题中很重要的一类题型,也是几何证题的基础.在《三角形》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几种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本文对此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参考.1.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条线直相等是《基本的方法.可证两米线段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及与之有关的线段等.若无现成的三角形可以利用,可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例1如图1,在凸ABC中,AB—AC,在AB上取点D,在AC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BD—CE,DE交BC于点G.求证:DG—EG.分析欲证DG—EG,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G.723.1标准信源编码部分编解码原理并对该标准提供的C程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DSP-2189M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讨论了在ADSP-2189M上的实现问题,对算法级和代码级的优化提出了建议。研究证明,G.723.1算法在ADSP-2189上能正确实现,并可以应用于网络上的低速率语音传输。  相似文献   

12.
点共线和线共点的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问题,证明点共线方法有三: 1.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余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2.证明所有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所有点都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相似文献   

13.
证明圆中的线段比例式(或等积式)是几何证明的重要内容.本文浅谈这类问题的证明途径.一、利用相似三角形图中有许多角度的相等关系,利用这些条件寻找相似三角形,是证明园中线段比例式或等积式的主要思路.例1如图1.已知P是等边凸ABC”的——外接回BC上的一点,CP的延长线和AB的延长线相交于D,连结BP.求证:(1)ZD一Zt”BP;(2)AC’一CH·CD.(199.成都市)思路点投(l)ZI+zZ一上A一z3一zZWezD,故if一iD;(2)由(1)知if一iD.又zZ一上2.故凸BCP①凸rtw.所以CP·CW一C?BZ=ACZ证明(1)“.“凸AB…  相似文献   

14.
第七届全国数学“希望杯”高二赛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函数f(X)等,试证函数f(X)在上为减函数.考虑到宋学过微积分的高中生的接受能力,文[1」给出了该题的一个初等证明,充分利用了三角不等式tgx>x>sinx>0,x(0,).多次适度放大,证明相当巧妙.注意多次适度放大,证明相当巧妙.注意到当xE(0,了)时,不等式tsx>x>sinx>o可用面积关系推导出来.由此得到启发:能否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给出一个直观的初等证明?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用构造法证明一个更强的命题:命题1函数人x)一约旦在(0,。)上为减函…  相似文献   

15.
李建泉 《中等数学》2009,(10):19-23
1.本届IMO第1题. 2.已知梯形ABCD满足AB∥CD,在CB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在线段AD上有一点F,使得∠DAE=∠CBF.设直线CD、AB与朋分别交于点I,J,线段EF的中点为K,且K不在直线AB上,证明:点I在△ABK的外接圆上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点K在△CDJ的外接圆上.  相似文献   

16.
设V1,V2是数域F上的线性空间V的真子空间,很容易证明V1UV2真包含在V中.对于V中的m个真子空间V1,V2,…,Vm,易见mUi=1 V1也真包含在V中.但m=2时的证明方法不能推广到任意的m,否则,可以得到一个假命题.  相似文献   

17.
中考试题中有不少几何证明题,但在考试时,大多数考生都是应用纯几何方法证明的;其实如应用三角函数定义来证明,有时不仅简便,而且利于开阔视野,提高综合证题水平.现举数例说明如下:例1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199年广西自治区中考题)证明如图1,在凸ABC中,AB=AC,BD二CD,DE上AB于E,DF上AC于F,故/B=ZC·.在RtchDEB和Rt凸DFC中,DE=BDaity/B,DF=rpsinZC.故DE=DF.例2如图2,已知AB、AC分别切OO于B、C,P是OO上一点,PD上BC于D,PE上AB于E,PF上AC于F.求证:尸D‘…  相似文献   

18.
证明线段相等是几何证明中最重要的一类题型,它是几何证明的基石.学习几何,一定要牢牢掌握证明线段相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初二同学学完《相似形》一章后,证明线段相等的思路和方法已基本确定,为了帮助初二同学系统而牢固地掌握证明线段相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我们在此作一小结,供同学们参考.证明线段相等有下列基本思路:1.利用全等三角形,即证明两条线段是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对应高或对应角平分线.2.利用等腰三角形,即证明两条线段是等陪三角形的内腰、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或两年角的平分线,或…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 课堂上,为了更好地说明“赤道上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不等于重力,其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了物体的向心力”这一问题,笔者选用了教材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模型建立:设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证明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了物体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许多几何命题,现分类举例如下.一、证明线段相等例1ΔABC中,AB=AC,在AB上取D点,在AC的延长线上取E点,使CE=BD,连结DE交BC于C.求证:DC=CE.证明作DF人AC交BC于F,连结DC、EF,则/DFB=/ACB=/B.DF=IJB=CE.故DF其DE.DFl《为平行四边形….DG=cy.Dn回*且〔二、证明两角相等例2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DC,ADJBC,且AB$t:D.求证:/B=/C.证明作ACVDC.ADffBC,四边形ACCD是平行四边形.DC=AC.而AB=D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