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叶组用料进行有序、合理地更换替代后,泰山(H)的叶组成本以及烟气中的焦油、烟碱和CO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感官质量亦较稳定。卷烟产品的叶组配方,就是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香型、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烟叶,按照卷烟产品的类型、香型、分数段等质量标准要求,以不同比例加以合理的混合。由于烟叶是农产品,会随着地域、气候、年份等自然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梗丝对卷烟烟气特征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本次实验制备了5种比例不同样品,分别对其焦油量、烟气烟碱量和烟气CO量这三项烟气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梗丝对感官质量的影响阈值在12%掺配比例,每增加百分之一梗丝可使焦油下降约0.12mg。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搭口胶施胶量对卷烟质量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试验了3种不同搭口胶的施胶量。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1)卷烟搭口胶施胶量对卷烟感官质量有一定影响,施胶量越小,卷烟的感官质量越好。(2)随着卷烟搭口胶施胶量的变化,卷烟的物理质量和主流烟气成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国吸烟群体巨大,其消费心理和行为偏好等人文因素研究,可以准确了解和干预吸烟行为。为了研究吸烟人群不同饮食习惯引起的吸烟(烟气)偏好及其引起偏好的卷烟香味成分因素,对杭州、广州、成都、沈阳和兰州5个不同区域吸烟人群进行了大规模群体调查,根据特定人群评吸卷烟样品感官评价结果,和化学分析测定各样品香味成分释放量的结果,确定引起偏好的可能卷烟香味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人群饮食习惯的差异会对吸烟偏好产生明显影响,如偏好香辣、鲁菜的饮食习惯对卷烟香气质量、饱满度以及余味舒适度的诉求较高;发现卷烟烟气中释放的几种香气成分对卷烟感官品质具有较大影响;获得了几种主要卷烟香味成分与饮食口味偏好的关联,从而确定了引起不同饮食习惯人群卷烟感官偏好的卷烟香气化学成分。本研究结果对合理指导香烟消费、降低健康危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卷烟产品原料利用率低、质量波动大、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大批量投料生产工艺模式研究测试、大配方投料工艺配方研究测试,以及某产品大配方大批量投料测试验证带来的优势,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滤棒添加剂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和巴豆醛等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的三乙酸甘油酯、活性炭和植物颗粒成型滤棒和卷制卷烟,通过标准方法进行相关评价。结果表明:(1)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达到10%时,苯酚释放量最低;滤棒不同添加剂对巴豆醛释放量的影响不明显。(2)随着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的增加卷烟感官质量逐步增大,当施加量达到8%时达到最大;随着活性炭和植物颗粒施加量的增加卷烟感官质量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卷烟制梗丝过程各工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3分标度法和K14指标体系对制梗丝各工序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制梗丝线不同加工工序对卷烟感官质量作用不同;2查找出对卷烟感官质量影响较大的3个重点工序即压梗工序、梗丝膨胀工序和梗丝干燥工序。  相似文献   

8.
张娟  杨莹  孙娟 《中国科技信息》2014,(19):170-171
张本甫,金忠理,秦前浩等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中引出了在保证各工序加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和运行稳定的基础上,把感官质量评价引入卷烟加工过程,最大程度提高卷烟产品感官质量的工艺管理理念.但是,《卷烟工艺规范》并没有对各工序工艺感官性能进行描述,充分发挥卷烟工序工艺加工对产品感官质量的作用.1998年郑州院和龙岩卷烟厂共同申报 “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项目,只是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体系.而2006年广西卷烟厂 “制丝工艺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仅研究了关键工序工艺技术参数在整个卷烟生产加工对卷烟品质所起的重要作用.鉴于以上存在的种种不足,本文应用3分标度法和K14指标体系对制丝各工序进行了感官质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在2009年末停止生产溶剂胶滤棒,以水乳胶替代溶剂胶生产加胶滤棒,以降低卷烟制造成本,提高卷烟内在质量。水乳胶滤棒过滤性强,经卷烟感官质量评吸对比和烟气检测对比,证明水乳胶丙纤滤棒各项指标最接近醋纤滤棒。但水乳胶有粘性强、颗粒大、与丙纤丝束互溶性差等特点,与生产溶剂胶滤棒有较大区别。用ZL21成型机生产水乳胶滤棒需对设备供胶系统及冷却系统,烘干系统等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0.
在卷烟制丝过程中,叶片加料是重要的工艺过程,加料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卷烟的感官质量。为解决加料精度波动大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造成叶片加料精度波动的原因排查分析,反复试验,针对性地进行工艺设备改进,从而将叶片加料精度从原来的0.92%提高到0.49%,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烟支重量、吸阻、抽吸口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TPM)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卷烟产品在卷烟配方、烟支规格和使用材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烟支重量和抽吸口数与TPM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抽吸口数和烟支重量的综合作用以及对TPM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大于烟支吸阻。因此,改善烟丝的燃烧性能、减小烟支重量并加以稳定控制,对于卷烟降焦控焦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就地柔性风选设备,在烟草行业多个卷烟厂的多个工艺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制丝过程烘丝段的使用效果上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柔性风选设备在烘丝段的应用效果分析,就柔性风选对烘后叶丝物理指标、卷制质量、烟气指标和卷烟感官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系统分析柔性风选对烘后叶丝质量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性方法与非线性方法结合的思路,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误差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研究卷烟烟气中化学成分对卷烟味觉特征的作用,并建立了基于PLS-BP神经网络的卷烟烟气味觉预测模型,分别对卷烟烟气的甜味、酸味和苦味3种主要味觉进行预测。结果表明,PLS-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学习后,能够对卷烟烟气的味觉特征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从而证明了应用PLS-BP神经网络模型对卷烟烟气味觉特征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吸烟机对卷烟主流烟气检测的差异,选取了4个牌号的试验卷烟,分别用直线吸烟机、转盘吸烟机对其卷烟主流烟气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直线吸烟机、转盘吸烟机在测定卷烟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一氧化碳量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卷接过程中的烟支刺破问题是卷烟企业加工生产过程中较常见的质量缺陷,对卷烟感官质量影响较大。通过分析造成烟支刺破的重点工序,研究各重点部位的关键参数设置对烟支刺破的影响,从而提高产品的制造水平和过程控制能力,为卷烟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基于UVE—SPA的卷烟味觉烟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组合各方法长处的思路,通过应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和连续投影算法(SPA)对卷烟烟气中影响卷烟味觉特征的有效成分进行了选择,从而分别确定了影响卷烟甜味、酸味和苦味的主要成分,并以所选成分作为输入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然后,分别与采用所有烟气成分或仅采用UVE方法所选的烟气成分作为PLS模型输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采用UVE—SPA组合方法而选取的变量所建立的PLS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从而证明了它在卷烟味觉烟气成分分析中有效性,并为卷烟烟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卷烟进入市场后,存贮环境和条件变化大、差异大,卷烟质量仍有波动,特别是广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卷烟在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容易受潮,当达到一定温湿度条件时,卷烟中的霉菌迅速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卷烟黄斑霉变,严重影响卷烟的外观品质和香味品质,降低卷烟的使用价值。本文对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神农萃取液对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TSNAs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叶组配方的烟丝分成4份样品,取3份分别加入0.1%、0.2%、0.3%的神农萃取液,一份不加神农萃取液作为对照样,对这4组样品的卷烟主流烟气的TSNAs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神农萃取液对TSNAs的合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9.
配方分组技术是根据产品设计目标,把多个不同用途和特性的小配方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一个产品叶组配方的设计方法.配方分组是建立在对产品设计目标、产品风格的确立以及对单料烟叶感官质量的充分把握和精确细致的理化分析等的基础之上,运用正交试验方法逐步形成的小配方、子配方、母配方.应用配方分组技术能够提高产品开发和改造的针对性,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以感官体验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与行为影响为启示,分析了在包装设计中应用感官体验理念,是对包装功能性的重大突破与延伸。黄鹤楼卷烟包装打破了运用视觉单一模式进行包装设计与创新的思维方式,将感官体验融入品牌包装设计中,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共同作用来塑造卷烟品牌个性,提升卷烟品牌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