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武当山的地位不复明代之盛,武当道教也渐趋衰微,但武当山志的编修并未中辍,仍然保持着优良的修志传统。文章运用文献学方法,全面考察了清初四部山志的成因和特点,指出武当山志的编修,不仅没有受到道教衰微的影响,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从而突显出武当山修志事业的连续性和山志文化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元代中期 ,武当山先后有三种文献问世 :《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和《玄天上帝启圣录》。三种文献以不同形式出现 ,却相互补益 ,为后世武当文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学士揭傒斯笔下的武当山不仅是元代武当山古代建筑和全国著名道场的记载,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很值得后人研究传播的重要碑文.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武当文献与文化旅游的关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通过简述武当文献基本概貌,分析其蕴藏的文化旅游资源,探讨武当文献对发展武当文化旅游的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利用武当文献服务其文化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武当文化是以特定文化价值观为指导,以道家思想为根基,以道教"太和"精神为内核,以武当山古建筑为标志,包括武当山水、道教武术、音乐、风俗习惯等在内的一个非常复杂而奥妙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武当文化是以特定文化价值观为指导 ,以道家思想为根基 ,以道教“太和”精神为内核 ,以武当山古建筑为标志 ,包括武当山水、道教武术、音乐、风俗习惯等在内的一个非常复杂而奥妙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考据,官山是一个文化历史概念,是明代成化皇帝在武当山划定的核心保护区。武当山与官山包含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8.
十堰是中国车城 ,区域性中心城市 ;武当山是道教文化旅游胜地。十堰改名武当将淡化车城主题定位 ,造成负面影响。与武当有历史渊源的是古均州 ,武当文化底蕴不适合十堰和丹江口市。宜将武当山特区改名为武当山市。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根据武当山地域文化特点,从词法、句法和修饰辞三个方面分析、整理了武当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道教圣地,但该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道教活动的影响还不大;武当道味不浓、道人素养不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提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认识;注重道教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以武当功夫为品牌,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武当文化是深受道教精神陶铸的名山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丰富和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则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无论是从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来考察,还是从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采探究。武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和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武当山记》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直接以武当山命名的地理学著述,通过辑佚考辨,探究其作者、内容、性质、成书年代及散佚时间,对于研究早期武当山志的编纂历史、武当文化的挖掘整理,都有特殊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地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武当山特区居民对武当武术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当武术对武当山特区居民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较小,但有强烈的荣耀感和参与实践的意愿,有通过武当武术的产业化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期望。建议通过建立健全武当山特区的参与机制来调控居民对武当武术的感知,优化武当武术发源地的区域示范效应来促进武当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武当武术的文献资料并加以联系对比,结果发现了众多的以武当道教龟神命名的功法、招形名称,反映了武当武术中折射出来的武当道教文化内涵,简要论述了武当道教龟神对武当武术内功、技击方面产生的作用、影响,以及武当武术所表现出来的对武当道教门派龟神的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经济、科技、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是基础,产业是支撑,文化是灵魂.就文化而言,最具湖北十堰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当数武当道文化.弘扬武当道文化,建设武当道文化中心,适时推出特色城雕,并由此导向研发武当文化旅游品,是抢抓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繁荣文化产业、美化城市形象、创新城市品牌、建设旅游城的重要环节.论述了推出具有武当道文化特色城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议方案,诠释了建议方案所蕴含的理念.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地域特色文化是宝贵的财富,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迫切需要的,更是十堰人建设更加美好家园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以及武当山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对巴人与武当山武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当山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巴人密切相关,巴人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问道武当》是一部介绍武当山历史地理风貌的纪录片。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一系列思考,但凡一个事物在一地产生、发展并发扬光大,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圣地,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地研讨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这座大山兴盛至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武当山是“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得道圣地。武当山的各大道教宫观,奉祀的主神为玄天上帝,其从神系统庞大而复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服务于玄天上帝神系的。武当山玄天上帝等神祗的奉神状况专题非常重要,它是武当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