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新时期的爱国爱疆精神,以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族人民从来就生活、劳动、战斗在我们祖国各民族的大家庭里。共同的历史命运,把新疆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虽然也曾多次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世居新疆的除汉族外,有12个少数民族。从久远的年代起,新疆十三个民族的各族人民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他们集体合力,互为依存,既相互认同友善融合,也有互相排斥、征服和斗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语言、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素质等诸多不同特征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各民族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本文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新疆12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回溯与梳理,文章引证翔实的史料,从历史到现实,科学地辩证地给予分析论证,说明新疆的少数民族从久远的历史年代起,就已经加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和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维护团结、维护统一、热爱和平、建设美好家园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自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时起,新疆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居住在此的各民族不断地加强与内地的联系和合作,为祖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代以后,虽然中原和新疆有时发生战乱或局部冲突,但是,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重,始终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和战乱,坚决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政治的统一。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新疆的安全与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史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各族人民支好相处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对中国古代的民族间的战争、对有关历史人物要科学、公正的评价;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八六五年,浩罕军事头目阿古柏率领一股匪帮侵入我国神圣领土新疆,以喀什噶尔为中心建立起“哲德沙尔”反动政权,并在英、俄帝国主议的怂恿支持下,对新疆进行长达十三年的占领和残暴统治。一八七五年,清政府左宗棠进军新疆,在各族人民的配合下,很快击溃了阿古柏侵略势力,成为中华民族反对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历史壮举。阿古柏是外来入侵者,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死敌;而左宗棠收复新疆则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帝斗争的一部分,这本来是无可辩驳的历史存在,也是早为中外正义的史学家所公认的历史实事。但是,至今社会上也还有少数人,对于阿古柏的来龙去脉及其所建“哲德沙尔”政权的性质,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等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如果对这些模糊认识不予澄清,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则是不利的。我们撰写此文的目的,就是想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揭露和批判阿古柏在新疆的侵略罪行,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民族自尊意识的教育,培养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二是要加强民族自信心的教育,树立健康的民族心态;三是要加强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树立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8.
薛军 《教学月刊》2014,(2):45-47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如下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与祖国,新疆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史中,人们不难发现:统一、团结、进步、发展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数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新疆是祖国统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结论是历史的、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然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在充分肯定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这一新疆发展史主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间确也存在着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支流与暗流。尤其是近代以来,民族分裂活动连绵不断,对新疆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乃至20世纪上半期,新疆民族分裂主义进一步演变为一股危害性极大的社会势力和社会思潮;新疆民族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战争,有融合,但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支持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书刊博览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96O万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56个民族56个兄弟,56个兄弟组成一个大家庭,56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众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谩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在天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的特性之中,“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团结一体的历史趋势;“突出的包容性”,涵养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它们共同决定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充分认识统一性和包容性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将有助于我们挖掘、整理、宣传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度的政治热情、丰富而又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专题论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王震将军终其一生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谋幸福,为解放新疆,建设新疆,推进新疆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做出的历史性重大贡献和建立的不朽功勋。全文以“新疆和平解放的元勋”;“剿匪平叛的总指挥”“新型民族关系的开拓者”;“新疆现代化建设的奠基人”“社会改革的积极探索者”;“新疆屯垦事业的设计师”;“永远活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等七大方面比较全面忠实地概括了王震将军为新疆的和平解放、政治稳定、社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建立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4.
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民族政策对新疆各民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元明清三代在新疆地区采取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顺应民情、推动社会前进的比较有效的措施。由于元明清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近现代新疆各民族的迁徙、融合以及最后形成的时期,民族政策始终影响着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新疆民族的发展变化。从各民族生存与发展来看,这些民族政策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加强了新疆各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内向力和凝聚力,从而也增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各民族的影响。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些民族政策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政策,为新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我们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供了根本遵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通过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引导我国历史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艰难地但却百折不挠地勇往直前;促使中华民族经受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考验,而一直保持着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她不但造就了蕴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传统,而且哺育出一大批杰出的热爱祖国,以身许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集地缘疆域、民族、政治和历史文化的综合概念,强化边疆各族人民共同的中国国家意识,就是通过对各族人民归属中国的客观现实性和既定性的强调,帮助各族人民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在新疆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于新疆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就民族关系而言,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满清遗留的民族隔阂,加强新疆各族人民团结,而且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各族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中华民族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一、党的民族政策取得了伟大胜利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新疆各族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了民族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制度,使新疆各族人民走上了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要求,从1953年10月起,新疆自下而上的建立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一年多时间,先后建立了6个民族自治县和5个民族自治州,在此基础上,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