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的涵义,指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归宿。“立德树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明确立师德须以“爱心和责任”为要,立学德须以“学会做人”为要,师德是学德的前提和条件。本文立足福州三中“立德树人践行幸福教育”的实践,总结出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核心、让教师的身教成为幸福教育的主渠道、开展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重视发挥班级的德育基础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凸显科技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途径,以实践“幸福教育”为主题,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河教育》2014,(11):F0002-F0002
正北安市和平小学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坚持激励学生志存高远,树立梦想从勤奋开始的理念,以《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为载体,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尤其注重实践体验,寓教育于德育实践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通过开展源自学生现实生活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进驻""内植"于学生的心灵,将"立德树人"、学会感恩的理念和行为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必然需要,对教育事业的高质量推进起到重要作用,对"立德树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就是"立德树人"。在研究师德师风建设对"立德树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将"立德树人"宏伟构想转化为具体实在的育人行为和实效的主体。我们认为,"自存本心,自立自得;志存高远,知行合一;术德兼优,知体达用;长善救失,诲人不倦"等传统师德要求,仍是当代教育者必备的道德基准,必守的道德底线。在吸收传统师德精华的基础上,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新课改",尝试建构与新课改相配套的师德建设机制。具体来讲,就是在师德建设中落实"五化"。  相似文献   

5.
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师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时,可以引入爱国教育和感恩教育,将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以雷锋精神为指导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对于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价值展开探析,阐述"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内涵,并分析将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价值,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体系教学改革,在思政教育、学科教育、职业教育中融入"雷锋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技能型劳动者,促进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德育以德为重,以育人为本,培养新时期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近年来,我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健康、尊重、自我、超越"文化理念指引下,以"拥有快乐童年,享受健康人生"为校训,走出了一条"以德育人,彰显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一、德高为重,引领发展,育德于心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教师教出一批好学生。"为此,学校必须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终身学习型的教师队伍,这是学  相似文献   

8.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关爱学生、关爱生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文章从关爱学生教育智慧的角度出发,从"敬畏生命,呵护学生""放低姿态,平视学生""包容错误,善待学生""走进心灵,倾听学生"的具体教育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在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下,关爱学生的具体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9.
学校创办仅一年,德育工作以"阳光教育"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目标,在精细上做文章、在落实上下工夫。开展"家长学校"、"家长义工"、"《弟子规》亲子践行"等活动,加大家庭教育的培训力度,提高家校共建水平,调动家长关注教育、关心教育、服务教育的热情。各种教师工作小组,体现"我的学校我做主"的办学思想,鼓励教师多元发展。从细节入手,有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开展"我爱我的新学校""我上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立德树人理念之下,中小学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并将立德树人融入德育工作中,促进二者实现协同发展。基于此,通过阐述和分析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立德树人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关系,继而探讨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希望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抓住了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为什么出现"应试教育"?为什么出现了教育的功利现象?为什么有人批评有些学校不是育入而是"制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偏离了教育方针,没有坚持立德树人。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求我们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人的  相似文献   

12.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六个方面‘下功夫’。""立德树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坚持以"德"为先,"德"为根本,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提升道德素养,"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系统全面地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A0):1-3
在国家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基于学校德育特色的实践条件,实施基于明礼诚信分层德育的体系内容及实施策略,丰富学校的德育内容,创新学校的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学生言行品行优化,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首先应明确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并从师德师风、高校本身、社会大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鉴  姜纪垒 《教育研究》2021,42(7):16-2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两种基本样态,经过了初创、规整、重构、形成四个发展阶段.考察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百年历程,可以系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目标、内容与方式,可以发现"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审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创新发展和实践变革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并成为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基石."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提升本科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必须回答的问题.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的思路与举措: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如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建设高水平本科专业;如何推进人才培养模...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工作的宗旨在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精神基础,因此,如何立德树人,怎样构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德才兼备。"立德树人"语境下注重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有利于引导师范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师范生及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职业形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师德信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氛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的师德践行能力,通过完善师德评价机制增强师范生的师德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若做"全面把握",至少应有如下探讨:"立德树人"首先规范的是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做出了明确解答;狭义地讲,"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培养体系。辩证把握它的主要元素及其关系,是正确实施这一方略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之"立德",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目前,实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有重要使命,包括:亟待改变德育"弱势";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着眼点和侧重点是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尤其要从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做起。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浅析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探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工作的方法途径,同时介绍自己所在院校的管理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