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门开了。一只脚悄悄地滑了进来,笨拙肥胖的身躯随即跟着闪进,办公室一下子拥挤了起来。"我找英语老师,不是找你……"瞧瞧,他又来了。见我盯着他看,他赶紧解释道。他是同学口中的"怪人",是任课教师眼中的"怪学生"。学校的住宿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每天都会供应热水,可是他夏天时居然一  相似文献   

2.
沈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近日,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一件让我头痛的事: 那天,我准备用情境教学法上说话训练课<转告>--课前,张老师佯装找不着我,于是,让我班学生转告我一件事:"星期六,请陆老师到她家附近的书店里替我买一本<格林童话选>."上课了,我刚一走进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陆老师,张老师让你……"我暗暗高兴:"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告诉给我听,这就叫‘转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气呼呼地说:"原来,陆老师串通好了张老师来骗我们!"紧接着,其他学生也小声嘀咕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提到听课,我想但凡做过教师或者熟悉教育工作的人都不陌生,因为在学校里,听课是教学交流最常用而且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从事数学一线教学十五六载了,如今也"教而优则仕",走上了领导岗位,平时听别人的课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4.
<正>"你是谁?为了谁?……"我时常哼唱起这句歌词。我是谁?一个平平凡凡躬耕于讲台的小学教师,一个心心念念追寻教育理想的说梦痴人。为了谁?我的回答很简单:只为成全一个激扬着生命灵性的人生一句"戏言":农村小丫头渴望成长1993年,17岁的我中师毕业,毅然放弃推荐去大学深造和其他机会,来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任教小学数学。那时,学校住宿条件非常艰苦,在低矮的小瓦屋里,经常会有小老鼠来和我"约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一所乡镇住宿制初中,我热爱这里。我是一名分管学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作为分管我对学校安全卫生管理非常重视,对此我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记得还未进入初中时,一想起"住宿"二字,我就不由得心惊胆战。我害怕无法与大家共同生活,我会思念家里的味道……可经过半学期的实际体验,我对住宿生活已刮目相看,原因就是,我有一群奇葩室友。你猜猜男生宿舍403都住着谁?没错,那就是我们——人见人厌,花见花败,连管理员老师也奈何不了的终极室友。  相似文献   

7.
我不幸地成为她们社交生活热情的第一直接受害人,因为我的卧室就在餐厅隔壁。我被英国诺丁汉大学录取成为研究生时,随函也收到了学校住宿办公室寄出的住宿申请表。借鉴以往租房经验,又经过实地考察,我看中了MeltonHall。于是我与住宿办公室签了一年合同。对于欧美人,校园中流传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在评先表模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学校由校长一人掌握着评选权,校长说谁好,谁就是"先进";有的学校完全是暗箱操作,不到荣誉证书下发,广大教职工根本就不知道曾经有这个评先表彰的事;有的学校是今年校长这样评,明年换了校长,又是那样评;也有的学校实行"推磨制",轮流当选,皆大欢喜……对此,笔者认为,评先表模要做到有"法"可依,"法"由师定,执"法"必严.  相似文献   

9.
尹安 《快乐阅读》2014,(8):12-13
<正>一我站在年级教导主任的办公室里,平静地说出:"只要同意我回家住宿,无论是我高考考砸,还是路上发生车祸,都由我自己负责,与学校无关。"在我做出这样决绝的承诺之后,教导主任终于愤怒地在我的走读申请表上签下了他的名字。窗外黑夜茫茫,星月发着寒光。那一年,我高三,就读的高中是县城里唯一的省重点,封闭式住宿,一周回一次家。那个冬天下了很多场雪,从清晨到深夜,绵延不绝,仿佛没有尽头,这对于少雪的  相似文献   

10.
一   1997年暑假前夕,在林肯高中工作的第二年.我知道学校开暑期班,便报名当暑期班老师.   暑期学校我不是第一次教,我知道来上暑期班的基本是平时上课不及格,暑期来补课补学分的学生,当然就没有什么好学生.不过,惟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因为暑期班的学生基本是自愿来上课的,不像平时,13年义务教育,不想读书的孩子也得被政府强迫上学.……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我已在教育战线上走过四个年头。四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体会过成功,体会过失败,然而体会更多的是幸福。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都住宿。刚参加工作我就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琐事都由我负责。到了冬天,偶尔会有学生生病,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学生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如果病情严重的,我会带着学生去看病。  相似文献   

12.
正"表扬的话三岁小孩也会说,但会表扬的人并不多。"初以为吴教授危言耸听,至少我不认为自己是那样的人,我想尽办法保障教师应得福利的实现,我为改善学校条件特别是教师住房到处奔波,我电子设置大屏幕及时表扬获奖师生……我还有点得意我的表扬有点门道。  相似文献   

13.
"老师,你是俺小涛的班主任吗?"刚刚走进家门,手机就急促地响起,"我是他妈妈,现在就在学校。他说肚子疼,今晚就不住校了吧?"刚刚接手初一新生,具体情况还不大熟悉。既然家长来接,我也就同意放行。第二天早上一进校门,昨晚值班的崔老师就笑着对我说:"老兰,你今年的教育工作可有的做了……"看着他一脸的坏笑,我没吱声便直  相似文献   

14.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 "我看见小鹿在草地上奔跑……" "我看见一条小虫躲在青草丛里……" "在清清的小河里,我看见小鱼在学游泳……" "乌龟爷爷在河边散步,我一会儿就和它成了好朋友……" "我认识……" "让我来……" "老师!喊我……"  相似文献   

15.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学生的住宿生活条件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物质文化建设除了校园环境的改造、美化外,还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办学条件的改善,而且应该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工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许多农村学校都在朝寄宿制学校发展,要办好寄宿制学校,要使学生乐意和安心在学校食宿,就必须具备较为方便舒适的住宿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6.
遥远的年代     
我小学上的是太原育英学校,有小学部和中学部,小学校址是现在的省军区一招,中学是现在的二十六中。这是一所军队干部子弟学校,当时全称叫“北京军区太原育英学校”。学校是住宿制,只有星期六才能回家,在家住一夜,星期日下午返校,准军事化管理。我对这种生活并不陌生,三岁我就进了住宿制幼儿园,而且育英小学低年级住的“三宫六院”,曾经做过我们的幼儿园,等于一上小学我又住了回去。那是一处好几进的深宅大院,据说是阎锡山时代建的,一间大房子差不多能住下一个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赖宝旭 《班主任》2006,(11):12-12
聊天,已经成为我和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习惯. 每到下课,学生们就会围绕在我身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和学生聊天的话题很多,从学校里的受表扬、挨批评到家里妈妈的唠叨、自己的赌气、爸爸的"和稀泥";从我坦白自己小时候怎么淘气、怎么乖巧到谈论我女儿怎么撒娇耍赖……光彩的、龌龊的;高兴的、难过的,大事小事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18.
靠谱力     
正靠谱力,这是我最近感悟到的。在免费师范生毕业教学实习期间,学校安排我们去看望他们。于是,我接触了在各地实习的师范生。我发现,除了专业能力,学生的"靠谱力"最受欢迎。带来麻烦的"地主"师范生大多回生源地的中学实习,临行前我就焦虑:我住哪儿最方便?当地天气好不好?交通状况?每个学校的具体行程……我联系了实习学生,想他们应该能够帮我排忧解难。有的学生接到电话或邮件后,反应快,问清我的具体要求,一项一项地落实:先问清我要去的所有学校,根据地理位置建议宾馆;等我安顿好宾馆,再把学校的具体地址以及交通路线发给我。有一个学生还提前考察了宾馆,提出了多个交通路线方案供我选择,令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9.
张晶 《教师》2014,(24):119-119
正上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由于班额大,真把我搞得焦头烂额:布置一件事,学生回家叙述不清楚,安排的值日学生也不会做;家长不放心孩子,三天两头为一些小事来学校找老师;甚至有些爷爷奶奶索性就待在教室门口看孙子上课;课间吵闹声、叫喊声不绝于耳……怎样摆脱这种困境,如何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怎样使教学工作转入层次化、条理化,这些都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文先学人",意思是在学知识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好习惯和好品德一旦养成,孩子将会终身受益,因此,我  相似文献   

20.
精彩句段     
《红领巾》2008,(5):48-49
今天下课时,我忽然想象我正坐在未来的教室里。上课时墙壁是蓝色的,这样同学们上课不会太紧张;下课时墙壁变成绿色的,这样同学们的眼睛不会太疲劳;上课时老师说一句,黑板就自动写一句;下课时,老师一按黑板上的"ca"键,就自动擦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