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类似归纳的方法讨论了物理各种光源的等倾干涉,在讲述过程中把光线的倾角适度“量化”处理,便讲述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因此对等倾干涉的理解也与更容易,透彻。  相似文献   

2.
运用MATLAB的模拟功能,对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等倾干涉图样和强度计算机进行模拟,分析了等倾干涉强度与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而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等倾干涉的性质和干涉理论.  相似文献   

3.
谈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的干涉条纹作了比较归纳出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条纹的主要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和MATLAB的模拟功能,对等倾干涉图样和强度进行模拟,在PC机上实现了迈克耳逊干涉仪等倾干涉的模拟演示.  相似文献   

5.
白光干涉实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图样的特点及产生白光干涉的条件,从而找到了快捷调出白光干涉图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数学方法对迈克尔逊等倾干涉图样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干涉条纹的条纹半径和条纹宽度随干涉图样级次的变化规律以及条纹宽度随两平面镜之间距离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等倾干涉条纹定域于无穷远处”,这是许多教科书给出的结论。本文通过点光源在均匀薄膜上产生的等倾干涉的讨论,说明上述结论不适用于点光源产生的等倾干涉,结论是:点光源产生的等倾干涉条纹定域于包括薄膜表面的上半空间。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迈克尔孙干涉实验中产生的干涉条纹形状及形成的原因,介绍了调出等倾干涉条纹和等厚干涉条纹的正确实验方法,以纠正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常见错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探讨光密膜等倾干涉圆条纹线半径的直观数学描述入手 ,讨论等倾干涉圆条的分布特征 ,使得等倾干涉条纹的图象直观化、具体化 .将这一数学描述应用于光疏膜这种实际情况 ,结合光疏膜的物理实质 ,从而揭示出光疏膜等倾干涉圆条纹的独有分布特征 ,并指出其可能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0.
单色扩展光源引起的等倾干涉条纹的形状,在焦平面平行于薄膜时干涉条纹是一组同心圆。一般情况下,当焦平面不平行于薄膜时干涉条纹是圆锥曲线族。干涉条纹由内向外依次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  相似文献   

11.
考虑实际光源所发出的谱线的几种基本线型:洛仑兹线型、高斯线型和综合加宽机制下的综合线型的双光干涉.导出了这几种线型的谱线的双光干涉强度和反衬度公式,揭示了不同谱线线型双光干涉强度和反衬度随光程差、谱线宽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常规的根据平顶型线型反衬度为零对谱线相干长度的定义对实际的线型仅是近似的;在考虑取一定反衬度误差的条件下,给出采用平顶型这一近似的模型代替实际谱线的判据.  相似文献   

12.
两类干涉方法及干涉图样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适当的装置产生一定的干涉图样,观察其中条纹的形状、位置和间距及其变化。干涉图样中条纹的形状、位置及间距,取决于光束在各点的光程差以及光波的光谱分布和光源的大小。一般由点光源产生的干涉图样是非定域的,由扩展光源产生的干涉图样则是定域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薄膜干涉指出增透膜增加透射是利用了薄膜等倾干涉的反射光线干涉相消原理,指出增透是利用减少反射光的能量损来增失强透过光实现增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劈尖干涉测定液体折射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等厚干涉原理 ,介绍用劈形薄膜表面上所产生的干涉现象即劈尖干涉测定液体折射率的方法 ,并给出测量结果 .  相似文献   

15.
双缝干涉是分波面法干涉的典型例子,本文讨论了光源位置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和光源移动速度与干涉条纹移动速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破解民族地区的“政府干预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政府干预传统的国家,民族地区则是政府干预的主要对象,以致形成了“政府干预情结”。这有其多方面的深层原因,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对此,当前一方面要认清政府干预的客观必然性,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破解“政府干预情结”,最大限度地防范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双缝干涉图样,实际上是两个单狭缝衍射的光在像屏上进行干涉的总和.缺级现象是双缝干涉中常见的现象.它是由于各缝自身发出的光波在像屏上某点各自抵消,应出现明纹的位置及其附近都呈现黑暗状态缘故.  相似文献   

18.
对牛顿环等厚干涉和薄膜等倾干涉条纹形状、干涉级次以及膜厚改变和复色光照射时的情况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就提高双棱镜干涉测波长的测量精度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