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耀 《天津教育》2023,(11):162-164
<正>将主题式单元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知识,准确把握重难点,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提高学习针对性。同时,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更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要。一、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单元教学是指以整体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以多篇文章促进单元整体教学,将自读、默读、分析、写作等方面相互融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辅助的教学整体。主题式单元教学是指立足于课程目标,制定多种教学主题,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深入探究与组合阅读文本,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然后从抓住文本内在联系和外部联系两个部分论述了主题式整体教学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以往单篇线性的单元教学,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文本解读与单元教学设计,更能凸显鲜明的学习主题,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过程,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能。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文本解读,旨在科学合理重构学习内容,确定单元的学习主题。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文本解读:一是俯瞰式文本解读,二是回应式文本解读。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开发或借助相应的教学设计模型(工具),科学合理地建构单元学习流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领学生开展任务驱动的单元主题式学习,形成学习成果,并看见自己的学习表现与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4.
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是课程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教材的编排特点,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实践了"大语文"理念。试从文本内在与外在联系两个方面,探索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的编排,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统整与利用。以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诚信"主题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在整体意识的引领下,分别从主题单元目标的精准把握、语言的提炼和单元教学的同中求异等方面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要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解读,明确单元教学的大主题和重点目标;要根据单元选文和语文要素,确定KUD目标;要结合单元文本和习作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设置核心学习任务;要根据核心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子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同时要对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这样教学,能充分发挥单元文本的整体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永珍 《天津教育》2023,(24):140-142
<正>大单元目标统整背景下,准确把握小学语文习作主题单元各环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关系到单元整体目标的实现度。“精读课文”作为习作主题单元的首个环节,对单元整体目标起着举旗定向的作用。秉持语文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的理念,以学习任务群的视角,辨析其与阅读主题单元“精读课文”的目标定位的区别;梳理和明确其在单元各环节中的教学任务定位;解读各篇精读课文编排序列和文本特点,突出其教学目标侧重点,有助于教师准确开展大单元统整教学,实现小学语文习作主题单元整体目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从大单元视域出发,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戏剧选文颇具单元教学的逻辑特色,戏剧单元主题集中且具有互补性、选文经典且具有代表性、各文本联系紧密且具有多元性,有利于教师戏剧教学的整体建构与高效组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多采用逐步推进式的教学方式,即根据单元主题从第一篇依次讲到最后一篇。这种教学方式缺少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落实单元教学目标,以部分带整体,实施语文单元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1.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小学语文低年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教为不教”的思想强调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为核心进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叶圣陶“教为不教”思想指导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以导学为主体,在操作流程设计中突显因材施教;以单元为整体,在整合文本中突显统整设计;以平衡为要点,构建“内外结合”的主题教学。  相似文献   

11.
<正>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精读课文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环节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把一个单元看成相对自足的学习整体,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下,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和发展,充分发挥文本价值,以清晰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不同年段之间纵向联系,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也逐步成型。目前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制大部分都是遵循主题式教学设计来开展的,从而避免了在传统教学中每篇课文与整单元课文出现脱节的问题与弊端,实现了单元内资源的有效整合。主要探讨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结合教学的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必须围绕的核心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保证单元主题与文本文体的相得益彰,关键取决于教师对主题的把握和与之匹配文体整合的教学行为落实。实践证明,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正确认识主题与文体之间的关系:同主题、同文体;同主题、多元文体;同文体、多元文本,使单元主题与文体恰到好处地整合,主题更突出,文体更明显,是提高单元整体有效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这是一种创新举措。语文要素指向了语文学习的目标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单元文本进行关联分析,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通过寻找关联、运用关联等,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理解、掌握单元语文要素,积累、运用语言,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相似文献   

15.
杜艳梅 《天津教育》2023,(29):62-64
<正>在核心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推进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在紧跟现代教育理念,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以调动学生课堂活跃度,使其高质量地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按照中高年级教材不同单元的主题特点,完成相关联知识体系的前后衔接,进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整合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本单元主题,拓展学生的统筹思维。当前部分教师对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刻,存在单元备课意识不强、人文主题认知不清、要素落实方式不佳、整体教学评价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整体,这为单元统整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有大格局,依据教材特点,先明确每个单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再以单元为单位,围绕单元主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统整教学。这样教学,以学生为本,能有效发挥教材文本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真正习得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路嫣 《天津教育》2022,(10):116-118
<正>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展开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个篇幅让学生对相同题材或相同主题的文本进行集中阅读,从而充分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塑造精神品质。同时,由于单元文本篇幅较多、内容丰富而深刻,教师只有充分落实备课任务,才能让单元教学具有科学的框架、明确的方向、多样的方法,以此充分切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具体谈一谈语文教学中单元主题备课的实践策略。一、总体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采用"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来呈现文本。教材在确定了各年级的主题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每册的单元主题。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教师从大语文观入手,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题教学,灵活采用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9.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双线并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单元,使单元成为一个教学整体。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教学;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后练习、单元关联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把握教材编排特点,设计出层次分明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版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精选典范文本,安排语文知识。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教师一方面需要研究每个单元的学习要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做好相关的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单元学习的效率。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关联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具有很强的统摄功能和迁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