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霞  李妍 《科技风》2013,(20):165
目的:分析肠造口患者的护理需求,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在造口门诊设专人负责记录肠造口患者的咨询,采用自行设计的咨询记录表,记录患者的咨询信息。结果:肠造口患者咨询204例次,有效解决问题例182次(89.2%);肠造口术后2个月内咨询比例较高132(64.7%)。咨询内容主要为造口并发症问题、皮肤护理、造口用品信息和饮食问题,分别占63例(30.9%)、57例(46.3%)、40例(32.5%)、33例(25.0%)。结论:开展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门诊咨询有助于了解肠造口患者的各项护理需求,对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开展延伸护理服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鄢军 《西藏科技》2014,(7):46-46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10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涩痛合剂(理中汤+四神丸+痛泻要方)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匹维溴铵、地芬诺脂、整肠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涩痛合剂治疗IBS确有良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病因及病机尚未明确的功能性胃肠病,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从病因、病机、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及乌梅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等四个方面展开综述,为今后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肠造口患者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从2006~2013年在肿瘤科、外一科收集17例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肠造口术后与其他疾病不同的护理特殊性,患者接受的程度也不同,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全方位护理措施。结论做好肠造口患者护理指导,使患者良好的心态接受造口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应用HistCite软件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10年内肠外营养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共检索到5811篇文献,每年平均发文量为576篇,保持平稳发展状态.并应用CiteSpace5.6.R5可视化软件的共词分析功能构建共现作者、机构、关键词网络,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总结肠外营养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肠衰竭、短肠综合征、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等,研究对象主要为危重患者、儿童.经分析发现,近10年肠外营养相关研究处于平稳发展状态,相关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可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肠外营养供给最佳时机、肠外营养组分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32例肠梗阻的实时超声诊断资料。诊断准确率为90.6%(29/32)。肠梗阻的声像图特诊为:肠腔扩张,肠袢积气,积液,肠粘膜皱襞水肿增厚,肠蠕动增强。实时超声对肠袢充满液体的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匡萃念  刘锐 《大众科技》2017,19(11):74-77
目的:探讨疏筋活血汤加减方治疗腰腿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腰腿痛气滞血瘀证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观察组内服中药疏筋活血汤加减方,并将药渣敷于患处。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评价,VAS评分,M-JOA评分,ODI评分,IL-6和NO,血液流变学。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观察指标具有显著变化,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降低,M-JOA评分升高IL-6、NO和血液流变学均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筋活血汤加减方治疗腰腿痛气滞血瘀证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腰腿部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观察中药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 predomina nt,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加味柴芍六君颗粒中药组和培菲康西药组,分别给予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及口服培菲康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2、4周后、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随访时,结果两组的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1.1%,西药组为70.4%,2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在单项症状方面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等改善情况中药组要优于西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第1、第3个月随访中药组证候积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NAFL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肝病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AFLD与胃肠功能紊乱(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肠-肝轴、内分泌激素)关系密切,文章概述NAFLD与FGID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指导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为重症患者进行静脉营养(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在目前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不但要筛查患者有无营养支持适应证.也要选择入径和营养素的组成。但在50年前,肠外肠内营养学的内涵恐怕很多医、药、护三方面的工作者都不怎么清楚。  相似文献   

11.
胡建文 《科技通报》1997,13(5):349-351
对以上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的321例慢性胃炎患者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胃粘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检出率为76.1%,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56.3%(P<0.01),HP感染患者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率分别为26.3%和29.9%,显著高于无HP感染者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率12.6%及19.7%(P<0.01和P<0.05).且HP感染与胃粘膜萎缩程度有显著关系,而与肠化生程度和不典型增生无显著关系(P>0.05).提示HP感染可以使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病率升高,并认为HP感染可能为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所致肠坏死的病因、早期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研究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2017年收治的26例SMVT所致肠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SMVT7例,继发性SMVT 19例;9例伴随门静脉血栓形成,6例伴随脾静脉血栓形成,有15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SMVT;26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SMVT,术后予抗凝和(或)溶栓治疗。结果 2例发生短肠综合征;其余24例均病愈出院。结论 S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缺血性疾病,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因延误治疗而发生肠坏死;及时行手术切除坏死小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辅以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黄筱瑛 《大众科技》2021,23(7):81-83
目的:探讨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诊治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46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采用健康点查表(SF-36)评估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环境、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评分较高(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止渴降糖方对糖尿病肾病和哮喘两种不同病采取同样治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附属中医门诊部门诊或入院患者,根据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60例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渴降糖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清尿素(BUN)、血肌酐(Cr)、甘油三酯(TG).选择6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渴降糖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其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糖尿病肾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哮喘: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渴降糖方对糖尿病肾病以及哮喘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1项目简介该项目是国家奥运科技攻关专项———“优秀运动员应激损伤机理与调控方法研究”的一项子课题。由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并资助。项目承担单位: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我国体能类竞技项目明显落后,其中运动应激引起的功能性腹泄/腹痛(肠易激综合症)是造成我国运动员体能迅速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急需在奥运科技攻关中重点突破。项目组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等单位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在运动应激状态下肠道屏障损伤发生机理及规律,为研制运动应激肠道…  相似文献   

16.
许沈华  冯文华 《科技通报》1992,8(4):244-248
用单克隆抗体MC_3在福尔马林固定的48例大肠癌、31例癌变腺瘤、42例伴有不典型增生腺瘤、40例腺瘤、13例息肉以及48例正常肠粘膜组织切片上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结果MC_3相应抗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8%(45/48)、80.65% (25/31)、47.62% (20/42)、37.5%(15/40),其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48例正常肠粘膜均为阴性.MC_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反应程度与患者3年生存率有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C_3反应强度在高分化肠癌组与中~低分化肠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和管状腺瘤中MC_3相应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25/35)、60.0%(9/15)、41.3(26/6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和管状腺瘤其癌变率分别为45.7%(16/35)、13.3%(2/15)、20.6%(13/63),其癌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42109,31770978)等资助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与北京大学合作研究,在儿童结肠炎及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ucosal Profiling of Pediatric-onset Colitis and IBD Reveals Common Pathogenics and Therapeutic Pathways"(儿童结肠炎和炎症性肠病的共性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通路)为题,于2019年11月14日以长文形式在Cell(《细胞》)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177-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全组一次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21例(其中外院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4例患者由于全身情况差,急性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原因采用分期手术即:急性期行胆总管囊肿切开引流,3~4月后急性期表现缓解,全身情况改善,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胆漏3例,胰瘘1例,均经非手术处理治愈。全组病理结果呈炎性改变,无癌变情况。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无不良反应。结论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CT、MRI、ERCP等影象学检查可以确诊。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彻底,疗效肯定,是首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在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这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定期产检,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42例孕妇和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自愿进入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并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21例孕妇、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20例孕妇,接受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管理.对照组为根据研究组的病例特征从普通产科门诊筛选出来的配对病例41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变化情况(血小板变化情况)、分娩孕周、胎儿体重、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在高血压治疗效果、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方面,研究组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方面,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研究组经过治疗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等级有所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可提高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改善围产结局,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医疗机构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3000m,PO2<75%)痛风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高海拔地区189例痛风患者给予吸氧、药物治疗、疼痛护理、运动饮食调控和健康教育,随访1年.结果 113例患者症状消失,血尿酸水平降低;64例患者症状改善;1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1年复发率为22.8%.结论对高海拔地区痛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运动饮食调控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痛风患者症状改善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