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英文缩写为HPGMR)的基本特性——长日条件下雄性败育,短日条件下雄性可育,可采用“两系法”生产杂交种子,与“三系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985—1989年间,我们开展了HPGMR育性转换机理和利用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揭示了光照诱导农垦58S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临界光强、敏感期、光温协同作用及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的参与作用等育性转换机理问题。2.农垦58S的光敏不育性为核内隐性单基因突变,属孢子体不育类型,其不育性与控制株高、生育期的基因不连锁。3.农垦58S的光敏不育性具有稳定的遗传性,以农垦58S为基因供体,已经育成一批稳定的籼、粳光敏不育系。4.已经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组合。1989年在湖北省生产示范种植1万亩,取得比对照亩增产50—70公斤的效果,粳稻组合制种产量约120公斤/亩。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基金》1989,3(1):57-57
华中农业大学李炳泽教授主持的“晚粳长日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的机理及利用”的项目对轳育效果,两系杂交稻组合的配制和制种,以及光敏核不育基因和广亲和基因重组的研究都有重大突破,共发表35篇论文,获得]98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是国内外仅见的水稻种质资源(农垦58)。  相似文献   

4.
水稻同源四倍体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遗传育种、细胞工程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如下:创制了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近1000份。选育出同源四倍体水稻雄性不育系6份、不育系材料46份;保持系22份、保持系材料100多份;恢复系28份、恢复系材料500多份;成功地实现了四倍体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三系配套。培育出T462A×T4509等四倍体杂交稻新组合。三系及杂种的细胞学研究表明,其染色体数为48条,为二倍体水稻染色体数的2倍,证明是同源四倍体。并初步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我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滇型杂交粳稻的研究方面,从1965年发现败育株并育成我国第一个粳型不育系——红帽缨不育系(即滇型不育系)以来,迄今已育成10种不同细胞质类型的滇型不育系,先后组配成功粳型杂交组合"滇杂31"和"滇杂32"、"滇杂35"、"滇杂46"等,其中的部分组合在云南生态条件下屡创粳稻高产和超高产新纪录,在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项目简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梁研究所邹剑秋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生物质能源甜高梁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囊括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高糖资源创新技术、亲本系创造技术和不同细胞质利用研究,融合了常规育种、辐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DNA导入等育种技术。系统研究了能源甜高梁的遗传基础、选育方向和选育技术。该成果的创新与应用使亲本系集聚了群体材料、zerazera族材料、A1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7.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及液泡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抗A”为材料.以其同核异质保持系“抗B”为对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不育系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与绒毡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不育系花药中的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绒毡层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线粒体膨胀、内嵴模糊、基质淡化的异常现象,尤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为明显:同时,这些细胞中的液泡也不正常,不育系小孢子母细胞中形成大量的液泡致使细胞液泡化。绒毡层细胞中则由小液泡逐渐融合形成大液泡,最后导致液泡膜破裂。线粒体和液泡结构异常可能是小孢子母细胞死亡造成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开展两系杂交小麦育种概况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途径。试验表明,F1代杂种小麦较纯系品种一般增产15%—30%,世界各国从60年代以来,以T型不育系为基础的三系配套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利用。我国小麦杂交优势利用研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材料开发方式为试错法,从开发到应用一款满足功能需求的新材料往往需要耗费10余年的时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理论模拟方法开展目标材料的精准化设计,已经成为材料开发的一种便捷方式.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邓伟侨教授长期致力于理论机制与材料设计研究工作,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纳米材料高效结构优化、功能预测及材料设计"过程中,围绕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发展性能预测的理论新方法,实施材料的数智化筛选,成功开发出多款高性能能源环境新材料,为相关领域的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鹏 《科技广场》2003,(1):26-27
一、新材料风起云涌所谓材料,是人类能用以制作有用物件的物质;所谓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新材料可以带动和促进基础材料和传统材料的改进与更新,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具有四大特点,即:高性能、多功能、智能化和低成本。1.高性能高性能既是新材料的特点,又是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从历史上看,上世纪80年代先进复合材料大多采用T300类型的碳纤维和环氧树脂件作为基体,这类材料的抗拉强度只有3000~3530MPa,无法满足新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基金》1989,3(1):56-56
陕西省农垦科技教育中心李殿荣研究员研究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是近十余年来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课题,但一直都没有真正实现“三系”配套,其杂种未能在生产上应用。我国自1985年以来,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在白菜型、甘蓝型、芥菜型油菜中相继实现了“三系”配套。其中李殿荣等研究的甘蓝型细胞质不育“三系”及其杂种“秦油二号”是一种稳产、高产新品种,它具有“三系”农艺性状优良,产量优势强,抗倒伏,株型好,单颗粒数多,较耐菌核病、轻感病毒病和白锈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10日宣布,经专家鉴定,这个中心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这表明中国杂交旱稻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目前科学家正在进一步用优质旱稻三系不育系配制杂交旱稻优良组合,尽快应用于生产。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了鉴定意见:此次上海科学家育成的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其育性符合国家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标准,抗旱性达一级水平,田间抗病性也较强。我国育成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内容。利用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最大限度地替代塑料、钢材、水泥等材料,是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生物基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初开始筹建,2013年4月26日正式获批成立。该重点实验室瞄准国际绿色转化学科前沿,面向国家在化工、材料等领域的战略需求,融合生物、化学、材料和过程技术,探索融合技术新原理,突破生物基材料关键技术,目标是在生物-化工交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打造一流的生物基材料与化学品领域的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主任由咸漠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14.
漆长席,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现任大英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能宝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成功开发并量产了高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特种石墨烯、新型碳纳米管等先进能源材料和全碳系、Pb-C系、Ni-C系三个系列两大类型(动力型和储能型)的超级电容电池产品.曾荣获四川省首届青年创新奖、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刘景路 《大众科技》2008,(5):140-141
通过杂交制保改良不育系博A育成的新的不育系博ⅡA,具有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恢复性好、抗性强、配合力强,所配组组合单产一般在7.5t/hm^2左右,其中博Ⅱ优859是广西达国家超级稻产量标准的第一批感光型组合。博Ⅱ优968、博Ⅱ优859分别于1999年、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博Ⅱ优815于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3,(11):23-23
一种光响应式可弯曲新材料在复旦年轻讲师、留日博士俞燕蕾手中诞生了。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人工肌肉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弯曲形变能力的材料受到关注。但这些材料大都集中于电致弯曲,具有形变速度快的特点的光响应式可弯曲材料因其开发上的难度而无人问津。俞燕蕾利用含偶氮  相似文献   

17.
用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高粱雄性不育系3197A及其用高温处理的不育株和保持系成熟花药游离蛋白质进行了比较。不育系花药具有种类较多、含量较高的、pI值小于4.4的强酸性蛋白质;pI 4.4——5.5的酸性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大体与保持系相同;pI 5.5——6.5的酸性蛋白质的种类大体与保持系相同,含量比保持系明显降低。保持系花药具有种类较多,含量较高的近中性和碱性蛋白质。高温处理使不育系所特有的强酸性蛋白质种类减少,含量降低;使p′5.5——6.5的酸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并产生某些为保持系所特有的近中性和碱性蛋白质。一定种类和含量的蛋白质为形成正常可育的花粉所必需;高温处理对不育系花药的蛋白质的合成和水解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使不育系住一定程度上向可育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8.
2000年7月30日,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以国家水稻品种改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式华研究员为主任的省内外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完成的“水稻抗病优质恢复系多系1号选育与利用”等5项成果及内江市农科所完成的“水稻恢复系内恢182选育与利用”1项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认为:水稻抗病优质恢复系多系1号选育与利用、优质不育系菲改A的选育及利用等2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恢复系稻病抗性改良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其余4  相似文献   

19.
一般太阳能电池材料只能捕捉到可见光所有频率中的一小部分,也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小部分能量。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化学家们以及他们的同事利用导电塑料与含有钼和钛金属材料,制备出了一种新的杂化材料。该新材料是第一种能够一次吸收可见光中包含的所有能量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0-10
新材料是所有产业的基石,是先导产业中的先导.特别是七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都是其发展的核心。随着即将正式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可望进入黄金增长期。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的新材料重大工程项目.对高强轻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六类新材料进行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