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若干领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已成为引发高等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动因。本文试图以教育观念、教育形态、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规模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探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拥有以北美为主、遍布世界各地的2400个成员单位,他们以高等学校为主,同时涵盖信息技术产业界。戴安娜·亚伯林格(Diana Oblinger)2004年加入EDUCAUSE,担任副主席,2008年担任主席至今,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丰富经验与广泛影响。在加入EDUCAUSE前,亚伯林格曾担任北卡莱罗纳大学系统首席信息官,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第一代首席信息官。在进入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前,亚伯林格曾在信息技术产业界供职,担任过微软公司高等教育执行主管、IBM公司学术科技研究院主管等。近年来,在亚伯林格的领导下,EDUCAUSE大力推行国际化战略,启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如"EDUCAUSE学习倡议"(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简称ELI)计划、"下一代学习挑战"(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Challenges)计划等,切实推动了信息技术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在教与学方面的创新应用,改变了高等教育以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为主要实践领域的格局,而把教与学视为关键领域。借参加2014年度EDUCAUSE年会之机,笔者与亚伯林格就高等教育信息化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亚伯林格阐述了EDUCAUSE的主要工作与价值观、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前景与挑战、首席信息官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演变及其素质要求、新兴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新应用的最新进展、对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已成为引发高等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动因。本文试图以教育观念、教育形态、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规模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探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17日,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共同主办,旨在探讨信息数字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管理、国际合作以及跨国教育的影响。会议主题包括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反应以及这一领域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等。会上,普利茅斯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学院院长史蒂文·弗内  相似文献   

6.
成教档案工作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步伐,人们的生活、工作对运用信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各行各业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高等教育领域,成人教育档案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又落后于全领域其他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张,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显著等。世界高等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前沿阵地.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成人函授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函授站更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但是,现在随着学校日益社会化、开放化,影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日益增多,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使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别是传统模式的函授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绝不能仅仅看作是一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因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运用,必然引起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深刻改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乃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那么,面对新的形势,成人教育工作者如何找出差距,找出问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革.改进成人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这是摆在成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图书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将成为高等院校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网络信息技术在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影响及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总体思路,对高校图书馆教学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进行了具体的规划与设计,并从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与推进、分工与协作、制度保障和监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大学经历"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北美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以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在2004-2010年间"大学生与信息技术"的系列研究报告为基础,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研究发现,虽然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大学生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于绝大部分全日制大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在其学术经历中的应用仍停留在便利性和管理功能层面,并没有对改进学习、参与和交互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他们支持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适当"应用;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没有像自身所评估的那样强大;他们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符合"网络世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分析中存在的信息采集不全面,教学行为或信息流标注转化复杂度高、耗时大,数据采集主观影响大、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课堂教学分析平台,并深入研究了平台架构及关键技术,有利于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指导教学改进,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快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的步伐,采取如下措施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①把握融合点:开发网络功能;②找准切入点:提高网络吸引力;③做好着力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学习评价探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运用物联网改进远程教育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叙述了物联网的连通性、技术性、智能性特征和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的网络架构,分析了远程学习评价不够客观公正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物联网技术多个方面收集、处理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相关信息,从而改善远程学习评价,以促进建立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远程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化、教育,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优势,真正发挥传递信息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西部经济的振兴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国际联合实验室具有软件、硬件、激励机制3个持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为例,具体介绍了发挥国际联合实验室的优势,通过3个阶段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条件较差的山区农村中小学如何构建有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合理利用现有设备,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山区农村现代教育技术腾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创新就是在教育领域创造新思想、新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活动,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教育创新包括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教学创新、环境创新和投资创新。山西财经大学在教育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实验是科技之母,没有实验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文章分析了教育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说明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流媒体又称流式媒体 ,是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它是融合了网络技术之后所产生的技术 目前 ,流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远程教育 从流媒体的基本含义和原理出发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基于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After giving a graphic illustr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accelerating pace of change”, the author then proceeds to argue that the only way that humans can accommodate themselves to change is through education: initial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life‐long education. Yet the spiralling cost of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unaffordable. The solution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creative alliances and partnerships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entrepreneurs working in the domai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he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is so large and still constantly expanding that the education vectored by the new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ll simply enter new markets, not take away from traditional provi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