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如图1所示,在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丁各步中弹簧秤的示数依次是5N、4N、4N、3N.甲乙丙丁图1 (1)比较图1乙和图1丙,可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____无关;(2)比较图1丙和图1丁,可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____有关.解析:这是一道探究型实验题.其中图1甲显示物体的重力是5N.(1)比较图1乙和图1丙,可以看出弹簧秤的示数都是4N,两图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均为F浮=5N-4N=1N,由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比较图1丙和图1丁,可以看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而浸…  相似文献   

2.
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可谓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在众多的隐含条件中,“至少”是一个十分特别的隐含条件,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所隐含的意思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研究对象所处的物理情境的改变而改变。下面通过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的几道试题具体说明之。 题1 北京观象台每天四次放出气象探空气球。气球所载仪器及球皮的总质量为2.7千克,球内所充气体为氢气。已知氢气的密度为0.09千克/米~3,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为使这样的气球升空,球内所充氢气的体积至少应为____米~3。 “至少”在本题中隐含的意思是“当气球受到的浮  相似文献   

3.
[例题]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小球,密度之比为ρ1:ρ2=2:3,将它们都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时两球所受的浮力之比为F1:F2=6:5,试求:(1)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2)甲乙两球的密度ρ1和ρ2。这是一条数量关系隐含于物理过程之中,很难直接求解的习题,可应用假设法讨论解答此题。  相似文献   

4.
一、文字叙述中的"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可以隐藏于试题中的文字表述中. [例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小球,出现排斥现象,关于小球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5.
一些同学在解答电学习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顾此失彼例1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己相吸,乙与丙相斥,丙与丁相吸.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了球:()①一定带正电②一定带负电③一定不带电④不能确定.错解选①.分析上述解法只考虑到相吸的一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忽略了相吸的另一种情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作出错误的选择.正确解法由带正电的甲球与己球相吸,乙球与丙球相斥,可知己、丙两球均带负电,而丙球与丁球相吸时,丁球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带正电或不带电.故本题的正确答…  相似文献   

6.
一道排列问题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武汉)2005年第4期刊登的蔡军喜、胡晓丽所写的《例谈树形图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一文例1:甲、乙、丙三人传球,从甲开始传出,并记为第一次,经过5次传球,球恰好传回甲手中,则不同的传球方式共有多少种?作者用树形图一目了解地解决了此问题.读完此文,笔者意犹未尽,思考如果将此问题的条件放宽: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甲、乙为用两个绝缘细线悬挂的带电绝缘小球,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且m甲<m乙.当在甲球左边如图位置放一个带电球丙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两悬线长度相同,三个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若把丙球移走,甲、乙两球没有发生接触,在图2中(图中a>β)能正确表示甲、乙两球位置的是( ).  相似文献   

8.
杨冰 《中学文科》2003,(8):47-48
在地理高考试题中,很多题目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条件,而是隐含在题目素材里。如何挖掘这些素材中所隐含的解题条件,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解析试题中隐含条件的角度和方法。一、从题目设定的地理区域中挖掘隐含条件任何地理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不同的地理区域有不同的特征。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理区域中的各种要素特征,来挖掘其隐含条件。例1 读右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海洋L1、L2的流向可能是()A.L1向东流,L2向东流B.L1向西流,L2向西流C.L1向东流,L2向西流D.L1向西流,L2向东流2.假若流向相同()A.地球…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1.甲、乙、丙三个通草球,两两靠近时均吸引,若甲带负电,则乙球不可能带——电;若丙球能吸引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则乙球一定——电,丙球一定带——电. 2.超音速飞机每分钟正常飞行距离至少在  相似文献   

10.
1 “零”与“整”的转移有时在复杂的问题中 ,需把一个局部看成整体的集成块 ,使运算发生转移 ,这种聚零为整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例 1:有甲、乙、丙三种货物 ,若购甲 3件 ,乙 7件 ,丙 1件 ,共需 3 .15元 ;若购甲 4件 ,乙 10件 ,丙 1件 ,共需 4.2 0元 ,现在购甲、乙、丙各一件 ,共需多少元 ?( 1985年初中教学联赛试题 )分析 : 购甲、乙、丙 1件各需x元、y元、z元得 :3x+ 7y +z=3.15  ①4x+ 10y +z=4.2 0  ②然后企图求三个未知数 ,感到条件不足 ,而题目中不可能再列出第三个方程 ,只好放弃。若能将x +y +z…  相似文献   

11.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有些已知条件是隐藏在试题之中的,而这些条件又是解题的关键.同学们如果能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对解答试题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如何寻找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1分×23=23分)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这就是著名的原理.2.体积为1分米’的铜、铁、铝金属块,放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PN—8.9克/厘米’、尸0—7.9克/厘米’、P④一2.7克/厘米’)3.质量为2千克的铅球,放入水银中,它受到的浮力是牛.(尸o—11.3克/厘米’、PCw—13.6克/厘米’)4.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时,受到的压强,受到的浮力.(填越小、不变、或越大)5.如图1,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则密度计所受到浮力的关系是F,F。FN.三种液体密…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 1.游泳的人由河边向深水走的过程中 疼痛感觉会,原因是 2.体积相同的铁球和铜球都沉在水底 “大于”“小于”或“等于”)铁球受到的浮力. ,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脚的 ,铜球受到的浮力(选填 3.如图l所示,由于液体内压强与深度有关, 因此,较深处的气泡压强较大,体积较小.这些气 泡上升时随着深度的减小,压强减小,体积变大, 这些气泡上升时所做的是运动,这些气泡受 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2所示为甲、乙、丙三个小球处于水中的情 况,若它们的体积都相等,则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若它们的质量都相等,则球受到…  相似文献   

14.
潘述昌 《中学理科》2007,(12):32-34
隐含条件是物理解题的“金钥匙”.历届高考试题中,都设计了一些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或隐含重要关系,或隐含多种可能……而“隐蔽处”,可谓无处不在——物理现象过程中有、估算问题中有、题目附图中有、关键字词中有、临界问题中有……为帮助同学们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现举几例,结合《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说明》分析、评述,仅供参考.1.在给定现象中,寻找隐含条件物理概念是解决问题的依据之一,有些题的部分条件隐含于相关概念的内涵中,要想找到这些条件,要求熟悉有关现象的概念和规律,这【例样的1】题目重…  相似文献   

15.
[题目]甲、乙、丙三人绕周长为2000米的圆形操场练习跑步,他们三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乙、丙同一方向同甲背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再过1.25分钟甲和丙相遇,又过了3.75分钟甲、乙再次相遇。已知甲和乙的速度比是3:2,求甲、乙、丙每分钟各行多少米?(201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招生试题)  相似文献   

16.
命题者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敏捷而严密的思维能力,常常在题干中设置一些隐含条件若对试题中的文字表述不作深入剖析,很可能会使思路误入歧途,得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答案。如何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就隐含条件的类型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解答这类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解题的一般思维程序和熟练的方法技巧。一、要字斟句酌忌浮光掠影 [例1]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  相似文献   

18.
所谓隐含条件,通常是指题目中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若能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能加以利用,常常可使问题得到迅速而巧妙的解决。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本文就初中化学试题略举几例。1 条件隐含在题目的字里行间中 例1 将足量的铁粉加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质量相同。则混合溶液中分别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省 2 0 0 2年的中考试题中有一道浮力选择题 ,曾难倒了为数不少的考生 ,成了一个主要的丢分点。在此我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呈献出来 ,供大家参考。题目 两实心球a、b密度之比为 4∶ 3 ,体积之比为 1∶ 2 ,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 2∶ 3 ,则可能是 (  )A .两球均沉入水底 ;B .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 ;C .a球下沉 ,b球漂浮 ;D .a球漂浮 ,b球下沉。析与解 (1)对于选项A ,两球均沉入水底 ,因而V物=V排 ,所受浮力可分别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 =ρ液 gV排 写出表达式对于a球 Fa =ρ水 gVa对于b球 Fb =…  相似文献   

20.
统计题作为中考试题,历来格调新颖,形式各异.随着课改的实施,这一类试题更加引人注目.就其考查层面而言,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1.概念类根据统计概念的基本特征来判断而得到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类题往往与计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常借助统计中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1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其中使用寿命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年)甲:3,4,5,6,8,8,8,10乙:4,6,6,6,8,9,12,13丙:3,3,4,7,9,10,11,12三个厂家在广告中都称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