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94):78-79
英语公务文体不同于其他文体,有自己的特色,且公务文体种类繁多,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无论什么类别的公文,在翻译时都应以忠实原文、严谨准确、行文规范为主要原则,辅以译文通顺、明了易懂、逻辑清晰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上和实务中辨明妨害公务罪之"公务"的内容,应是研究本罪的前提和基础,其界限的明晰将有助于正确地适用本罪。行政法意义上的公务,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其委托、授权的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刑法意义上的公务,从内涵上可以分为"国家公务"和"社会公务",国家工作人员从事的是广义上的公务,即国家公务和社会公务,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从事狭义的公务,即国家公务;从外延上可分为"国家公务"和"集体公务",国家公务一定是公务,而集体公务不一定是公务。本罪中的公务是指国家公务。  相似文献   

3.
刘仁福 《职业技术》2006,(10):153-153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材料,是实用文体的一种。它要喻事明理,传情达意,而它的实用目的又决定其必须以朴素自然作为写作的根本。具体说,公文写作的朴素自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主题要单一明确从公文的产生来看,无论是领导布  相似文献   

4.
判文是唐代选官考试中使用的重要文体,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根据判文题目的来源出处,判文可分为公务案牍式、经籍古义式和僻书曲学式三类,各类判文的难度不同,在历史演进上表现出了由易到难的发展特征,但到唐代后期又有了起伏。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他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并有行文规则和处理办法.行政公文是高校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横向沟通的一个基本手段,是师生员工办事的最终依据和凭证.在新世纪的开端,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新<办法>),并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办法>的颁布实施必将推动国家行政机关和各高等院校行政公文制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戴晏 《文教资料》2014,(36):169-170
公文,简言之就是公务文书。它作为常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文体,长期以来留给大众实用的印象。而公文本身,与其他文体一样,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公文的艺术性体现于它的形式和本身的内容上。本文通过对公文美学特征的论述,探讨公文写作的更多方式,有助于人们发现公文之美,在实际写作中更有效地发挥公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是一种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文体,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也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办理公务及个人事务所使用的重要文体。应用文写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随着公务员等各类考试的白热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应用文写作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从整体上看,应用文写作教育的整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在职业院校,从学校、教师到学生个人对应用文写作都没有做到充分地重视,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低下。因此,对提高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李国英 《教育与职业》2007,(18):148-149
"句无可削、字不得减"是衡量文章简练与否的标准,公文担当处理公务的重任,在简练为丈方面较其他文体有更严格的要求.结合公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文章探讨了简化公文的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9.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材料,是实用文体的一种.它要喻事明理,传情达意,而它的实用目的又决定其必须以朴素自然作为写作的根本.具体说,公文写作的朴素自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0.
以逻辑的观点来考察.现有的文体系统存在分类“标准纷杂”,类别“杂乱而琐碎”等逻辑缺陷。其实文体的划分应当以其本质属性——社会功能为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可以将文体分为实用文和艺术文两个大类;实用文包括民用、公务、科教、新闻等四小类;艺术文包括诗歌、小说、戏曲等三小类,从而构成一个门类清晰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由我院中文系袁昌文教授和北京中国管理科学院刘胜俊教授主编,北京、贵州、广东、湖北、江西三十位专家教授撰写的《千种文体写作》,最近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散文、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影视文学、说唱文学、科普文学、儿童文学和新闻类文件、经济类文体、文教类文体、史志类文体、司法类文体、科技类文体、军事类文体、外事类文体、公务文书、日常应用文等十八个大类,近千种文体的特征、写作要求和方法.一种文体一篇,一篇一千多字,采用说明式与随笔式结合的写法,  相似文献   

12.
公务文书是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 ,研究公务文书的语言特点 ,对语文学习大有裨益。而公务文书在句式选择和运用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首先 ,公文中大量运用的是陈述句和祈使句。陈述句用于客观而明确地从正面或反面陈述事实 ,说明问题 ,传递信息 ;祈使句则用于提出要求或规定 ,明确告知别人要做什么或不要做什么 ,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 ,是非界限非常明确。一般来说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递呈的报告类公文 ,内容以陈述为主 ,故多用陈述句式来表达 ;而命令类和告知类公文 ,则是国家机关在发布重要行政法规和规章 ,采取重大强制性措施 ,公布应…  相似文献   

13.
应用写作是93级汉语文学、文秘、政史、人事管理、公关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教材仍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高瑞卿主编的《应用写作》。本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五大类,即:一类,公务文体(包括公文、事务文书)写作,以适应学员将来工作的需要。二类,学术文体(包括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和其它科研应用文以及传记、方志)写作,是为了学员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并扩展知识面。三类,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包括书信、读书笔记),以适应生活、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4.
泰山古代文献的文体种类丰富.从文学体裁到应用文体,皆有丰富的作品。其中诗、散文最多,成就也最高。一些文体的代表性作品。都是文学史上一流作品,甚至为本文体开创之作。泰山文体源流清晰,绵延数千年不断,文学成就斐然,实为文体发展史之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5.
公务接待的运行实态本质上是利益的博弈过程。通过博弈论和期望理论的分析视角对我国当前公务接待的结构性和行为性两大问题进行考查,利益的相关性、预算的软弱性及其成本的可转移性,这些造成当前公务接待费用被滥用的深层原因得以呈现。而结合主观博弈模型对公务接待改革进行的宏观分析显示,要从根本上治理公务接待这种不规范现象,需从财政预算制度、行政监督制度、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激励替代制度、成本转移的管制制度和标杆管理制度六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改革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文体是指文本的体裁。在小学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常见的文体有小说、散文、诗歌、说明文等等,这些不同文体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即为文体特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特定类型文本的学习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是同一主题、不同文体的文本,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所关注的角度也会不同,其语言文字的运用、布局谋篇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把握住文体  相似文献   

17.
高宇 《文教资料》2014,(36):50-51
判词是古代司法官员断案决狱的裁决文书,也是处理日常公务和发表评论的一种应用文体。判词作为法律判断的结论,是对判断经过和结果的确认,是对判断结果的直接文字表现形式。判词作为一种司法文体,它的产生、发展、成熟、完善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判词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司法状况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同时又发挥着独特的历史作用。从历史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判词写得文采飞扬,形式上充满文学色彩,内容上又法、理、情兼容。如今我只是粗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判词的研究,理清其发展的历程,重点总结出判词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分析判词文学化、儒家化背后的原因,找出判词真正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传统语文教学本着知识本位的语文观,常常从说明文的文体入手来解读课文。而新课标更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文体知识,在单元教材的编选上虽兼顾文体,但更注重题材内容的相关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此单元课文的解读,重点应放在对文本内容及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文体知识的把握。但目前,教师对此单元的教学仍存在两个问题:一、仍以文体为中心来解读文本,把本来蕴涵着丰富文化内蕴的课文,变为了枯燥的说明文范本;二、一些教师知道应该…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从语言学本体知识出发,对微信上流行的新文体"点开全文体"的生成机制深入剖析。在该文体的创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机制主要有:逻辑误区、非焦点的否定、同形异义等。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文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文体,无论是政府、机关、团体或个人;也无论是办理公务或处理私事,均需使用。比如人际交往、亲友往来,就需要写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工矿企业要履行职能,就得发通知,出布告,订合同等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