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武当拳的内涵,武当拳为何又称内家拳的原因,及内家拳的源流特征。  相似文献   

2.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发扬中华武术,挖掘社会珍贵文化遗产,本文作者搜集丰富的洪拳文献资料,并走访洪拳名师进行交流,讨论。对洪拳的起源,发展及其拳理进行系统的整理,修正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调的示范和讲解方式进行武术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武术技术动作难度大,不易掌握,可望而不可即。"形象化分析法"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调的示范和讲解方式进行武术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武术技术动作难度大,不易掌握,可望而不可即。“形象化分析法”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的代表.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为中国武术一大名宗.目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武术的成名已有600年历史,但学者、专家、权威机构,著作、文献中从未见到记载与标识,在湖北板块中国武术主要拳种分布图中也未见到文字记载,也就是说武当武术没有纳入中国武术之列,也没有纳入湖北地方武术.从武当拳法研究的挖掘与整理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辅以体育考古学的角度与视野,探讨其与武当武术的关系,经过20余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统计、分类,构建了武当武术拳械的基本框架,以填补中国武术拳械目录之空白.  相似文献   

6.
从太极拳的化渊源入手,探讨了太极拳的功能,得“理”,“法”,才可修身,养性,颐心,得出了走正途,练功法,以静生动,动中求静,不欲修,则修自来,不求养,则养自成,修身养性,则浑然天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广东武术历史悠久,拳派繁多,但众多南派拳在历史源流问题上仍是各抒己见,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观点。作为广东五大拳术之一的莫家拳,有史料记载以来,其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与其传承的悠久格格不入的是,该拳种的发展及其起源问题上亦是停留在相传、据传的层面上。对莫家拳历史渊源的考析可以从它的起源的时间、历史人物、使用的器械等方面进行论证说明。进而得出:莫拳的产生与明时期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有很大关系;莫家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只是利用了众说纷纭的"南少林"这一主题,而与"南少林"并无直接联系;莫家拳在创拳初期及其流传过程中显然受"天地会"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8.
“太和拳”是武当道派的历史拳种.根据“太和”的主旨,结合武当的今时今物的修行体验,创编的这套简易拳术,是对武当太和拳的一种承继和弘扬.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心意六合拳这一传统武术的形成、发展,尤其是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主要组成部分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文中将河南派马氏心意六合拳"四把捶"与"十大真形"的关系进行了重点介绍,并细说了马氏心意六合拳的"十大真形".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教学是高等院校武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高等院校开展太极拳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要加强研究,从而为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东武术历史悠久,拳派繁多.但众多南派拳在历史源流问题上仍是各抒己见,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观点。作为广东五大拳术之一的莫家拳,有史料记载以来,其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与其传承的悠久格格不入的是.该拳种的发展及其起源问题上亦是停留在相传、据传的层面上。对莫家拳历史渊源的考析可以从它的起源的时间、历史人物、使用的器械等方面进行论证说明。进而得出:莫拳的产生与明时期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有很大关系;莫家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只是利用了众说纷纭的“南少林”这一主题,而与“南少林”并无直接联系;莫家拳在创拳初期及其流传过程中显然受“天地会”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2.
歌诀除了具有一般歌谣的形式外,还包含了对技艺经验的记载,是中国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广泛采用了歌诀的形式,用于传授修行方法,这一传统也为内家拳所沿习。内家拳歌诀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总结了道教的养生方术和功法要领,也反映了道教的神仙观念。内家拳歌诀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而能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反过来又促进了道教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3.
武术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其技法的原则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武术内家拳,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4.
唐代科举制度包括常举和制举两部分。我们通常所谈论的科举仅仅指代常举,往往对制举这一科举制中的重要内容有所忽视。现世学者近些年虽然对制举已有不少的研究建树,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试图从唐代统治者对制举的定位和引导、制举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士人的功名意识以及制举在唐代的影响程度四个角度,对制举在唐代科举制中的地位再作一些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南少林太祖拳及广东洪拳渊源辨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两者的技术特点、风格特点及技击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广东洪拳之源。通过研究得出: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关系密切,应同宗属于南少林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16.
李利军 《文教资料》2006,(19):165-166
作者以石家庄市部分中学的学生为对象,探讨拳操代替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对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作用。结果发现拳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及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之一,已经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的太极拳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文章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武术界,与女性有关的且为稀有拳种的拳派主要有4个,"五枚拳"作为其中发展势头较好的一类深受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地区女性的欢迎,从创始之初就深深地扎根在了闽西客家一帯,目前已经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从"五枚拳"的历史渊源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五枚拳"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意拳站桩功法融入现代专业散打训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从意拳站桩功对提高、培养散打运动员力量素质、身心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三维度探索传统站桩功法作用于现代散手训练的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问题不仅是诉讼法学上的问题也是宪法学上的一个问题.沉默权不仅具有宪法基本权利形式上的特征而且具有宪法基本权利实质上的特征。将沉默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加以规定,符合现代社会宪法基本权利内涵及种类不断扩张的要求.不仅如此,在宪法基本权利中谋求沉默权的合法地位,既是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的要求,而且还符合宪政意义上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