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张炜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29-32,44
以李清照词作的花姿意象为分析文本,探究李清照狭窄的视觉意象所护持眷顾的体验意趣、内在情感,并渐次梳理当下诗性文字连类生发的欣赏限度,即惟有疏落其词作与其人生的间架关联,才能更贴近其实是意识书写的文学真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对毛泽东诗歌翻译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毛泽东诗词中文化意象的翻译。通过对毛泽东诗歌翻译不同版本的总结和归纳,提出针对不同文化意象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出发,把文化意象归类为专有名词意象、地名意象、历史特色意象以及典故意象,分析不同种类文化意象的翻译技巧,建议在翻译文化意象时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同一文化意象的不同理解以及同一文化意象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几首美国意象诗和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对比赏析,分析了意象诗的主要特点以及与中国古诗中意象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芳草意象进行浅析,即芳草意象溯源和芳草意象的意蕴分析。在芳草意象的意蕴分析部分又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芳草分别表现了感叹人生的愁、怀古伤今的愁和离别远思的愁。本文力图通过芳草意象的横向和纵向分析,从而探究其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都市情歌意象丰富、特征鲜明。通过对都市情歌的意象特质和意象建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探寻歌词写作中如何达到外在意象结构与内在情感结构相互渗透,抒情主体与轻灵意象合二为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莫言以"肉"意象充实并丰富了文学意象群,对"肉"意象的提炼及对"肉"意象所蕴涵文化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力求深入探讨"肉"意象的文化象征意义,以期揭示其多重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意象图式理论被运用于诗歌作品的赏析中,为诗歌文本分析开拓了新道路。本文将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对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To the Cuckoo》进行诗歌意象分析。分析得出该诗歌呈现出多维的意象图式集,诗人通过对杜鹃声音的寻找唤起自己童年时的美好回忆,也体现出诗人心中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意象角度切入唐代送别诗,对唐代送别诗意象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自然景观类、植物类、动物类和器物类意象,每类意象选取两个代表意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古诗词作品的重要的审美范畴,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媒介,对意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本文以中学语文古诗词中的“雁”意象为探讨对象,将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含有“雁”意象的诗词进行整理,并对诗词中的“雁”意象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得出中学语文古诗词中“雁”意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诗歌色彩意象抒情系统论”的第一部分,它从诗歌色彩意象抒情的基本特征人手,分析了色彩意象特征:原生色彩意象、变异色彩意象,以及两者的融合;并由此进而对色彩意象个性化抒情美感特征和色彩意象载体对象选择机制特征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1.
英国浪漫派诗人长于借自然之象诉内心之情.《我漂亮的玫瑰树》、《一朵枯萎的紫罗兰》与《水仙》分别是浪漫派的起点诗人布莱克、“浪漫骑士”雪莱以及“湖畔派”代表华兹华斯的咏花诗.诗人在诗作中借花言情,借三朵“花”吐露出三种不同的爱情观.玫瑰树诉说了布莱克对爱情的忠贞信仰,他的情感世界是纯真的;紫罗兰寄托了雪莱对亡妻的缅怀,他的情感世界是浪漫的;水仙慨叹的是华兹华斯与爱人相思不得见的孤独,他的情感世界纯真的浪漫与浪漫的纯真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2.
易安词的花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名的女性词人,她现存的大部分词作中都有对于花的描写,李清照在对花的描绘和进行花意象的塑造中,很好地表现出了人花共爱的情感关怀,花人互喻的创意定势,心花互释的人内涵和屈陶风韵的审美追求。李清照对花的吟咏,从抒情主体,吟咏方式到审美意蕴等,都极具特色,其所创构的花意象,是高雅女性意识的投影和高尚人格情操的外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内蒙古散文作家,舒正钟情于散文创作,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化散文和抒情散文。作家在创作中。摈弃矫揉,以传统抒情之美成就了一组具有审美意象韵味的抒情散文。“花”是舒正散文中最常见的意向。散文以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花”意象,与人生情感中最珍贵的亲情自然糅合成亲情之“花”的意象,素朴而令人感动,使舒正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词中大量运用花意象,她本人在词中也以“惜花人”的形象出现。在其创作的早、中、晚三个时期,由于创作心态迥异,“惜花人”形象由“爱花人”、“怜花人”发展到“悲花人”。词人以花自况的心理贯穿一生之创作,通过对花的赞美,表明自身高洁、坚贞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意象创造是张爱玲小说中惯用的艺术手法,花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用花来衬托女主角生存的环境,花成为女主角命运的象征符号。张爱玲的小说把花与女子命运相联系,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来阐释花与女子命运的关系,花的意象有了更加广阔的所指和更深层次的拓展,张爱玲创作的花意象是对古代花意象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论李清照词花意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清照词作中花意象的数量相当多, 基本集中在梅、菊、桂、荷、海棠等花。这种选取既与她身世经历有关, 也与宋代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花意象表现了女词人对美与生命的追求与爱惜, 是女词人的心声, 也是民族与社会的心声。同时, 女词人喜欢将花意象与特定的时间、季节、气候、心境等联系在一起, 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7.
把符号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始于索绪尔符号学思想。后来其研究对象逐渐从语言符号扩展到了服装、电影、身势语等。能指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索绪尔的音响形象,而是扩展到了语言之外的各种实体。花卉在人类心目中总是被赋予一种象征意义,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花卉及其象征意义分别是一种能指和所指,其组合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因此花卉可以被视为一种符号,而花语也就是一个符号系统,有着它独特的意义潜势,花卉符号的价值也在横组合纵聚合关系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葬花吟》中有关“花”的意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葬花吟》中花人融为一体 ,林黛玉明写花 ,暗悲己 ,花成了黛玉的象征意象。花飞花谢的无奈 ,正是黛玉对自己人生的感慨。花容易逝但却洁身自好的品质正是女主人公孤傲高洁灵魂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萧伯纳的剧作<卖花女>以奥维德的匹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为原型,同时又为它增添了新的内涵.从作品本身和人物分析来看,息金斯是匹格马利翁式的窒息生命活力的精灵的象征,而伊莉莎却正好是这种精神的反面.剧本展现了卖花女自我认识和心灵发展的心路历程,为古典传统赋予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综合介绍了高等植物花发育的特点、开花诱导途径、花/花序分生组织形成、花器官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高等植物的开花诱导有四个促进开花的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和赤霉素途径。这些途径通过某些整合基因共同调控植物的开花转换,如FT、LFY、SOC1和FLC等。在花/花序分生组织形成过程中,LFY、AP1等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花/花序分生组织特异基因。花器官的发育由A、B、C、D、E等五类基因控制,它们调控着花萼、花瓣、雄蕊、心皮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