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李进德 《考试周刊》2011,(36):226-227
本文对课堂结构的优化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挖掘学生的强势智能,积极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多创造讲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善于分析回答问题,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以此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吴瑜萍 《教师》2010,(27):116-116
“学困生”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完成正常学生能完成的学业任务,不能达到一般学生所达到的学习水平的学生。广东省广州市第九十三中学是一所城乡交界的初级中学,由于客观因素,学困生比例较高。而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要面对全体学生,更要面对学困生,只有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日趋终生化的今天,学会学习是每个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目标,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教学的要义所在。为此,就要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慧 《教师》2010,(3):93-93
分层次教学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奋斗而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提高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宗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定目的,从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活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的提出,旨在改变现有学生的阅读情况,寻找一种改进学生阅读的策略,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加强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策略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构建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结构。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给阅读方法;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开设阅读活动课,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等一系列措施,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周小丽 《成才之路》2010,(20):I0006-I0006
在党中央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尤为重要。我们要在作文教学中,尽力让学生从身边之事写起.写出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的作文在求真务实上,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越写越灵活,并逐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平林 《考试》2009,(7):55-55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他们学得轻松快乐。本文介绍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化学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琼 《贵州教育》2009,(9):29-30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作为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素质,从生命的内部去点燃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启发学生主动地寻找和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寻找各种解法的过程中,达到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并领悟知识间的联系与变通的目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中等职业学校入学学生的摸底测验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未达到应有水平,约有30%-50%的学生数学成绩在40分以下。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上看,“自觉型”的极少,“懒散型”、“贪玩型”居多;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自制力较差,自我认识模糊;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看,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应该达到的基本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处于较低水平。有的学生数据处理、计算、分析、判断、推理与证明的能力未达到应有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各种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考表达倾听能力非常重要。很多小学教师为了保障学生达到教育要求,投入大量的精力,改善学生目前的学习方法,以求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忽视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导致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认知过于片面。学生的倾听能力极为重要,通过倾听学生就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规避传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分析以往在学习中的疏忽之处。因此数学教学倾听能力培养要讲究“因地制宜”原则,其不仅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更是核心。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不是靠教师苦口婆心、面面俱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领路人,使学生达到知其一必知其二,举一反三。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积极自主地在探究上做章,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笔认为,要想做到学生能积极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学习环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测和改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作文应进行创新式评语评价。其中蕴含着赞扬、希望等各种情感,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展开写作的翅膀,飞向成功,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趣教自主学习是小学教法改革的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达到趣教、乐学.其关键就是在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让学生智慧的洪流“一泻千里”,从而达到培养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题多解是日常教学中所倡导的,其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减轻学生负担,以期学生能够融合所学知识,达到灵活运用。若能认真落实,于教师与学生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兴趣浓厚,学生就能学习得轻松愉悦。反之,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智力发展水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