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就业难“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残酷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心理带来重重困惑:理想择业与现实择业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矛盾。高校德育应从渗透大学生择业观念矫正、就业常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消除大学生心理困惑,使之以积极姿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就业难成因的剖析,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高校扩招与就业岗位的矛盾、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的矛盾等等,因此,应采取加强思想教育、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完善教育体制,调整办学思路,培养特色人才等措施,才能使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涉及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等四个主体。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招生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招生的政府行为与就业的个体行为之间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与社会需求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性与实践经验的匮乏性之间的矛盾,毕业生自认价值的提高与社会认可度相对降低之间的矛盾,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与对应职业岗位被占有之间的矛盾等。只有在这些深层矛盾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寻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正确措施和出路。  相似文献   

5.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质量管理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几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经济转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供需矛盾,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连续扩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应市场要求,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及落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6.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就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地区集中,区域分布不均衡。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家长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高校要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要完善就业保障新机制,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指导服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对于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动能、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在宏观经济压力持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及就业率与招生专业设置应答机制缺失等压力之下,提出建立就业率对专业设置的反馈机制、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就业帮扶等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地方高校扩招后配套改革滞后、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学生就业的观念不当、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等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原因。解决的途径有:地方政府应积极拓宽扩招后的就业途径,地方高校要解决结构性矛盾,理顺供求关系,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又成为新的关注点。导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片面追求就业率,就业指导水平不高、队伍不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不足、角色定位不准、就业能力不高等。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增长率,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拓展就业渠道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学校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提供优质的就业管理服务,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大学生个人通过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措施来提高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报酬、就业满意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考量就业质量的指标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表现在就业领域以“民营企业、个体”为主,就业稳定性较低,劳动报酬低于预期,专业对口率不高,职业期待吻合度低.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用人单位、政府政策有一定关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法是基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根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关键,完善政府就业政策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也出现了期望与实际相矛盾、岗位与专业不匹配以及某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尝试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高校也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并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通过这些方式活跃就业市场,解决新常态下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领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完善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提高专业技能。在就业工作指导上,扩大就业指导范围,深化就业内容,完善就业人才队伍,发挥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同时,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3.
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专业设置是高校为了方便人才培养,兼顾学科分类及职业分工共同要求决定专业的设立、变更与废止的活动。从理论上讲,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统一、对立和互动的复杂关系。专业设置必须实事求是,以课程调整为先导,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以主动超前的专业设置为大学生就业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其原因主要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动手能力欠缺综合竞争力不高、就业观念落后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不健全等。因此,要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加强人文教育及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并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大学生失去了原有的就业优势。为使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更加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建议唐山市英语专业大学生专业培养采取以下对策:建立唐山市英语专业人才信息库;成立唐山市及各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质量管理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几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经济转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供需矛盾,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连续扩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应市场要求,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及落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7.
钟云华  李磊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71-73,121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没有突出本土特色、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师资力量薄弱与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得力等教学因素是其毕业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地方高校应该推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大扩容”后 ,毕业生人数剧增 ,就业难度加大 ,大学生就业呈现诸多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有 :选材“品牌”化 ,市场“基地”化 ,择业城市化和就业“非规范”化。树立诚信“品牌” ,建立就业“基地网” ;提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引导毕业生走“先就业 ,再择业或创业”之路 ;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猎头”型专家队伍 ;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等 ,是搞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要缓解大学就业压力,高校就应做到:合理设置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和辅导。  相似文献   

20.
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了人力资本配置的效率.与此同时,市场自身的滞后属性带来了大学生就业中的一系列矛盾.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供求矛盾、市场导向与市场滞后的矛盾、自主择业与有限选择的矛盾、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对于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健全市场体系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