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困惑: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1.弃之课外。“略”指“简单、略微”,“略读”就是简单一读,略知大意。于是教师们便有了“忽略”略读课文的念头,任由学生自己去读。同时略读课文中仅有开篇的引言,既没有识字、学词、读写的任务,也没有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没有相应要完成的作业,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略读课文起着完成自学过程、培养自学能力、扩展课内外阅读范围的作用。抓好略读课文教学,是促进学生“自能读书”的关键。但是,在略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教与学的失衡现象,有的教师重讲轻读,不肯放手,结果投入与效率不成正比。在略读课的教学中,究竟如何把握教与?..  相似文献   

3.
统编语文教材把“精读”改为“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明确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课型。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这两类课文教学的根本特质,混淆了两种课型。那么,“自读课文”到底该如何教?教师应该从教读课文引路、旁批提示辅助、多样教法助力、课外自读延展四方面入手,教学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一、略读课文教学“略”“精”不分的现状 1.面面俱到,不敢“略”。 有的教师不清楚略读课文的课程价值.不清楚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形态方面的不同,不知道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教师的教要“略”.学生的学不能“略”等教学特点.所以不知略读课文教学要“略”教。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担心略读课文略教了.自己的学生会在统考时栽跟斗.所以不敢“略”。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匆匆忙忙赶进度.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相似文献   

5.
关于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见,无论是“精读课”还是“略读课”,学生所应用的学习方法可以相同,不同的是师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精读是教师细致地指导学生读,教师教的多;略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读,  相似文献   

6.
王怀 《小学语文》2009,(1):17-18
人教版新教材语文教科书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课题中用※标示。随着年级的升高,新教材逐步增加略读的分量,精读相对减少,至高年段,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但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略读课文是教还是不教?该怎样教?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7.
关成明 《学子》2013,(1):35-35
小学语文课文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就精读课文习惯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然而,在教学中,略读课文往往处于较尴尬的境地,教师要么当自读课文轻描淡写一读而过,要么当成精读课文教得过细,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课文,如果...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大型的公开课、教学评优活动及下校听课时,我们很少听到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关的文章、论著及教案也很少见到。教学中,有的忽视对略读课文学习的指导,略读课成了自读课;有的甚至以课时紧张为由,把略读课文变成了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略读课文的教学之所以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在考试范围内)。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许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不少教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仍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9.
目前,略读课文的教学大多陷人了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略教略学。即把“略读课文”中的“略读”同“略读能力”中的“略读”混为一谈;以为既然是“略读”,那么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粗略地感知一下课文内容就算万事大吉。这种教学不但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非常肤浅,而且使学习方法得不到迁移、运用,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二是精教精读。即以为既然略读课文是语文教材中和精读课文一样重要的课文类型,  相似文献   

10.
张淑华 《考试周刊》2010,(21):60-60
阅读培养,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阅”,教学生“读”。无论是“愉快教学模式”,还是“语感教学模式”,都离不开“读”;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必须“读”,才能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相似文献   

11.
精读课文好上,略读课文难教,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其难就难在一个“略”字。认识的不到位,略读课文研究的薄弱,导致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花样百出,离教材的编写意图甚远。本论文从“取”“舍”切入,从教材编写的取舍分析略读课文的地位,阐明略读课文“略”的目的,明确“略”的重要性;然后从“敢舍”、“巧取”两个方面,论述上好略读课文的“略”的方法与技巧,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雪 《考试周刊》2011,(90):59-59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进入了误区.表现如下:(一)将略读课文作为“自由文本”摆在课外,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或轻描淡写、放任自流,课堂上,让学生随便读几遍,老师不指导,不总结、反思,如“蜻蜓点水”,轻轻带:吐。(二)略读文本难以取舍,非常谨慎。略读文本在内容或语言点来看,文质兼美,深受学生喜欢。但如果对略读进行精细的讲解,又有浪费课时之嫌。(三)略读和混读,无主次,无差异,可谓“齐头并进”。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对所略读课文内容、性质认识不够清晰,对所略读课文的谋篇布局,没有彻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误区一:按辔徐行地精读由于教师们对于“略读教学”的理解还不透彻.不知应怎样引领阅读.不知应从何教起.加上公开观摩活动、教学评优活动、互听互评研讨活动中都很少能听到有关略读课文的教学.所以许多一线教师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完全等同起来.略读课文的教学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面面俱到.篇章结构精雕细琢,按辔徐行地精品细读。  相似文献   

14.
佘同生  黄朝霞 《广西教育》2012,(1):12+81-12,81
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文导学卡的设计,与精读课文的设计思想是一致的,区别在于精读课文要凸显一个“精”字,略读课文要凸显一个“略”字。所谓“略”,主要指花时要少一些,读的速度要快一些,学习内容要简一些,教师指导要放开一些,其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第三学段教材每单元的精读课文后,编者都会安排一定量的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应怎样实施教学?不少教师常常感到困惑。他们有的没有准确把握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区别,有的没有顾及编者安排不同课文的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或将略读课文几乎等同于精读课文,条分缕析、精雕细琢、费时费力,还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或将略读课文几乎等同于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分为精读、略读两类。略读课文以前叫"自读课文"或"阅读课文",笔者觉得叫"自读课文"更合适,下面仍以"自读课文"称之。长期以来,教师们对自读课文半扶半教的特点认识不足,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总是把它和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精耕细作,生怕升学考试时试题出自自读课  相似文献   

17.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类型。目前,在教学中,教师不知道怎么定位略读课文,导致略读课文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在"略而不简,重在精教"下功夫,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鲁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三类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自读课文”.这类课文都是集中安排在每一册的后面。这三类课文的设置顺序体现了阅读教学由“扶”到“放”的基本规律。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到“自读课文”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读书方法、尝试运用读书方法、锻炼阅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引领逐步减少。学生的自主读书逐步强化。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制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课题中用※标示。这种编排形式教师们似  相似文献   

20.
从三年级开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把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部分,但是许多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一、粗中求精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经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已经理解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所以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并不重视,只是任由学生读几遍课文就结束了;而有的教师却把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