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管制人员培养模式和规范体系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空管人员培养规范体系、国际民航组织对管制员培养规范标准的指导材料、我国民航局和民航院校对管制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中国与美国管制员培养特点和规范体系;针对建立我国管制人员培养规范体系,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路径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仍存有诸多不足。进入新时期,我国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其路径是:改善职教师资培养招生制度,拓展生源渠道和招生路径;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积极推进职教师资培养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相关的制度体系;制定符合职教特色的教师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工科教育体系出发,以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为导向,剖析了现阶段传统工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新工科的必要性。根据中国发展与时代需要,对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证,提出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和具体措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融入课程思政;创建科学课程体系;创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展基于岗位的实训教学。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既是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参数,也是引导各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在此背景下,湖南文理学院对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究,构建了"LATTE"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后来,学院对此体系进行了升级,形成了包含"互联网+语言"、"互联网+学术"、"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团队"四大核心素养的"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基于此,文章首先阐释了"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目的;随后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介绍了"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教学应用;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四大核心素养运用的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I-LATT"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提出,可为新时代英语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师范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回顾和总结了海南大学在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措施,包括推进法律硕士培养与司法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法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分类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研究生视野,围绕师资队伍、奖助体系、培养体系以及改革问题等维度,开展了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卷调查。在比较视野下,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有明显的共性,也有鲜明的殊性。整体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等维度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奖助体系改革成效甚微;且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还较为突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还需要多管齐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人才培养的角度,阐释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学历层次结构和内容体系;对消除义务教育的“盲点”、建立培养特殊技能人才的教育体系及完善高职层次各类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研究生视野,围绕师资队伍、奖助体系、培养体系以及改革问题等维度,开展了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卷调查。在比较视野下,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有明显的共性,也有鲜明的殊性。整体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等维度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奖助体系改革成效甚微;且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还较为突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还需要多管齐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初步构建了"一目标、二体系、三结合、四条件"的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即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继承性和创造性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条件、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条件、完善的实验实习基地条件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条件,取得了满意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注重素质,面向创新,构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围绕构建研究性大学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体系,探索和实践机械设计全过程培养的教学实验体系,包括拓宽认知实验、培养工程素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工程设计工具;通过实践、实验活动造就工程设计能力,造就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验体系.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交通工程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在交通工程人才培养中实践实验环节的缺失,在分析国内外交通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文章对国内外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现状;对实践和实验教学在交通工程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实践和实验教学提出的相应要求进行了辨析;就构建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实验教学四层次体系和交通工程实验室扩建提出了仿真规划与信息采集平台搭建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基础上,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校企协作贯通大学4年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以项目、案例为核心,科学设计各年级教学内容;以实践为基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校企协作、优势互补,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定位,结合有关文献,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提出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内涵、价值;剖析了国内职业院校成熟的常见四类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内容;综述了实践教学中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了“一体化设计、三阶段培养、多平台支撑、过程化监管”的培养体系。设计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体系,重构核心课程及教学内容;构建三阶段人才培养过程,开展油气生产与智能家电等特色鲜明的项目训练;建设多层次联合培养支撑平台,落实校企协同过程化指导及评价机制。实践表明,培养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理工科博士生生源存在数量偏少、质量偏差的问题。其主要成因是就业困惑、培养过程的高损耗、师生关系异化和招考制度的缺陷。生源挖掘的路径有:构建招生宣传的高效平台和长效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生源流失;优化招生考核的评价体系和录取方式;完善培养机制的奖助体系和资助体系;探索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培养的机制;尽快开展理工科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新时代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探索行之有效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法,构建“三维度、四层次、进阶式”项目化教学体系,即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维度,构建院级四层次项目化教学体系;在跨专业复合能力培养维度,构建校级三级进阶式工程化项目教学体系;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维度,构建创新创业类进阶式系列项目化课程体系。实践证明,所构建的项目化教学体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跨专业复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较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提速”更要“保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二十年来的不断借鉴和完善,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难题,本文梳理并分析了目前制约专业学位健康发展的三大问题,即社会认同度低、特色不鲜明以及没有建立起单独的培养体系,并指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不断扩大培养规模和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优化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增加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的数量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形成专业学位的"特色",逐步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在专业学位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要逐步挣脱在培养体系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受学术型学位束缚的局面,更加注重建立相对独立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以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需求体系、培养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社会调节体系四个基本部分的统一。广义的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供求模式、培养模式、服务保障模式、社会调节模式的统一;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是办学模式、入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统一。影响职业教育体系和模式的重要因素有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社会传统因素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师范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包括教师专业选择准备阶段、教师专业教育阶段及高等后师范教育阶段。为保障师范教育的发展质量,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为连续型师范教育体系教师培养的质量建立科学方法保障体系;完善连续型师范教育管理监督体制;为保障教师技能水平而组织国际会议、教师进修班和教学技能提高班;为宣传教师教育的问题和最新理念,出版了连续型师范教育体系的刊物。俄罗斯在完善这一体系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