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知识经济·学习社会·终身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学习和教育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使信息革命导向一个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学习社会。学习即生活,生活要学习,这已成为学习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形成的基础,是加强经济的成功之本。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很难满足和适应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一场教育革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和教育的视角梳理了学历、文凭以及职业资格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意义,提出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同作为社会人才评价和管理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加强和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共识达成、制度安排科学的社会;社会转型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政策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迎生 《教学与研究》2005,12(12):13-18
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实现有着明显不利的影响。社会政策作为支持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化模式,在帮助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存在着从属性、不完整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以及低效性的特点,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应当加快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的推进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失衡,这是当前中国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逐步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6.
语教学的美育目的应是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机制。只有在教学中遵循和有机运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心理流程,把学生当成主动积极的认知,才能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的完成需要有社会道德的全面建设,而道德失范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进行全面的道德建设,应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世俗道德为基本范型,同时以整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资源和借鉴西方优秀的伦理文明为前提,并以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就此本文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重建的意义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会浏览已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是大学生学好专业、提高素质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如何学会浏览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掌握浏览的方式、方法;二是把握浏览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在学习型社会里,需要重新阐释“人”、“学习”、“学习能力”等概念,确立起“人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学习能力是人自身发展、超越的能力”等理念,以便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化引起的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变化产生出诸多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引发重大的社会危机,因此需要对这些变化了的社会结构进行新的整合,以形成新的社会的“稳态”,使整个社会能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从社会利益分化与社会利益整合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在社会利益分化的过程中,以新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所构建的一个新的“稳态”的社会,它追求的是一种更高质量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洪大用 《教学与研究》2004,12(12):18-23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没有实现城乡统筹、救助项目单一、救助水平偏低、救助理念落后、资金分担不合理、救助管理缺乏协调。为了切实保障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覆盖城乡困难人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阶段步入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认识、定位和处理社会矛盾,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矛盾吸纳机制要求根据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针对不同的社会矛盾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它包括容纳、转换和释放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它的功能作用在于:降低处理社会矛盾的成本;避免社会矛盾的演化和升级;抑制负功能,发挥正功能;释放社会能量,消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协作。从实际来看,中国现阶段已具备构建社会矛盾吸纳机制的理念基础和现实条件。本文就如何构建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吸纳机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政策以克服贫困和消除社会排斥为基本目标,在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民主、调整社会结构、增进社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社会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源于解决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强烈需求。为此,需要从科学执政的高度重视社会政策,确立“关注民生”的社会政策目标,积极扩大社会政策覆盖面,并逐步实行社会政策的城乡整合,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4.
朱春花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1-103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现象,社会需要教育的支持,教育需要社会作依附。教育的和谐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帮助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又会推动教育的进步。社会和谐与教育和谐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转型期应对我国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主张,是转型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鲜明特色。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持续性、基础性工作,促进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消除社会风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尊重和保障平等的权利、创造和设置均等的机会、制定和构建公正的制度,创建了一套公正的体制、机制和程序,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会阶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应从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改革和创新上去探求社会阶层和谐的途经。主要包括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创新再分配制度;完善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排斥"是当今国际社会研究社会问题所用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围绕解决弱势群体的贫困、失业、社会权利的剥夺等窘迫境遇而展开。"社会和谐"是我国目前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与社会排斥理论向往的境界不谋而合。实现"社会和谐",需要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努力创造消除社会排斥的制度环境,竭力避免强势集团操纵权力,全面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度,并开放整个社会系统,促进社会各阶层及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对于个人、群体合作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关系,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的增加依赖于社会网络、共享社会规范的完善和社会信任的增进。促进社会和谐,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增进社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的稳定关系全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公正、和谐应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由于社会稳定属于社会管理职能,本文从社会管理方面的风险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制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政治风险在二级指标中权重最大,政治风险中比重大的是腐败及对政策的满意度。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