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中的“Zhuo Dong”是壮语的“一条虹”;“复关”是壮语的“丈夫”;“中心是悼”的“悼”是壮语的“心烦、怄气”;“终风且Ge”的“Ge”是壮语的“暗、阴暗”;“静女”是壮语中的“纯洁的女子”;“Mang”是壮语的“狗”;“三岁贯女”的“贯”是壮语的“喂养”。  相似文献   

2.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鉴赏》2006,(7):12-13
本文如同有关青春的一部宝典,独辟蹊径,用26个字母将关于青春的思绪片羽整理一遍.几乎囊括了青春的所有内涵。“理想”和“梦想”是青春的灵魂,“激情”和“朝气”是青春的标记,“进取”是清晨的旋律,“思想”和“智慧”是青春的火花.“运动”和“力量”是青春的血脉,“友谊”是青春的桥梁,“优美”是青春的潇洒,“快乐”是青春的永远,“洗礼”和“压力”是青春的试金石,“遗憾”和“错误”是青春的缺憾.“时尚”是青春的代表.“独立”是青春的擢升,“抉择”是青春的勇气,“等待”是青春的沉静.“谦逊”是青春的成熟,“专心”是青春的珍重,“双赢”是青春的豁扶“消浙”善音是的擎钟,  相似文献   

4.
本文如同有关青春的一部宝典,独辟蹊径,用26个字母将关于青春的思绪片羽整理一遍,几乎囊括了青春的所有内涵。“理想”和“梦想”是青春的灵魂,“激情”和“朝气”是青春的标记,“进取”是清晨的旋律,“思想”和“智慧”是青春的火花,“运动”和“力量”是青春的血脉,“友谊”是青春的桥梁,“优美”是青春的潇洒,“快乐”是青春的永远,“洗礼”和“压力”是青春的试金石,“遗憾”和“错误”是青春的缺憾,“时尚”是青春的代表,“独立”是青春的擢升,“抉择”是青春的勇气,“等待”是青春的沉静,“谦逊”是青春的成熟,“专心”是青春的珍重,…  相似文献   

5.
我家对门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幼儿园。有一天,我画了一个圆圈如“O”,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西瓜!”“是烧饼!”“是铁环!”“是鸡蛋!”“是足球!”“是乒乓球!”“是脸上的小酒窝!”“是小镜子!”“是大铃铛!”“是圆月!”“是圆洞!”“是老师的大眼睛!”…… 我随手又画了一条曲线,如“──—”,让孩子们回答:“这是什么?”孩子们又争着抢答:“是海上的波浪!”“像一条蛇!”“像一根绳子!”“像长城!”“像海燕的翅膀!”“像驼峰!”“像一条带子!”“像一条弯弯的…  相似文献   

6.
“别”有十几种,它们 分别是: 分手辞行是“告别”; 握手告辞是“握别”; 挥手告辞是“挥别”; 拱手辞行是“揖别”; 亲吻离去是“吻别”; 叩拜辞行是“拜别”; 设宴送行是“钱别”; 致谢告辞是“谢别”; 行前告辞是“辞别”; 前往送行是“送别”; 临别赠礼是“赠别”; 不愿分别是“惜别”; 暂时离开是“暂别”; 长久分离是“阔别”; 永远分别是“永别”。十几种“别”@文~~  相似文献   

7.
“衣冠禽兽”一词,是用于比喻表面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其实道德败坏的人。语出《镜花缘》第43回“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其实衣饰上的禽兽,是清代官员官阶高低的标志。 清代文官外服,一品的图案是“鹤”,二品的是“锦鸡”,三品是“孔雀”,四品是“雁”,五品的是“白鹇”,六品的是“鹭鸶”,七品的是“溪鶒”八品的是“鹌鹑”,九品的是“练雀”。 清代武官的外服,一品的图案是“麒麟”,二品的是“狮”,三品的是“豹”,四品的是“虎”,五品的是“熊”,六品、七品的都是“彪”,八品的是“犀牛”,九品的是“海马”。  相似文献   

8.
“演”是肢体视觉语言,是为展示“奏”(技术)而服务的;“奏”是肢体听觉语言,是实力的象征和标志。“奏”是“演”的前题,“演”是“奏”的升华。“奏”是红花,“演”是绿叶,二者是标与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翻译的标准呢?是“忠实通顺”还是“形似神似”?是“忠实流畅”还是“准确流畅?”是“信达化”还是“信达切”?是“达意传神文采”还是“正确通顺易懂”?如此多的翻译标准,该采用那一个呢?笔者认为,还是采用严复当年提出的“信达雅”为好,因为以上所说的标准,都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围,“忠实”、“达意”、“谁确”都是一样的意思,是“信”的变相说法而已。“通顺”、“流畅”的意思也就是“达”的意思,“文彩”、“切”、“化”,也只不过是“雅”的另一种说法。所以,把“信达雅”作为我们今天翻译的标准,仍然挂非…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诊所     
“装潢”是“装饰物品使其美观”的意思。将“装潢”写为“装璜”是不对的。“潢”的本义是“染纸”。最初“装潢”的仅限于书画,后来就不限于此了。“璜”是半壁形的玉,没有修饰的意思。显然,用“装璜”组成词是没有道理的。“安装”与“按装”经常看到将“安装”错写成“按装”的情形”有的人可能认为“安装”是动词,要用到手,所以就加了提手旁儿,其实这是画蛇添足。“按”是四声字,读an.“安”是一声字读an。声调辨清了,“安装”(anzhuang)就自然不会写错了。“黏”与“粘”“黏”读音nian。“粘”有两个读音,即zhan与nian。…  相似文献   

11.
独立寒秋     
独立寒秋。毛泽东想到的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苏轼想到的则是“寂寞沙洲冷”。所以,“独立寒秋”仅是表象,实质是心中的那份情结。只要心中那份“独立寒秋”的情结在,无论是“独”是“众”,是“寒”是“暖”,是“秋”是“冬”,  相似文献   

12.
“甘”、“今”同为“含”的本字,所不同是,“甘”是“口含甜美之物”,而“今”是“甘”的倒文,表示“口含苦物”。“甘”一变为“今”,再变为“含”;“今”由“含在口里的这会儿”引申出“是时”、“今时”之义。  相似文献   

13.
引探成功论     
引探教学法的实质,是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探求的有机结合。“引”是对教师的“教”来说的,“探”是对学生的“学”来说的。所以,抓好教学的核心是做好“引”与“探”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与“探”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是“引” 中有“探”,“探”中有“引”,“引”指导“探”,“探”检验“引”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冫”是一个部首,现在的“冫”表示着各种不同的意义,有十种情况。“冫”是“冰”,以“冰”为形符的字都和“冰冻、寒冷”有关;“冫”是“冰”,但是“冰”是作声符;“冫”不是“两点水”,而是“二”;“冫”是“氵(水)”的省略,成为真正的“两点水”;由于引申的原因,“三点水”演变成了“两点冰”;因为字义是“减少”,所以将“三点水”减成“两点水”;字义和“冰”相似,而因此以“冫”为形符;因为“避讳”,“三点水”不得不变成“两点水”;因为避祸,把“氵”改成“冫”;因为汉字简化而被归入“冫”部。  相似文献   

15.
和蔼可亲日返害度往妨安排跋山涉水略见一斑“蔼”是和气的意思,上边是“‘”。不要错用为“暮霭”的“霭”(云气)。“安”的意思是装置安置。不要再加“才”旁,错用为“按下去”的“按”。“跋”从“足”旁,意思是翻山。不要错用为“拔草”的“拔”。它的意思是大致看到事物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推知全体。“斑”指的是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字中间是“文”,不要错用为“上班”的“班”。“邦”是国家的意思,不要错用为“帮助”的“帮”。“弊”的意思是害处、坏事。不要错用为“隐蔽”的“蔽”。比喻指出别人的错误,加以…  相似文献   

16.
“言”“象”“意”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三大元素。分析“言”“象”“意”之间的关系是古典诗歌赏析的常用手法。在诗歌中,“言”是“象”的载体,因“言”而成“象”;“象”是“意”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如何集兵应战,是所有国家统治者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略述汉代的兵和兵役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兵,是指战士,然而在汉代,作为军队基本要素和基础构成的战士,主要不用“兵”来名之。“兵”字在当时主要的含义是指武器,当时多用的名称是“士”或“卒”,如:“战士”、“甲士”、“介士”、“卫士”、“骑士”、“楼船士”;“士卒”、“吏卒”、“甲卒”、“县卒”、“戍卒”、“卫卒”、“正卒”、“更卒”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士卒”和“吏卒”。以“兵”指称战士个体,则比较少,而且往往是与“士”或“卒”相连为一个…  相似文献   

18.
文艺修辞鉴赏犹如“曲径通幽处”,“曲径”是文艺作品的文辞,“通”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幽处”是作品内涵和题旨情境。“由辞探意”是文艺修辞鉴赏“登堂入室”的必由之径,“以意逆志”是文艺修辞鉴赏“龙宫探宝”的必要手段,“显辞达意”是文艺修辞鉴赏“凤鸣九霄”的最高境界。分析一篇作品必然要经过“由辞探意”、“以意逆志”,以期“显辞达意”总揽全满之精要,这便是理解“辞”、“意”、“志”的三味。  相似文献   

19.
心的归宿     
信心:是飞向理想王国的“小天使”恒心:是登上事业大门的“通天梯”虚心:是金色秋天的“丰收者”诚心:是友谊花园里的“艳丽花”耐心:是获得成功的“敲门砖”专心:是攻无不克的“金钢钻”宽心:是健康益寿的“灵芝草”妒心:是破坏一切的“毒性瘤”灰心:是时代洪流的“淘汰沙”躁心: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假心:是自欺欺人的“迷魂药”歹心:是自相残杀的“刽子手”私心:是玷污灵魂的“腐蚀剂”幻心:是五颜六色的“肥皂泡”心的归宿!湖南益阳@陈立  相似文献   

20.
在教师中,有人是“教者”,有人是“师者”,何为“教者”?何为“师者”?由“教者”转化成“师者”,需要几步?“师者”首先必须是“教者”,但“教者”不一定是“师者”,“师者”是上位的,而“教者”则是下位的。由“教者”到“师者”需要教师把功夫花在学生身上,把功夫花在课堂内外,成为“师者”,不但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