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迁老人是指与子女一起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群体。他们为了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从农村来到城市,或者从原来的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如何去适应异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家庭产生的矛盾,成为随迁老人在新的环境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迁老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属于边缘群体,他们面临很多困难,却很无措,子女要多人沟通、多关心他们,社会要关注和关怀随迁老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就导致流动儿童数量的增多,也使得他们的教育成了一个难题。流动人口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相较于本地学生而言,流动学生在求学中面临的难题更多。作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班主任,如何关爱这些流动学生,让流动学生真正融入城市学校、城市学生之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林妍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20-120
一、贫困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1.自卑心理。一般来说,贫困生多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他们由于生活拮据,既无经济实力,也无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2.焦虑心理。学习与环境的焦虑,农村和城市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适应需要一个过程。由于金钱与家庭的焦虑,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电脑》2008,(2):12-15
南遥,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缺少家庭关爱的农村孩子,在某一天去大城市里求学。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面对养尊处优的城市新同学,他能应付新环境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吗?他将怀着对城市的无比失望而离开还是满心欢喜地继续融入那个城市中去呢?  相似文献   

5.
南遥,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缺少家庭关爱的农村孩子,在某一天忽然必须得去大城市里求学。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面对养尊处优的城市新同学,他能应付新环境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吗?他将怀着对城市的无比失望而离开还是满心欢喜地继续融入到那个城市中去呢?  相似文献   

6.
南遥,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缺少家庭关爱的农村孩子,在某一天忽然必须得去大城市里求学.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面对养尊处优的城市新同学,他能应付新环境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吗?他将怀着对城市的无比失望而离开还是满心欢喜地继续融入那个城市中去呢?  相似文献   

7.
黄莺 《成才之路》2012,(10):7-7
正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父母离家在外打工,自己独自一人在学校学习,属于典型的留守家庭学生。教师在这样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中,要给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以良好的氛围环境和关爱,弥  相似文献   

8.
城市中学的农村学生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很难很快融入城市和同学中.要坚强教育与引导,帮助那些农村学生克服自卑感,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中。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知识起点、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接受新知的快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面对城镇与农村的地区差异,学生思维的个性差异等,应如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交流自己在农村和城市前后三次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边缘地带(郊区)生活着的人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认识与城市和农村有着一定的差异,来自这里的初中学生在学习方面相应也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学生安全,牵动万家。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缺乏,加之家长的过度保护,使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具体问题时束手无策。当今生活环境不断变化,社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不能确保孩子一生安全无虞,因此,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能力,才能为安全提供保证。学校安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刘逢庆 《西藏教育》2012,(10):52-54
内地西藏学校学生11、12岁就远离父母,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求学。他们虽具有一般学生的普遍性,但他们长达三或四年甚至是七年在内地学习,缺乏亲情的呵护,独立面对学习与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具有与一般内地汉族学生不同的行为特点。面对内地西藏学校这个特殊教育群体,我们究竟如何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3.
王欣 《时代教育》2014,(7):190+195
随着新时期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一时期这两个群体间最主要的差别还是在心理上的。农村大学在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等对其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因为想改变父辈们的生活态度,因而放弃传统的生活模式,通过考学来进入城市,但是突然进入城市后,他们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与原有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距离,在他们心中有了更多困惑和矛盾。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新时期的农村大学生的内心变化,我们更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进城务工人员是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现阶段,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在进城务工人员迈入城市化的过程中,还无法直接从传统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中抽离出来,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无安全感等一些消极心理.为使进城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而且需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认同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在学生成长的路上,会因为家庭、环境、自身等原因出现意想不到的失误。教师要善于洞察问题所在,分析原因,正面引导,接纳有过错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纠错的方法,让他们在思想上深刻地反省自己。教师要认识到纠错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积极面对才能使教育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班化教学对于重新思考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有利于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使他们与城市学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作业生活等出发,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7.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和孤儿等特殊儿童群体已经不在少数,城市中也有不少学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他们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特别关注的对象。我们虽然无法改变他们的家庭现实,但我们可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怀,至少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避免出现刺激他们的负面信息。现行教材,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多处出现有明确称谓的学习任务。例如,由人民教育出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在“90后”大学生看来,主流、自我、伪装、个性丰富、向往成熟、多愁善感是他们自身共同的特点,是时代大背景、家庭成长环境以及学校教育方式、网络生活等影响造就了他们的这些特征。关心、关注、关爱“9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成长,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学生安全,牵动万家。而当今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家庭的过度保护,使许多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无论是学校、家庭或社会,都不可能给孩子安全一生的承诺和保护,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能力,才能为安全提供保证。因此,学校安全教育的重心是  相似文献   

20.
深圳是外来务工为主的移民城市,成千上万外来务工给城市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对其自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作为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依托它进行外来务工城市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以这一群体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教育在开展城市融入性教育的优势,提出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城市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困惑等策略,加快新生代外来务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