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和骨骼肌musclin含量的变化,并探讨运动训练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和骨骼肌musclin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8)、糖尿病对照组(DM,n=9)和糖尿病运动锻炼组(DME,n=10)。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腓肠肌musclin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DM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增加;且血清和腓肠肌musclin含量显著升高;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升高,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血清和腓肠肌musclin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Musclin在Ⅱ型糖尿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的有氧运动锻炼可能通过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腓肠肌musclin的含量,增加骨骼肌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游泳运动锻炼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8),喂以标准普通饲料。19只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n=9)和糖尿病运动锻炼组(DME组,n=10)。13周后检测大鼠FINS、FBG水平和血清musclin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DM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增加,DM组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显著高于C组大鼠;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空腹血糖水平较DM组显著降低;DME组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要显著低于DM组大鼠。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升高,提示其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长期的有氧运动锻炼降低了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的含量,从而改善了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3.
观察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12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监督下的太极拳运动锻炼,观察各组锻炼前、和8周锻炼后一次性安静空腹状态下,以及一次性运动后即刻空腹状态下血浆脂质、血糖(GLUK)、胰岛素(Ins)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InR)等指标的变化.血脂、血糖、胰岛素的测定用临床常规检验法,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用改良Gambhir法.结果(1)经过8周锻炼后,安静状态下前后对比甘油三酯(TG)、GLUK水平都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InR数目及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而Ins、TC、AplAl、ApoB水平未见显著变化;(2)锻炼8周结束时,一次性运动后即刻与当天运动前安静状态下比较TC、ApoB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GLUK、InR数目和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Ins、TG、ApoAl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1)长期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TG水平,升高HDL-C水平和HDL-C/TC比值,改善脂代谢紊乱;(2)长期太极拳运动在维持正常的Ins分泌水平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进糖代谢;(3)太极拳运动主要是通过改善Ins抵抗机制而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揭示太极拳锻炼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机制,文章以16名中老年肥胖者为对象,观察了太极拳锻炼前后血脂成分和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经过20周太极拳运动后,患者血清TG、LDL-C、GHbA1c、FPG等成分明显降低,HDL-C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ISI明显下降,说明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成分,有助于胰岛素抵抗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21世纪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北京市大约有8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大约有76万人属于2型糖尿病。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增强体质。开发糖尿病运动处方、开展运动处方对降低血糖的影响的研究对治疗糖尿病,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证实,按照低强度、长时间、周期性、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有氧运动为主要锻炼内容的运动处方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并且不会使血糖升高,对于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查4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练习太极拳前后血压,血糖,胰岛素及受体的变化,研究太极拳锻炼对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参加规定的太极拳动作的学习及锻炼3个月。分别采集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锻炼前和锻炼12周结束后空腹状态下血液,进行如下指标的测试: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显示运动组治疗后24小时血压、白天收缩压比治疗前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但其他各项值虽有数量上的变化,但经统计学处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组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高、低亲和力受体个数(r)和高低亲和力受体容量(R)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吴海燕 《健与美》2024,(3):40-41
<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肌肉不仅是力量的源泉,更是健康的守护者。通过合理的锻炼,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揭示控制糖尿病的四大秘诀。如果你患有II型糖尿病,就会被医生敦促多运动。体育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好处,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为有益。有规律的运动已经被证明对控制糖尿病有深远的影响,即使患者出现了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当你没有糖尿病时,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有氧运动及葛根素补充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运用运动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了有氧运动及葛根素干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脂高糖饲料+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可以形成类似于人类Ⅱ型糖尿病特征的大鼠模型;2、有氧运动与葛根素干预能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现象,糖、脂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表明通过有氧运动和营养干预的手段治疗Ⅱ型糖尿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法综述了糖尿病、运动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关系。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RBP4作为一个脂肪细胞来源的信使,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RBP4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血清中RBP4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之一,RBP4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RBP4削弱骨骼肌的胰岛素信号通路是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的磷酸化实现的。运动手段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运动能够降低血清RBP4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苏州地区48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的运动处方,探讨长跑和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对血糖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各组锻炼前后比较,发现长跑和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均有积极的意义;其中长跑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更为明显,而各组间锻炼效果的比较表明,长跑二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游泳运动后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通过高糖高脂肪食物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人为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游泳运动组,给予8周游泳训练。健康雄性大鼠作为健康安静对照组。RT-PCR法、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游泳运动组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显著下调,脂体比、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增加;游泳运动组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结论:游泳运动能够通过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和减少脂体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8周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大鼠RBP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8周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肝脏RBP4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游泳运动组(B组),进行8周游泳运动,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健康安静对照组(C组)。RT—PCR、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肝脏、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结果:B组附睾脂肪组织RBP4mRNA表达与A组相比明显下调,RBP4MtNA表达与HOMA—IR呈正相关,脂体比、空腹胰岛素、HOMA—IR明显降低。结论:8周游泳运动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鼠脂附睾肪组织RBP4mRNA表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Ⅱ型糖尿病及其运动处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多食、肥胖、运动不足,导致身体组织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因此,适宜的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运动强度以采用中等强度较为适宜,这对降低血糖和尿糖有明显作用。运动中有效的保持时间必须达到10—30min,同时注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配合。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转变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功能正常发挥,进而导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疾病。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的抵抗现象、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因此,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及动脉阶段弹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体育锻炼问卷结果将受试者分为锻炼组(n=73)和非锻炼组(n=49)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结果:锻炼组的形态、机能、素质类指标多数优于非锻炼组,锻炼组与不锻炼组相比,除体重和血压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锻炼组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低于非锻炼组,但踝臂指数与非锻炼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增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提高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顺应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对防治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增强骨骼肌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和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骨骼肌组织是胰岛素敏感性的主要决定因素;运动可以使堆积在小血管壁复合的糖基物质减少,从而使血管壁变薄,增加血管供血量,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应激因素有关,尤其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肥胖密切相关,因此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子.其中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导致Ⅱ型糖尿病的核心机制.探讨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肥胖导致糖尿病的机制,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转变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功能正常发挥,进而导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疾病.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的抵抗现象、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因此,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NIDDM)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体内胰岛素(Ins)分泌相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机体糖、脂、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代谢型疾病。临床康复主要措施包括:糖尿病的知识教育、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实际应用中运动疗法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1]。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运动与2型糖尿病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总结运动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治疗机理和实施方案。以期提高对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认识和实践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在于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下丘脑中的NPY是一种很强的食欲刺激剂,可减少棕色脂肪的交感神经冲动,刺激采食,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影响糖代谢,促进能量储存;而血浆和胰腺中的NPY被认为抑制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其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在众多防治糖尿病的方法中,运动干预与糖尿病的代谢应答已日益成为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就运动对II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血浆及胰腺中NPY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