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王锰  陈雅 《图书馆》2018,(12):67-73
"治理"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治理主题的文献,总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治理"融合,在适应外部情境的变化、实现多主体协调、促进社会驱动与公众驱动共同发展、理顺服务的多元驱动模式与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应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和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陈建 《图书馆建设》2023,(4):135-142+165
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组成内容。从“制度—生活”视角看,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表现为由政府主导建构现代公共文化制度,并使制度进入居民日常生活实践,以塑造良好公共文化生活的状态与过程。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治理形成了以渐进求突破的制度进路,并积聚了显著的制度优势;但也面临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治理能力挑战与获得感不足等的治理效能难题。对此,政府应以制度生活互融、城乡融合分治、供需双侧驱动增强源头治理、均衡治理及精准治理能力,进而助推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王锰  陈雅  郑建明 《图书馆》2018,(5):37-43
文章从数字文化、公共服务、治理、文化服务治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治理方面剖析基本概念,从理论渊源、核心思想、适用性方面探析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治理的借鉴作用。文章认为以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核心是信息主体,在服务中着眼于信息主体—信息—信息环境三者之间协调,重点探析这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可提升公共数字文化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4.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前我国广播影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逐步增强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客观评价广播电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优势和不足,从政府职能改革,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科学技术手段及服务理念方面对深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机构吸纳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够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文章通过梳理资金捐赠、资源内容贡献、参与公共数字文化事务管理、实施建议反馈和评价监督等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的模式,并对高校学生访谈以收集原始访谈资料从而进行质性研究,分析发现其参与治理存在着知晓情况偏差、参与环境对参与治理支持较弱、感知情况较差、个人条件的限制等现实困境,进一步提出创新宣传方式,有效深入推广,开拓参与渠道,改善参与环境,优化参与流程,拉近与公众的距离,鼓励个性化与多样化参与,培育参与治理的人才队伍等策略,为促使和保障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既关乎"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向,也与十九大确立的2035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中期目标息息相关。文章梳理"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观念、新路径,重点关注推进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以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问题,擘画"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提品质、优效能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金莹  刘艳灵 《图书馆》2021,(2):15-21,28
为解决当前公共文化云服务模式中面临的群众主体性地位彰显不足、“群众点单”服务执行力度不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乏力、线上线下服务脱节等困境,提高公共文化云服务模式效能,本研究依托协同治理理论对其运行逻辑和治理要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据提出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完善协同治理规则,以平等协商为前提、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加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投入、增强资源整合力度,增强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度、实现“群众点单”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有利于形成公共文化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阻碍了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有效参与.文章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探讨公共治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模型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服务一直以来都由政府大包大揽,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府供给机制的弊端。随着我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借鉴公共治理的相关理论,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府、市场和社会“多中心”协同共治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多中心”治理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构建“多中心”治理的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多中心”的供给体系等措施,创新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加以梳理,以“可及性”为研究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和“4A”评价框架进行分析,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基层服务中心文化输出;匹配各方文化需求,注重多样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社合作供给;建立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完善和优化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对公益性数字文化、公共数字文化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比较分析,指出以跨系统合作、机构间协作为主要内容的异构整合,是构建公共领域具有广泛意义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而与数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的制度安排,对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引入文化治理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部确定10个单位为国家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公共文化机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确保公益目标实现、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文化机构与公司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明显区别。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的重点任务是,财政投入方式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试点单位对若干难点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包括理事会的性质定位、理事长人选和产生、管理层负责人的产生、举办单位理事"一票否决权"、监事会的设立。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研究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和归纳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现状可为后续研究作好铺垫。文章对知网上356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特点与研究趋势,并在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可及性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今后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化振兴的提出有着深层的历史和现实动因,核心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内在要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有着权利给予、价值引领、秩序规约、传承依托、载体支撑的重要价值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作用,政府需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协同治理、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保护和功能提升、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梳理国内外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服务资源、服务效能和管理四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研究观点更加客观全面、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系统以及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多元的主要研究趋势,未来可以从加强影响的测度研究、注重影响的因素研究和重视案例的比较研究等三个方面继续深入。参考文献65。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城乡各处的各类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分析鹤庆县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城区旦墨书院与银河乡村文化空间的实践案例,剖析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委托代理建设运营机制与新乡贤参与建设治理机制。文章指出,县域视角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重在通过“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增量供给”的方式进行“空间整合”,具体建设路径为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空间管理运营模式、丰富空间功能内容、提升空间服务效能以及构建互联互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丁宁 《档案》2014,(3):11-14
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变革,将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政府作为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责任主体,既要确立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建设指导思想,同时也需要明确应有的职责内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公共治理的主体维度、模式维度和问题维度的分析框架。其中公共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公民、公民社会组织和企业四种;公共治理的模式包括参与式治理模式、伙伴关系治理模式、自发式治理模式和统筹治理模式;公共治理覆盖的问题有公共政策问题、公共管理问题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参与式治理模式适用于公共政策问题和公共管理问题。伙伴关系治理模式一般适用于公共服务供给。自发式治理模式一般适用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而统筹治理模式适用于解决政府内部的合作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阵地,对提升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基于公共文化治理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乡村居民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采纳的理论模型,并在全国630份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相互依赖的角度,分析了乡村居民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采纳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需求契合度、文化素养提升程度、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度、平台易用性、网络使用度、服务质量、邻里效应和政策效应等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乡村居民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采纳决策产生影响。建议提升新媒体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需求契合度,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持续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范围和产品多样性,并以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为基准,着力提升新媒体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20.
阮可 《中国出版》2015,(12):11-15
政府财政支持能力的有限性与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关系。只有建立刚性的制度约束,明确具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才能促使各级政府自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前提是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保障标准。保障标准的制定可使各级政府明确与自身职责相适应的服务内容,进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约束,有利于最佳秩序和最佳效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