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环境,其基本属性仍是收藏属性,基本职能仍是文献收藏。在大数据环境下,尤其需要重视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整理与收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数字资源呈缴制度的建立与法律保障,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组织,国家图书馆的核心领导,信息生产商、出版商、网络用户、技术商的合作,图书馆、档案馆、个人用户的协调,以发挥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保存和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2.
尽管当前国内在目录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出发,对目录学理论进行研究仍是一个有待探索、总结的领域。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目录学范围大大扩展,目录学基础性理论问题急需客观分析和研究。该文着眼于对国内外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现状进行理性审视,并结合目录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对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陈雅  王锰 《图书馆》2017,(11):1-8
文章阐释了处于环境变革中的公共图书馆进行战略规划的重要价值,将公共图书馆与战略管理理论结合,对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定位。接着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内部环境包括文献资源、服务理念等优势因素,图书馆布局、管理体制、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劣势因素。最后从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愿景、战略目标、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王锰  陈雅 《图书馆》2017,(11):9-15
已有关于公共图书馆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大多关注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内容,明显忽略了因用户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用户个体不同所造成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使用的差异,忽略这些因素与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影响的重要关联。文章分析公共图书馆特性、社会影响、用户等基本概念,采纳个人资本及社会资本理论,TAM、TPB模型的相关内容,提出公共图书馆社会影响机制分析框架的关键变量,为探讨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资本因素与公共图书馆社会资本因素等如何作用形成其发挥社会作用的机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锰  陈雅  郑建明 《现代情报》2018,38(4):12-19
当前针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及其关键要素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着眼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文章引入协同学理论,分析其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适用性,提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调研数据验证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模型。文章认为作为要素的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内容相互作用可形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信息主体的社会主体不仅直接作用于服务内容,其还通过影响保障环境影响服务内容。研究表明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社会主体、保障环境、服务内容三者相互作用能更好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布局。  相似文献   
6.
论文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数字参考咨询有六大主题:概述研究;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研究、技术和服务模式研究;参考咨询馆员素质与参考咨询队伍建设研究、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和评价研究;数字参考咨询法律、知识产权等问题研究;国内外数字参考咨询比较研究.并指出:数字参考咨询研究以用户为中心,朝着拓展咨询的服务功能,提高咨询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加强标准规范和质量建设,解决知识产权等问题,推进国内外合作,提高对知识库的规范组织与管理的方向发展.在云环境、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参考咨询将为用户提供更为完善、更深层次的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野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揭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情境下乡村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在编码过程中构建了涵盖个人、环境、信息、技术的PEIT信息规避行为模型。最后从营造文化环境、丰富信息服务、完善技术支撑、提升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措施以弱化乡村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为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提供实践方案。图1。表6。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8.
对理论体系的阐释、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特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目录学范围大大扩展,对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体系需要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该文在形式方面从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多层、有序的静态特征和面向学科环境和实践开放的动态特征来分析,在内容方面从理论内核、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学科环境,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联来讨论,以对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进行呈现。  相似文献   
9.
《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一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从“内史”转向“内外史结合”的成功尝试,拓展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添加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知识增量。该书的研究还启迪人们,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要有多学科进入的意识,重视考察事物的内外部联系,并对研究的理念、方法与前提预设抱持必要的反思与自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要注意在“综合贯通”与“分题细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强化“综合贯通”研究的视角凝练与选择的同时,更加重视包括断代史、人物史、专门史在内的“分题细化”研究。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