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桂霞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22,39(2):105-112
【目的/意义】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数 字)文化情境、(数字)文化载体、(数字)文化环境等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方法/过程】细致阐述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涵义,提出融合性、开放性、个性化、娱乐化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基本条 件,并明确了其主要目标。【结果/结论】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纳入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之中、缩小数字鸿沟、建立需求 导向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统筹兼顾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制度体系、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的评价体系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创 新/局限】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从社会教育的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进行研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领 域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是现阶段我国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的热门话题,而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场化的重要主体。基于这一研究视角,文章以分析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价值诉求为基础,探讨了当前我国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可能,通过明晰文化企业的角色定位,从供给模式和政府保障两大部分对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路径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淼  孙红蕾  郑建明 《现代情报》2017,37(7):172-1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12月25日公布,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保障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回顾近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发展脉络,本文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范围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深入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与社会数字文化治理两大研究视角,总结概括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总体发展,归纳其研究特点,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责任。如何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阅读要求,是每一位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选购征订书籍、创设温馨环境、丰富服务内容以及加强学习培训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曲哲 《情报探索》2014,(11):120-123
以辽宁省主要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例,阐述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明进程产物和基本文化载体与标志;加大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力度,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不仅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的要求,更是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需要。分析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不足,提出从建立特色馆藏分馆、构建星形网状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多元化、调动公众积极性等7个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互联网时代下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型文化服务方式,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阵地,且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丰富,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不断发展的新目标。文章分析了公共数字文化体系下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现状及服务特点,凝练高校资源整合的共性问题,从服务理念、政府政策、保障体制机制、资金渠道等角度为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7.
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文章分析了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意义及展望,并提出了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的可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淮安”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成功创成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背景,阐述了淮安如何通过打造特色、政策保障、资源整合及创新发展等有效路径推动区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举措,总结归纳了地市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何义珠  李露芳 《现代情报》2016,36(2):105-108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探索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内容。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从跨系统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共建共享的视角,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圈"建设的设想,探索更加开放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时代,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成为了现代图书馆向公众提供信息支持服务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明显增强,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技术等的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让更多的老百姓享有了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经费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基层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采购需求也逐渐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县公共图书馆,采购数据资源已成为其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研究了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资金,采购到更多更充分的数字资源,以使有限的数字资源更好的为广大读者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健康信息服务需要结合数智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业务流程和服务功能进行升级重构,使之向智 慧服务的方向发展。【方法/过程】基于顶层设计思维和信息生态理论,首先总结了数智环境下智慧健康信息服务的 构成要素和服务特征;其次在明确服务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最后对如何推进数智环 境下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以及服务发展策 略,旨在深化数智环境下健康信息服务的创新研究,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健康信息服务发展路径。【创新/局限】 对数智环境下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构建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但由于智慧健康信息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后 期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应用案例对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和修正。  相似文献   

12.
以中科院某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的建设与实践为例,探讨科研院所图书馆嵌入研究单元开展学科服务、支持建设科研知识环境的可操作性,着重探讨了科研院所群组集成知识环境平台建设的背景、路线、内容和管理机制,指出群组平台是图书馆嵌入科研一线开展学科化服务的良好尝试。  相似文献   

13.
陈颖 《科教文汇》2013,(15):192-193
学科服务是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提供泛在化服务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以实地考察调研、电话调研、文献调研等方式,对全国不同地域有较高影响力的12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服务进行了调研,并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共同特征、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云计算作为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型网络计算方式,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互联网的运作和服务模式。做为公安高校专业性较强的图书馆,面对这种IT新技术带来的强烈冲击,必将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今,云计算已经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应用云计算的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公安高校图书馆传统文献信息的服务理念。所以,公安高校图书馆应该尽快适应云环境,抓住机遇,全力应对云计算泛知识环境带来的挑战;加快开发具有公安警察文化特色的专业数据库步伐,并对如何开发高质量的公安警察类特色数字资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王咏  胡广伟 《现代情报》2018,38(5):17-24
电子政务服务(E-Government Service,EGS)是政府和公共部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向公众、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也是社会公众参与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共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推动和用户需求拉动的双重力量作用下,电子政务服务遵循的逻辑前提已经改变,导致电子政务服务的内涵随之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梳理。从公共服务主导逻辑的演变入手,对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电子政务服务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政治—行政系统理论和活动理论,构建反映电子政务服务内涵的框架体系,包含输入、内输入、输出和反馈等关键要素,并对关键要素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未来电子政务服务研究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电子政务服务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金洁琴 《现代情报》2014,34(4):108-111
重点学科服务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本文从服务于重点学科的文献保障角度探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评估内容,包括了专业学科资源采访、机构知识库建设、相关特色数据库建设、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整合、OA资源整合、学科导航系统、研究资料管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利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为实证调研优势学科的数字资源保障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实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文献的传统信息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对信息服务的要求,高校信息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基于知识的学科化信息服务.做好学科化信息服务,首先要正确认识高校图书馆所处的宏观信息环境;其次是深入分析具体图书馆所处的微观信息环境;再次要选择好重点服务内容;最后是构建高效的信息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霞 《情报科学》2002,20(11):1203-1204
随着数字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和用户信息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数字图书馆的模式也从基于数字信息资源的系统形态逐步过渡到基于集成信息服务的系统形态,并开始向基于用户信息活动环境系统形态过渡。本文对这一运行模式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