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文花 《科教文汇》2008,(6):204-204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文艺复兴中产生,在文艺复兴中发展并进一步完善,与其说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近代教育的开端,不如说文艺复兴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人文主义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管是时代的需要,还是就教学课程本质来说,人性化教育都应有更深入的发展,而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说,则需要将其过程更加人性化,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训练技能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学,使学生作为主体更多的参与其中,提高主体参与的有效性,进而深入“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和促进其提高。  相似文献   

3.
王晓飞 《科教文汇》2013,(30):35-36
在哲学发展过程中贯穿着自然观的发展和转变,伴随着自然观的转变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也呈现出交互性的契合。基于有机论的自然观,亚里士多德最先看到自然教育与自由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基于机械论的自然观,卢梭的主观自然教育也必然是自由教育;基于进化论的自然观,杜威提出“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堪称自然教育与自由教育的现代命题。  相似文献   

4.
王晓晓 《科教文汇》2008,(35):153-154
文章首先剖析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其深刻内涵。在此过程中明晰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人文主义"这一概念的关系。进而描述了人文主义教学方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然后对人文主义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高校教育变革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脑、网络及通讯卫星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础,正在引起社会的巨大变革。高校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术成为它的强大推动力。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育时空及教师职能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兆,已依稀可见;新技术对教育者本身提出的严峻挑战,像一股烈风扑面而来。 如何认识和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将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和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望未来,即将来临的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将会发生以下深刻变化──一、“纸”与“笔”作为教育的“物质基础”将被电子网络所取代 数千年来,学校教育课程就是以“纸”和“…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经济活动的社会中,经济、教育和研究都在发生着变化.教育和研究的关系,即学术教育体制也同样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使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理论和实践的界限不在书本和职业之间,而是出现在各行各业之中,这些形形色色的工作形式正是人们所谓的“全球经济对教育和研究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简称“五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随着“五化”的深入发展,计算机教育及教育方式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文章从“五化”的概念、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五化”对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钱丽 《科教文汇》2008,(19):6-6
“教育赌博”对神圣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挑战,显现出与社会发展、国家教育政策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和家庭教育投资非理性。本文主要探讨“教育赌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人文说”是当今世界人文主义教育思潮风起云涌的有力回应,强调人对世界的优先地位,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情感的和谐、环境的熏陶和内心的体验,注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的表现。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学弄得山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图书馆两大基本职能之一。文章从本体论、认识论、控制论三个层面释明:人文主义是图书馆工作之核心、信息道德教育是人文主义之应有内涵、信息过滤与控制是信息道德教育之重要途径。指出信息的入藏和利用在信息过滤与控制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得出应克服“书本位”、“藏本位”思想,要牢固树立“人本位”、“用本位”观念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1.
蓝波 《科教文汇》2008,(32):183-183
针对我国现代体育教育思想认识的多样化,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文献资料方法,探讨我国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分析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人文主义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影响,把握科学的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方向,推进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人文主义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管是时代的需要,还是就教学课程本质来说,人性化教育都应有更深入的发展,而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说,则需要将其过程更加人性化,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训练技能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学,使学生作为主体更多的参与其中,提高主体参与的有效性,进而深入“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和促进其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啸 《知识窗》2014,(12):58-59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当今教育的需求有着明显的不适应性,应更多地加入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语文素养教育。黎锦熙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教学上的三原则”,该教学思路体现了人本主义及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语文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下的语文教育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兴 《科教文汇》2007,(12S):225-225
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具有两个存在内在紧张性的本质作用。当前中国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和意识形态的色彩,导致口号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实际中的“人的片面发展”;笔者认为通过教育的另一个本质作用即人性的弘扬、个性的发挥以及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两个视角,拓宽“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阈。  相似文献   

15.
梁晓健 《科教文汇》2013,(11):139-139,141
“不准”和“提倡”是两种教育现象,但它们的背后,却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准”是在消除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是一种教育专制;而“提倡”却是在拓展学生发展的可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所谓超前的教育,是指从教育的客观属性来说,教育是超前的;教育的超前则是从主观意义上来说,教育必须超前。而这两方面又是密切相关的,反映出主、客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作为一个客观的东西,“超前的教育”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要使之成为现实,也就是真正实现“教育的超前”,尚需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自觉地去认识和顺应。  相似文献   

17.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了完整的教育学体系,体现了深刻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出的教育三要素:知识、德行、虔信及其所阐释的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当今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仍然具有深刻地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毅 《未来与发展》2009,30(8):84-86
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向来被认为是独有的哲学思维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整合融通。为此,高校恩政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全面领悟“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即当代大学生不仅处于“本”的地位,其本身及相互关系也由过去的对立、斗争转化为平等、合作和调协。由此,整体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将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石,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200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以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儿童接受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政策和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城乡教育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两个政策术语。在现实中这两个政策术语经常被相互替代使用。但通过研究发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政策术语,而后者更加适合当前的国家的教育宏观政策,更加契合义务阶段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并提出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和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通过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各项保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教育公平追求的重点,我们应该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要求来审视城乡教育均衡化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学广 《科教文汇》2009,(20):51-51
在学校教育的“起点”,学生之间就已经存在个人天赋、家庭条件、所处地域等所造成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会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出来;学校教育对这些已有的不平等有传递、强化、放大、重塑和调适五种作用机制;要促进社会平等,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