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的改革,像是一缕春风,吹进我们的课堂。但我们的激情、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胸怀与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接轨了吗?于是我真正开始了诗意、律动课堂的探索。一、丰富前奏,融进文本在学习文本之前,有效地引领学生预习,包括了解文本的背景,作者的创作情况,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学会基本的生字词,等等。教师的精心导入可以将学生快捷地领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否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以及感悟课文,取决于学生本人,还取决于外在因素,即老师的引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怎样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并提高感悟能力呢?一、激发兴趣,亲近文本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之"到"好"再到"乐",是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变数,无一固定形式可以复制。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文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文字是死  相似文献   

3.
继上期王君老师青春语文课堂核心追求之语用价值和精神价值双向开掘与情趣呈现的探讨,本期主要研讨青春语文之文本特质分类思想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影响。有了文本特质的思想,我们面对文本时,除了它的文体外,就还会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可以依据其特点用不同的文本特质思路去解读,去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离开了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技巧等等,也就完全成了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学中,我们常遇到各种不同的物理量,例如时间、质量、力、动量、内能、电压、电流强度等等。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或过程时,我们往往可以发现,与这种现象或过程相关的物理量有着不同的状态。其中有的量,在整个物理过程中不起变化,也就是保持一定的数值,这种量我们称之为常量(如质量、比热、折射率等)。但另一些量都有变化,也就是可以取各种不同的数值,这种量称之为变量。数学上,如果一个变量(以x示之)在某一定范围内取某一数值时,另一个变量(以y示之)依照某  相似文献   

6.
剪子布时代     
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的栏目也旧貌换了新颜。在这里,你可以和我们的文学社闪亮之星“亲密接触”;你可以发表你的“星级点评”,为你喜欢的SuperStar投上一票;你还可以毛遂自荐,把自己的相关资料寄给我们,过一把“星瘾”。精彩无限,尽在文学社T形台!  相似文献   

7.
文选制历来是我国编制语文教科书的传统制度,一篇一篇文章和文学作品进入教科书之后,就变成了教学文本。什么是教学文本呢?“教学文本是在教学沟通的过程中产生和接受的,可以视为会话文本与读写文本,以及对话文本与独白文本的总体。这种教学文本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极其复杂的产物。”其中包括: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用书,教科书,相关的电视、录像、广播等视听材料;以及以教师的教案为代表的教学沟通计划、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与讲述,学生的作业、作文、答问、发言,等等。教科书只是教学文本中的一类,它们是供师生学习和研究的、既成…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文本的价值就体现在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上。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赵翼《闲居读书》),所谓“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得之”(王夫之《薹斋诗话》卷一),等等,说的都是阅读的个性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神话类文本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它们的语文教学价值呢?我想厘清这个问题,执教者至少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理清神话和神话文本的概念;二是明确及落实神话文本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研读小学阶段的几篇神话文本,我认为小学神话文本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达成:复述课文,把握故事之情节;品读想象,感悟文本之神奇;分析人物,体认民族之精神;补充材料,感受母题之源头。如此,才可领略神话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本细读既是语文教师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人格的重要路径和平台,又是促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本细读,可以从诸多方面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的方法:细究根源,把握文本主题;细读情节,走进人物心灵;细寻思路,提炼主问题;细问作者,提升文本价值;细品特色,精选切入点等等,以此来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在九十年代文学创作中,有一种小说创作迄今尚未引起广泛注意.这类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读者可以寻找到一个与之相关的、先于它们而存在的经典文本(我们称之为前文本).它们与这些前文本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又不是对前文本的简单拷贝,而是对前文本的重写和戏仿.这种重写和戏仿,既形成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解构,也表现出对小说叙事艺术的一定探索;既受到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也得益于中国文学的续书传统与翻案、反案小说.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介绍背景资料,对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很有益处,但何时引入背景资料才恰当呢?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引入和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生成文本价值。然而,对背景资料的介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讲课开始就把课文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学生尽管能够获取一定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进入深水区,选修课一增,必修课一减,这不得不要求变革课堂教学模式,顺势而为,促进课堂效能。笔者认为,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类型文本,针对性寻找对话契机,聚焦相关元素,萌发阅读之趣,从而驱动文本细读,酿造阅读之味,引领学生进行独特阅读体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以优先尝试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课程资源,以点带面
  1.主题链接。主题是文本的灵魂,它内隐在文本的字词句段篇中,一旦被触动,读者的思想情感、人生阅历、阅读积累都将被激活。教学中,如果从主题这一视角出发进行链接,我们可以画出一个一个很大的同心圆,其圆心就是文本的主题。在这个同心圆中,既有相似主题的文本辅读,也有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人、事、景映现。例如,在设计五下《桥》一文时,我们选择了《生死抉择》作为同一主题阅读的补充材料,因为在内容与情感上,儿童会通过阅读这一相关主题的内容,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正是这种相关的情感,可以引领儿童寻找阅读的精神源头,吸引他们去更加深入地理解辨识相似中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是说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既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又要不为之所拘,从一种高度看待生活。这句话本是指诗人创作而言,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同样可以运用于经典的阅读与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时,既要进入文本,从语句、结构等方面对文本加以解读;又要走出文本,多角度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怀疑,对教材有些忽视.如:随意发挥——出现主题偏离文本现象;盲目拓展——出现资源淹没文本现象;"演"、"画"活动泛滥——出现淡化语文学科特征现象;等等. 殊不知,教材是国家落实教育目标、实践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学习资源,是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对教材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研读教材文本.只有把文本读透,正确把握编选者的意图,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评比、展示、研讨等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在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主题,通过直观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导入活动激活学生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话题。往往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引人入胜,让课堂教学趣味盎然。而对文本的梳理过程,教师可以极尽聪明才智,在对文本仔细研读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各部分文本的不同阅读活动,教师设计的空间很大。读后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基于话题、基于文本,设计出一个个让学生初步思维、  相似文献   

18.
文本教学中,我们对作者的处理比较随意:有浓墨重彩的年谱式;有随意选取一鳞半爪式;有些老师则干脆让作者退隐,将作者抛在一边……种种情况,不一而足。一、文本教学中作者介绍的必要性从文本阅读来说,不了解作者就无法理解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对作者的介绍就完全有必要,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伟大的作品都传达出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文本和其生活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作者借用比兴和象征手法将其情感一隐三藏,我们必须借…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文界,让语文课返璞归真的呼声四起。要真正让语文课回归真实,就必须从解读文本开始。教师解读教材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课堂目标达成度的高下。那教师应该如何解读文本呢?一、回归读者,与作者对话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进入这样的状态:撇开"这是一篇课文"的思维定式,把自己当做一名读者,先不要看教参或相关资料,也别像赶趟儿似地匆匆浏览,或许你会被  相似文献   

20.
文本对读,既然是“对读”就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对应的双方。在这里,我们将教学中所要解读的文本界定为主文本,将与之相对应且有某种关联的文本界定为客文本。所谓“文本对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作为文本的解读者在分析解读规定的主文本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就文本论文本,而是要善于发现与主文本有某种联系的客文本并加以利用,以客文本某种相关对应点来拓展主文本的解读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