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信息系统的期望确认模型基础上加入感知易用性及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构建了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了持续学习意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持续学习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期望确认显著影响了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学生的感知易用性和学习后的期望确认程度显著影响了其对于感知有用性的判知;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两两相关。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提升期望确认程度、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持续学习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东明  冯锐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21-225
大学生使用MOOC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留存率与完成率低是当前在线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沉浸理论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沉浸感对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意向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期望确认度和感知有用性可通过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意向。  相似文献   

3.
专项计划生面临着严峻的学业挑战,高校有责任帮助他们实现从高中到大学教育的过渡,提供持续的学业支持。本研究以S校为例,调查了该校大学过渡和支持项目中的416名专项计划生,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结合课程乐趣、信任和推荐意愿三个变量,构建了学生的满意度和持续参与意愿理论模型。结果发现,期望确认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信任和课程乐趣;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在期望确认度和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感知有用性、信任正向影响满意度;课程乐趣、信任正向影响持续参与意愿;持续参与意愿正向影响推荐意愿。为此,对希望开展类似项目的高校,建议事先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期望确认度;兼顾课程的有用性和乐趣;提高学生满意度,筑牢与学生的信任纽带。政府和高校应构建学生满意度的长效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学业弱势群体的补偿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迅速,但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并不高,如何提高在线学习满意度成为关键问题。本文从在线课程质量的视角分析课程质量感知对大学生在线学习的价值实现及对满意度的影响,并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并利用SPSS和Smart PLS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期望确认会影响大学生对在线课程质量的感知,在线课程质量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的价值和满意度,而感知价值直接会影响在线学习的满意度。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在线课程的质量,提升在线学习价值,增强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满意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习者是MOOC学习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与体验者,学习者的体验将直接影响着自己是否选择MOOC课程并完成.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视角,对MOOC学习质量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MOOC学习质量立体模型,并对学习内容的质量、学习交互的质量、学习支持的质量、学习期望的质量及学习感知的质量五个构成要素及其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促进MOOC学习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将营销学中的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引入移动学习领域,以服务感知和性能感知为潜变量,构建了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满意度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感知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性能感知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小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架构,引入感知互动性和感知乐趣性两个变量到模型中,探讨影响MOOCs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的因素。采用通过网络调查获得的190个中国MOOCs学习者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1)感知互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乐趣性具有正向影响,但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不显著;(2)感知易用性对感...  相似文献   

8.
学习行为数据的来源是学习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和回顾,发现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享意愿的研究有待深入。运用技术接受模型,选择网络隐私顾虑、信任、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为自变量,个人数据分享意愿为因变量构建了初始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为了检验这一概念模型,以抽样调查获取的206名商科类大学生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结合相关拟合指标对初始概念模型进行了修正。结论显示: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隐私顾虑对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没有直接作用,但前者通过感知有用性和信任两个中介变量正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后者通过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负向间接作用于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感知易用性对信任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网络隐私顾虑对信任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是提高移动学习绩效的基础和前提。构建了成人网络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 APP的 UTAUT 影响模型,通过问卷对 215 名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个人创新、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三个因素对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调节变量只有年龄对“感知娱乐性→使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调节作用。最后,从个人创新、感知娱乐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移动学习 APP 建设和支持服务、提升学习者移动学习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慕课数量和规模已居世界第一,进入了质的提升阶段。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是当前慕课研究的重要任务。创新引入体验价值理论,构建了“社会交互—体验价值—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路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使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发现,一是MOOC社会交互的正向价值进一步被印证;二是功能体验价值、情感体验价值和社会体验机制对持续学习意愿有影响;三是体验价值在社会交互与持续学习意愿的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改善MOOC平台社会交互设计以及提升交互质量和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慕课)讨论区中学习者学习进度的影响因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MOOC讨论区中学习者学习进度影响模型;选取国际知名Coursera平台最热门课程《机器学习》讨论区为研究对象,获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1月的相关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得到37927个学习者的有效数据;将学习者学习进度、学习者发帖总数和情感、讨论区反馈的回帖人身份、回帖间隔、回帖长度、回帖人学习进度和回帖情感作为研究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回帖人身份和回帖情感对MOOC学习者学习进度均无显著正向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MOOC学习者发帖总数和发帖情感,而间接影响MOOC学习者学习进度;被回帖时间间隔对MOOC学习者学习进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对MOOC学习者发帖总数有显著正向影响;被回帖长度对MOOC学习者学习进度无显著正向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MOOC学习者发帖总数,而间接影响MOOC学习者学习进度;回帖人学习进度显著正向影响MOOC学习者学习进度和发帖总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自我效能感理论,通过对338位不同层次高校的慕课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来探究大学生慕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信息质量、支持服务质量对学习满意度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当支持服务质量加入时,系统质量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满意度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支持服务质量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中呈现部分中介效应。大学慕课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教学内容设计,加强助学性支持服务、关注学习者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生是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直接感知者,其满意度是衡量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基于预期不确定理论和服务质量衡量理论,将顾客满意度模型引入到网络教育服务质量中,结合网络教育实际,建立网络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期望、学生价值和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以网络学院学生为调查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支持大多数假设,结果表明学习过程、资源、学生服务价值是影响学生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服务价值是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国内外MOOC快速发展,然而学习中断现象严重。虽然一门MOOC的注册人数动辄几千,甚至上万,但真正完成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的人数非常少。关于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基于TAM3模型建立了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本课题通过网络和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网络问卷使用问卷星发放,对清华大学的在校生面对面发放,并使用SPSS17.0、AMOS21.0等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信效度检验、路径图分析、变量间总效应计算等。研究表明:学习者MOOC学习意向与学习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主观规范和有用性感知与学习意向呈显著正相关;易用性感知与学习意向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主观规范、地位、学习适用性、学习绩效与有用性感知呈显著正相关;结果展示性与有用性感知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娱乐性感知、客观使用与易用性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外部支持、计算机偏好与易用性感知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计算机焦虑与易用性感知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在所有原始变量中(不包括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主观规范对学习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对有用性感知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学习绩效感知,对易用性感知影响最大的是学习者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研究还发现,计算机焦虑对易用性感知的影响被MOOC使用经验显著调节。研究建议加大MOOC宣传力度、鼓励学习者参与、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等对策,改善学习者MOOC学习行为,提升MOOC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MOOC平台带来的机遇,但也面临如何继续留住用户的挑战。厘清高校大学生用户MOOC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对MOOC平台优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CM-ISC模型,结合考虑交互关系的承诺信任理论模型,对高校大学生MOOC持续学习行为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在动机是学习者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信任是用户持续使用MOOC平台的重要影响因素;引入信任和承诺后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信任与承诺在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的正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运用SPSS23.0和AMOS20.0统计软件,以学习动机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慕课感知质量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对659份问卷的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慕课感知质量对学习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慕课学习动机对学习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动机在感知质量与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并从环境...  相似文献   

17.
理解学习者MOOC课程学习的体验和需求,是促进MOOC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学习者评论数据挖掘,可以揭示学习者情感体验与课程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为分析不同学科课程的差异提供有效支持,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此,开展了基于学习者视角的MOOC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首先以文本挖掘技术为基础,客观地从MOOC课程学习者评论数据中提取出课程管理、课程设计、学习平台、学习任务、学习材料、课程教师、课程内容及学习体验八个课程质量影响因素。其次,构建了基于学习者满意度和关注度的KANO分类模型,以评估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并对两类课程进行差异性分析和对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人文社科类和自然课程类课程的评价在课程设计、学习材料、课程教师、课程内容及学习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学习任务在两类课程中的评价均为最低;并且通过可视化揭示了不同类别课程的KANO模型分类结果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提出课程优化建议,对MOOC课程质量的改进与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下自学的重要平台,但在线课程也正面临着高辍学率等问题。为了研究大学生在线课程的持续学习行为,本文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从平台和用户双重视角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Smart PLS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氛围、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以及自控能力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学习行为,而期望确认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行为。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大学生课下在线课程持续学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虽然在线学习的使用范围在日益扩大,但不少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不高,在线学习潜在的诸多优势并没有实现,因而针对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技术接纳模型和创新推广理论,在整合感知系统质量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优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感知系统质量、兼容性会显著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向。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系统质量、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会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本研究有助于设计出更加友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并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20.
学习者使用MOOC平台进行学习活动的意向,不仅取决于课程质量,MOOC平台的功能体验也十分重要。通过问卷设计、发放、收集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构建了基于MOOC平台功能用户体验的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MOOC平台功能的感官体验与感知易用性、交互体验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与情感体验、感知有用性与平台持续使用意向、情感体验与平台持续使用意向具有正相关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