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与其他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历史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并且经过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致力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三个代表"实践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三个代表"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的未来,继续肩负着"三个代表"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是中华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原有的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将会出现一个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出现,将改变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私密化"的格局,在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而社会生活的这一变化,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思维转型,进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内在地表明了强烈的实践特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我们必须从实践的高度深刻领会和理解"三个代表",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开拓意识,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党建的历史使命。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当把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结合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开拓意识,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党建的历史使命。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当把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结合起来,在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的同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讲话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系统阐明了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部署安排各项工作,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落后国家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也不断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在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杨文秀 《华章》2007,(11):4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本文从社会历史条件、历史地位、理论意义等三个角度,深刻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本质,并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千谒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应用文体,从应用文的实用效果来看,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应在宋代。本文通过三苏的干谒文,兼与唐代干谒文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苏干谒文的成功之处,即构思纡徐婉曲,曲折往复;自我展示,恰如其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17.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18.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9.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