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为许多学校和教师所关注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参与到这一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学校也已经开发积淀了大量校本课程,少则几十门,多则近百门,数量相当可观,可以说校本课程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常态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校本课程走过了探索阶段,越来越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辅助学习方式。校本课程正逐步进入发展的深水区,文中从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校本课程开设的前期准备、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五个环节对目前的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对校本课程开发做了针对性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着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在开发过程对开发的程序存在误区,文章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进行探析,以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作为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随着对其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越来越不可否认。对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我们应秉承“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进行开发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教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专业发展随之成为学校发展中的共同话题。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与其他学校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上海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并将科学教育双语课程作为课题研究,对校本课程改革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索,成功建设了小学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并形成了《走进科学》整套五册学生用书,成为了上海市首家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国际化学校。本期,我们将该校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阶段性成果以及教师的相关教学案例进行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脱离学校文化导致孤立难行。改造校本课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的重新定位和校本课程的再设计,应该从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改造现有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体现学校文化发展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春风,给百年栉风沐雨的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送来了高扬个性旗帜的新生事物———校本课程。一年多来,校本课程这枝教改园地中的奇葩,在鲸园吮吸着营养,吐露着芬芳,和鲸园人一道,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02年,是鲸园小学的百年华诞。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全员参与,满怀激情投入到联络校友、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半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广泛的宣传、多方的调查,丰富的校史知识浮出水面。期间,学生们有了许多的收获和感受,母校的形象在他们眼里越来越高大,并以做一名鲸园学子而自豪。教师和家长也感慨万千,认识到鲸园小学百年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杨琤 《考试周刊》2010,(10):224-226
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从教育科研的神秘殿堂走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之中。促进和不断完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每一个音乐教师聃重要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而教材又是校本课程最重要的载体,在学校拥有了一定校本课程开发权之后.校本课程的开发必将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作者以研发音乐校本课程为切入口.对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等进行了可行性探究,并以学校、教师为决策主体进行了实践.提出了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姚亮  张俊平 《江苏教育》2006,(11A):F0002-F0002
宜兴市杨巷小学创办于1873年,原名“鹅西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化积淀深厚的农村小学。该校现有25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近年来,该校从农村小学办学的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好教师就在身边,身边就有好教师;好课就在身边,身边就有好课”的校本思想,他们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校本教研推进,校本支撑和科学管理推进四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组织模式,以针对性强,灵活可操作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们辽源市龙山区多寿路小学多年来一直重视校本培训这一组织模式,但我们知道,仅仅靠学校领导组织、重视与投入,机械地内容充填,讲座“轰炸”,并不能从根本上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尤其是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教育向校本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转变教学行为的同时也把校本培训推向了“改变自己,吸引别人”的亟须增强自身魅力的境地。也可以说,现代的校本培训应该把激发教师自觉学习意识,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12.
綦江县陵园小学通过挖掘农民版画这一本土资源,拓展校内外资源,勇于探索和大胆实践,校本课程文化建设受到专家和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用版画装点七彩校园,将课程活化梦想放飞。真正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校本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实验;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探求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方式;开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育科学》2007,(22):F0003
2007年11月6日,济南市七里山小学举行“创新学校课程,引领特色发展——校本研究课程开发成果展示会”。全国知名课程论专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崔允都教授及山东省、济南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济南市市中区有关学校的领导、教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晋江市实验小学3年来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成绩裴然。他们始终把学习和教学融为一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新路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与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善了学校的教研制度,他们经验是值得推广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徐吉志 《生活教育》2012,(10):20-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此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在课程的定位、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提升,才能让学校课程更有吸引力,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结果表明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培智学校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教师和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校本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条件普遍较差,开发过程不很规范,校本课程的特色不明显,重复雷同多。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崇尚"校本"的时代,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迅即遍布神州大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已经意识到校本教研对于落实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校本教研也已经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王圣春 《现代教学》2009,(12):66-67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有很多,我认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基础较好的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相辅相成 的两个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障,而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平台。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依托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提升、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在大力倡导"减负提质"的教育环境下,南峰小学在落实课程辅助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采取了"一班双牌、因人设课、年级走班"12字方案,初步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